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和而不同

      音樂
      藝術(shù)評鑒
      2017年08月22日 01:05

      和而不同海報

      熊至堯

      摘要:孔子和柏拉圖是兩位對音樂教育有著精深見解的思想巨匠,他們都承認并強調(diào)音樂教育在治國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那些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音樂的評判標準,在兩位偉人看來又是怎樣的呢?進而,二者的評判標準又存在著哪些異同?本文從這一問題出發(fā),通過闡釋兩人的音樂評判標準,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個人解讀。

      關(guān)鍵詞:孔子 柏拉圖 評判標準 比較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24-0016-03

      評判標準,在音樂教育的各項環(huán)節(jié)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發(fā)揮功效的具體指向可以是對音樂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判,可以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判,也可以是對學校整體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評判等等。進一步來看,在音樂教學開始之初,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就必須根據(jù)教授對象的音樂基礎(chǔ)、心理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演唱、演奏是否出現(xiàn)了偏差進行判斷;在教學活動結(jié)束之后,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進行總體評估,還要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做出反省……上述的各種情況無一不體現(xiàn)出評判標準在教學中的不可或缺性。

      而在其中更加關(guān)鍵的部分,在筆者看來是對音樂本體價值的評判標準。筆者認為,教師只有在心中掌握了“好音樂”的準繩,在教學前期的教材選擇上才不會出現(xiàn)失誤;整體社會環(huán)境如果對“好音樂”有一個公認的價值尺度,那么學生哪怕是在離開了學校良好的音樂教育氛圍之后,也能獲得長期有益的音樂素質(zhì)培養(yǎng)。然而當下的困境在于,多元文化的井噴態(tài)勢使得社會對好音樂的評判標準很難被真正界定。于是,聲稱“音樂無標準”者有之,宣揚“音樂多標準”者亦有之,百家爭鳴,莫衷一是。顯然,這對于需要樹立一個可行標準的音樂教育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本文即從這一問題出發(fā),擬對孔子和柏拉圖的音樂評判標準進行比較研究,嘗試指出二者的異同并從中獲得能對當下評判標準產(chǎn)生有益影響的啟示。

      一、對孔子與柏拉圖音樂評判標準的闡述

      誕生于春秋時期的孔子(前551-前479),不僅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者和奠基人,而且還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流傳至今已然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數(shù)千年,而他的音樂評判標準,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以及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影響同樣深刻。

      孔子的音樂評判標準,可以通過他的諸多言論進行總結(jié)。在這里筆者欲舉出三個例子加以說明。第一,在《論語·八佾》中記載,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關(guān)雎》中流露出的情感,快樂卻不過分,悲哀而不傷痛)。孔子認為音樂審美中的情感態(tài)度及其表現(xiàn)應該追求中正平和,既應該是適度的又應該是有節(jié)制的。第二,他對《詩經(jīng)》的總體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無邪,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直觀體現(xiàn),取純正和諧之意,無過也無不及,恰是適度中和的審美境界。第三,是孔子對鄭聲的態(tài)度。據(jù)《論語·衛(wèi)靈公》記載,孔子曰: “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始”。所謂“淫”,是指過分,不合中正平和之意。孔子認為鄭聲新樂所抒發(fā)的情感毫無節(jié)制,容易誘發(fā)人的私欲,不利于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在普羅大眾中的建立,不僅如此,對人格的培養(yǎng)也起不了積極作用,不利于社會教化,所以要杜絕。

      綜合以上的三點言論,我們有理由相信孔子在音樂評判的標準上是十分推崇“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理念的,他要求音樂情感體驗與外在表現(xiàn)應保持和諧一致的狀態(tài)。不管是對《詩經(jīng)》的正面評價,還是對“鄭聲”的深惡痛絕,都非常鮮明地展現(xiàn)出了孔子追求音樂“中和”之美的主張。

      柏拉圖(前427-前347),作為影響著全世界的哲學家、教育家,對音樂教育也十分重視。他在音樂的評判標準上,有著自己獨有的一套制定方式。

      在柏拉圖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音樂之所以能夠受到大眾的追捧是因為它具備一種能夠讓人感到“快樂”的特性,而這種特性是構(gòu)成音樂吸引力的最重要條件之一。但是柏拉圖認為,這種簡單的評判標準是“一種叫人無法忍受的說法,這種說法完完全全是褻瀆神明的”,①并提出我們必須對音樂這種摹仿藝術(shù)的評判標準進行嚴肅的討論。

      柏拉圖首先對將快樂作為評判標準一事表達了否定態(tài)度。他認為,快樂的特性不能成為我們判斷音樂好壞的標準。另外,即使認準了這一標準也需要仔細考量這些音樂到底引起了誰的快樂,唯有激起了有教養(yǎng)的人的反應,這條標準才算是有說服力的。其次,就音樂這類摹仿的藝術(shù)而言,精確性才是應該被接受的評判標準之一。所謂精確性,就是指是否能夠全面地表現(xiàn)原型的比例和特征。在柏拉圖的理論中,這種精確性的衡量涉及到畢達哥拉斯學派強調(diào)的“數(shù)”。只有在“數(shù)”上精確,我們才能知曉摹仿與原型之間是否真的精確再現(xiàn)了。對于音樂而言,則是需要評判它是否在數(shù)上精確地摹仿了“美”。再次,柏拉圖認為好的音樂是一種旋律的和諧,它應該較好地將曲調(diào)與身體的動作相結(jié)合。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把描述精神或者肉體優(yōu)點的音樂作為典范。例如,描述勇敢者的動作的音樂就是優(yōu)秀的,反之則是不好的。

      二、孔子與柏拉圖音樂評判標準的“和”與“不同”

      (一)終極目標的“和”

      制定音樂評判標準的最終目的,就音樂教學而言,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活動的全部過程,使得教學順利進行并獲得有利于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反饋。而在孔子與柏拉圖的時代,設(shè)定音樂評判標準的意義顯然遠大于此。除了為教學提供可供參照的內(nèi)容之外,這些音樂評判標準還成為了兩位教育家達成遠大理想的重要手段。

      就孔子而言,面對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現(xiàn)實,唯有施行仁政德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摹熬印辈庞兄诰徑鈿埧岬默F(xiàn)實壓力。“禮”與“樂”是君子教育的“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兩項,同時孔子還提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種種現(xiàn)象說明了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君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孔子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具有仁德的民眾以維系社會的和諧。

      柏拉圖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從《理想國》一書來看,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理性思維的“哲學王”,即理想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柏拉圖認為,在理想國中,社會應該分為三個階層,他們分別是統(tǒng)治階級(護國者)、衛(wèi)士階級(衛(wèi)國者)和生產(chǎn)階級(供給者)。其中,護國者是最高的管理人員,由“哲學王”擔任。而在“哲學王”接受的35年的教育當中,音樂教育是貫穿始終的。因為柏拉圖認為音樂教育能夠鍛煉“哲學王”正義、理性、機智的品質(zhì),而這些正是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的特質(zhì)。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與柏拉圖在音樂教育方面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權(quán)力。只不過孔子是希望“由下而上”(順民自然服從管制),而柏拉圖是希望“由上至下”(領(lǐng)袖權(quán)威強化管制)。雖然,這種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上考慮問題的思路在今天看來仍然需要商榷,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身處在不同空間環(huán)境的兩位教育家的教育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二)設(shè)定方式的“不同”

      就音樂評判標準的設(shè)定上,孔子和柏拉圖二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從孔子的音樂評判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主要是對音樂的內(nèi)容進行了評判,并以此為準繩告訴我們怎樣的音樂才算得上是好音樂。于是按照孔子的評判標準,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像《關(guān)雎》這類表達了人類至純情感,傳遞了人類至美真義的作品正是高質(zhì)量音樂應該追求的目標。簡而言之,孔子的設(shè)定方式是一種“內(nèi)容標準”,即“告訴你是什么”。反觀柏拉圖,主張好的音樂應該是對“美”的再現(xiàn),應該是對勇敢者行為的摹仿等等。據(jù)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柏拉圖致力于說明“怎樣做才能得到好的音樂”。可見,柏拉圖在理論上的界定手段是想告訴我們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應該遵從的標準。總的來說,柏拉圖的設(shè)定方式是一種“行為標準”,即“告訴你怎么做”。

      綜上所述,在音樂評判標準的設(shè)定上,孔子重視音樂內(nèi)容所具有的內(nèi)涵意蘊,而柏拉圖則重視創(chuàng)作音樂的手段方法——內(nèi)容上符合“仁”的標準,在孔子看來就是好的;創(chuàng)作上符合“法”的標準,在柏拉圖看來就是能夠被認可的。顯然,這兩種方式都存在著短板。孔子的設(shè)定方式雖注重音樂本體但未說明實現(xiàn)手段。我們雖然知道了《關(guān)雎》這樣的音樂作品可以作為好音樂的標準,但是如何去實現(xiàn)相似音樂的多產(chǎn),卻是孔子沒有深入討論的話題。而柏拉圖太過重視創(chuàng)作方法而忽視了對音樂內(nèi)容的判斷。按照柏拉圖的意愿,即便我們能夠按照那樣一種手段去進行創(chuàng)作,但是如何衡量我的作品是不是真的符合了“美”的要求呢?我們怎么知道這些音樂作品到底有沒有引起品德高尚者的共鳴呢?因此這樣的評判的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三、結(jié)語

      總體來看,在音樂評判的標準上,孔子和柏拉圖的理念可以歸納成“和而不同”——“和”指的是二人制定評判標準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階級對社會強有力的控制權(quán)。而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二人對于音樂評判標準的設(shè)定方式上。通過這樣的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同樣是針對音樂這個藝術(shù)門類,同樣是面向音樂教育這門學科,即便是在社會環(huán)境十分相似的情況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就某些具體的問題上,中西方的先賢哲人們?nèi)匀粫岢霾煌目捶ǎ纱丝梢姡瑢τ谝魳吩u判標準的界定將是一個值得持續(xù)深入探討的話題。

      注釋:

      ①柏拉圖:《法律篇》,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參考文獻:

      [1][春秋]孔子等.四書五經(jīng)[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3.

      [2][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文藝對話集[M].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3]惠芳.孔子“樂教”思想對當代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啟示[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曾雪靈.論柏拉圖的音樂思想——從歷史與比較的角度入手[D].北京:清華大學,2009年.

      [5]劉凡.淺談孔子與柏拉圖音樂教育思想的相同點[J].北方音樂,2014,(09).

      [6][古希臘]柏拉圖.法律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wǎng)站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柏拉圖 孔子 音樂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nèi)容...

      TOP

      More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日本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扒美女内裤摸她的机机| 中文字幕永久更新| 好爽好黄的视频| jizzjizz之xxxx18|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软件|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日韩小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岳的大白屁股光溜溜| www.youjizz.com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看| 麻豆天美精东果冻星空| 国产亚洲第一页|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久操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男人进的越深越爽动态图|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