聲樂演唱中的吐字咬字 淺談流行聲樂咬字技巧 落伍網
陳佳
摘要:感覺與思維是人類日常生活與學習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階段,作為人人都具有的生理機能,感覺與思維隨時都在發生。感覺是感性認識,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反映個別屬性,是認知過程的初級階段;思維是理性認識,屬于認識的理性階段,是以已有的知識為中介,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本文針對聲樂演唱中的感覺與思維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聲樂演唱 感覺 思維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3-0054-02
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的感覺和思維自始至終影響著聲樂演唱的全過程。感覺和思維不僅對于演唱者的呼吸、發聲、音色等有很大的影響,對于演唱者演唱技巧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聲樂演唱實踐中,感覺與思維直接影響著歌唱活動的順利實現,演唱者只有正確的感覺和認知音樂的情感與意境,感悟自己的歌唱狀態,才能完美呈現優秀的藝術作品。
一、聲樂演唱中的感覺與思維的意義
(一)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把握作品意境,提高聲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感覺與思維寓于聲樂演唱藝術之中,并且一直指引著聲樂演唱。聲樂藝術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的聽眾,使欣賞者能夠深入其中,感受聲樂藝術的魅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唱者能夠正確地感覺和認知音樂的情感與意境,并能夠將這種感覺和思維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以有效增強聲樂藝術的感染力。不同的演唱者,審美意識有所不同,其對歌曲的想象與意境美的解讀也會有所差別,所以,演唱者的演唱表演要想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必須培養其美感意識,使其在演唱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把握作品意境,有效地運用感覺與思維和聲樂作品進行交流碰撞,以便于能夠通過聲樂演唱像欣賞者傳遞音樂情感。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的感覺非常重要,演唱者只有對歌曲的演唱年代、歌曲背景、歌曲的內容有一個正確的感覺,才能夠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聲樂的表現形式,將歌曲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才能使欣賞者感覺歌曲動聽,跟隨歌曲狀態,將自己的情緒投入到藝術作品之中。所以,有效地運用感覺與思維和聲樂作品進行交流碰撞,有利于演唱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提高聲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二)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體驗歌曲內涵,為之后創作歌曲奠定基礎
感覺是演唱者的創作源泉,由于不同的人認知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聲樂演唱中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演唱水平和演唱能力受各種因素影響,既有先天因素影響,也有后天因素的影響。先天因素即生理的狀態,演唱者在演唱時,通過控制各個肌肉組織,調動身體神經系統獲得“生理感覺”,演唱者只有“生理感覺”到位,才能夠演唱出高水平的歌曲;演唱者藝術素養、歌唱技巧等屬于后天因素影響。后天因素影響演唱者對于歌曲的理解,因此,不同的演唱者,對于同一首聲樂歌曲,也會有不同的演唱風格,有不同的演唱效果,欣賞者在欣賞歌曲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演唱者要想提高后天因素,必須不斷學習音樂理論以及相關知識,以便于積累豐富經驗,給聽眾帶來聽覺的盛宴。認知思維是動聽歌聲的保障,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時,其感覺是不固定的,所以,演唱者必須反復練習,認真思考體驗對歌曲的感覺,才能夠唱出動聽的歌聲。聲樂演唱的反復練習過程,也是歌曲的認知思維過程,從不固定的感覺到豐富經驗,是一個邏輯思維發展過程,因此,聲樂演唱中的感覺和思維都非常重要。
二、聲樂演唱中感覺與思維的關系
(一)感覺與思維二者相輔相成,才更有利于提高聲樂演唱效果
感覺與思維無處不在,作為一種人人都具有的生理功能,感覺與思維隨時都在發生,在聲樂演唱實踐活動中,感覺與思維對于聲樂演唱效果也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聲樂演唱自始至終都需要有一種歌唱感覺相伴,演唱主體必須能夠主動去感覺作品,體會作品的情感與意境,才能夠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控自我,以最佳的狀態表現作品。所以說,歌唱活動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感覺的好壞有很大的影響。聲樂演唱中的感覺與心理學中的感覺有所不同,聲樂演唱中的感覺是歌唱主體用心去體會歌曲的感覺,并能夠有效地將這種感覺運用到演唱中,以提高聲樂演唱效果。當然,聲樂演唱中的感覺不是一成不變的,時有時無、時好時壞。所以,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不能夠完全依靠感覺去歌唱,需要將這種感性認識上升為一種理性思維,這樣,才更有利于提升聲樂演唱效果。在聲樂演唱中,思維反應內在的本質,作為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在聲樂演唱中,思維是指導歌唱的重要因素,只有經歷了從感覺到思維,從認識到實踐的反復活動過程,聲樂演唱才能夠達到理想效果。歌唱感覺與歌唱思維是處于歌唱認知的不同階段,雖然二者同屬于歌唱認知的范疇,但是,他們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歌唱的感覺是一種簡單認識,而歌唱思維則是一種高級認識,要獲得正確的歌唱概念,需要將二者相輔相成,才更有利于提高聲樂演唱效果。
(二)需要反復感覺反復思考,才更有利于提高聲樂演唱效果
人類與世界相聯系離不開感覺,人類認識客觀世界離不開思維,也可以說,我們認識世界的主要方法就是人們的邏輯思維方法。在聲樂演唱中,我們首先是憑感覺去演唱,通過主觀的期待和預謀尋找一種感覺,感覺有了才能夠去運用邏輯思維方法,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歌曲進行深層次的思想改造,從而提高對歌曲的本質認識,增強自身的演唱效果。心理學中的感覺到思維,是從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符合邏輯思維規律的認知過程,在聲樂演唱中,這一邏輯思維規律我們也要遵循。首先我們要憑感覺去歌唱,將感覺作為歌唱的出發點,但是,我們又不能簡單的停留在感覺之中,因為感覺是不固定的,我們還必須按照邏輯思維發展規律,用心去體驗和思考,在反復體驗、思考和總結基礎上,提高對歌曲的認知能力。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不能夠僅憑感覺去演唱歌曲,應該是感覺—思維—感覺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腦子里產生一種概念,主動感覺、主動思維,尋找到美妙的歌曲聲音。在聲樂歌曲演唱中,感覺—思維—感覺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是抓著了事物的本質逐漸達到認知的,沒有初級的感覺,也很難進入到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所以,在聲樂演唱中,要獲得科學的發聲方法,必須反復感覺、反復思考,這樣才有利于以固定的形式上升到認知,才更有利于提高聲樂演唱效果。
三、聲樂演唱中感覺與思維的運用
(一)通過音樂熏陶培養歌唱感覺,努力提高學生的歌唱興趣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歌唱感覺不是一蹴而就的,感覺是一種相對復雜的心理過程,聲樂演唱中的感覺,是演唱者在反復訓練中培養出來的。沒有經歷反反復復的訓練,演唱者很難對聲樂演唱有一個很好的感覺。所以,聲樂演唱中的感覺是有預謀的,這種感覺是需要培養的。聲樂演唱的感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內部感覺,一種是外部感覺。相比較而言,聲樂演唱中的內部感覺比較遲鈍,所以,需要演唱者從訓練的基礎之上得到一種外部感覺。聲樂演唱中的外部感覺,是內心的一種主動把握,外部感覺相對敏銳一些,它甚至是超過人的直覺,外部感覺的獲得,需要演唱者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在人歌唱的時候,將這兩種感覺結合在一起,才更有利于培養歌唱的感覺,獲得較好的聲音效果。培養歌唱的感覺,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樂熏陶,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音樂是相通的,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音樂,對培養音樂感覺都有幫助。培養學生的歌唱感覺,要通過音樂的熏陶,努力提高學生的歌唱興趣,同時,幫助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感覺與思維和歌唱中的技巧、方法相結合,以便于在歌唱過程中獲得較好的聲音效果。
(二)從感覺到思維,從認識到實踐,牢牢把握好思維提高演唱效果
在聲樂演唱中,思維的運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形象思維法。此種思維模式,有利于幫助演唱者提高對歌曲的思想認識,并能夠將這種認知通過演唱的方式表現出來。形象思維法,能夠幫助演唱者更好的運用聲音,將歌詞、聲音、想象相結合,描繪出歌曲的內涵和深意;二是創作思維法。聲樂演唱過程也是一種創作的過程,演唱者在感覺的基礎之上,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認識,對歌曲進行藝術再創造。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對于歌曲的思維過程,也是在把握歌曲內涵、情感基礎上,再次改造歌曲的過程。演唱者從審美的角度去分析歌曲,將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通過演唱的形式呈獻給欣賞者,演唱者對這首歌的理解觀念,對這首歌的審美能力,直接影響著演唱者的表達能力和演唱效果。在聲樂演唱中感覺和思維是一直存在的,二者是并存的一種狀態,可以說,感覺和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聲樂演唱是否完美。所以,從感覺到思維,從認識到實踐,可以使演唱者牢牢把握好思維,主動尋找思維,體會歌唱的感覺,并將這種感覺和思維運用到歌唱當中,以有效提高演唱效果。
四、結語
在聲樂演唱中,要想提高演唱效果,感覺與思維都很重要。沒有感覺就不會有認知思維,感覺是認知思維的基礎,同時,有了正確的認知思維,還有利于升華演唱者的感覺,使演唱者進一步完善聲音狀態,牢牢地把握好思維,提高演唱效果。所以,歌唱感覺和歌唱思維對于聲樂演唱都非常重要,在日常訓練中,我們要突出對感覺和思維的認知,調整歌唱生理技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唱歌當中,有效提高歌唱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秀玲.淺談歌唱心理的培養在演唱和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1).
[2]張天慧.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素質的培養與訓練[J].黃河之聲,2007,(06).
[3]喬新國.歌唱的“感覺”與“認知”[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4).
[4]李丹.關于聲樂演唱藝術中的思維及其培養分析[J].藝術研究,2016,(02).
[5]劉希里,王欣欣.21世紀的聲樂演唱思維[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02).
[6]程建平.試析音樂思維中的創造性根由[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