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淺談中國民族器樂藝術指導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23日 17:18

      雀之靈藝術教育暑假班火熱招生

      井源源

      摘要:中國民族器樂藝術博大精深,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積淀,更多的經典作品已經走出國門,傳遍世界。民族器樂是中華民族偉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它蘊藏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明,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品德。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學習民族器樂的浪潮中,通過欣賞、學習、研究民族器樂,既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陶冶情操。隨著民族器樂的盛行,民族器樂藝術的指導當年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有些指導者缺乏專業能力、缺乏指導手段,使學員不能夠全方位的感知民族器樂、學習民族器樂。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新環境、新形勢,淺析如何完善民族器樂的指導工作。

      關鍵詞:民族器樂;藝術指導;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J0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6-0096-02

      一、當今民族器樂藝術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學員功利心太重。民族器樂本應是陶冶情操,提升生活格調的高雅藝術,但在當今社會追名逐利之風盛行,許多學員本身對民族器樂沒有天賦、沒有興趣,僅僅是在父母的強制力下進行學習。還有些學員過于追求短期學習效果,走上了應試教育的老路,這對于民族器樂藝術的學習是無形的阻礙。藝術雖然不能完全脫離于生活,但不能完全被生活所束縛。學員如果能拋開其他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器樂藝術的學習中,其學習效果必然好于功利的、應試的學習方式。但是許多學員及學員家長并不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把民族器樂當做工具、當做跳板,必然不能在藝術領域有所成就,只有把民族器樂當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真正地去感受它、欣賞它、學習它,才能在民族器樂藝術領域有所造詣。

      (二)指導者不負責任。民族器樂藝術的指導與教學與其他學科有很大差異,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教學與技巧指導層面,還要注重藝術修養與內涵品性的修養。而有些指導者在教學工作中缺乏責任精神,指導方式過于簡單,指導范圍過于狹隘,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更阻礙了學員的個人發展。藝術領域的進步往往是緩慢的、需要積淀的,學員的學習效果往往并不能及時反饋,這就要求指導者不僅僅要為學員指明方向,還要陪伴其走完全程。而有些民族器樂指導者不關心學員的長久發展,進行完指導教學后缺乏后續的跟蹤考察,導致許多學員成長速度緩慢、學習效果不佳。

      二、民族器樂藝術指導應注重思想教育

      (一)培養愛國情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一批音樂發達的國家,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了優美的漢字,同樣創造了優美的音樂、精妙的民族樂器。民族樂器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傳統文化,他們來源于勞動、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走向了世界。每樣民族樂器都有其經典曲目,這些經典曲目有的反映了歷史的時代特性,有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熱情與樂觀,有的反映了中華傳統節日的喜慶歡快,有的反映了純真美好的友情與愛情。學習民族器樂,不單單是為了演奏、為了表演,更是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品味中華傳統美德,從而感知到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驕傲。

      民族器樂藝術指導工作應將培養愛國情感作為重點工作之一,通過愛國教育,可以使學員產生奮進的動力、感受時代的使命與自身的責任。一位成功的藝術家不僅僅要有雄厚的理論知識與高超的專業技巧,更需要有一個愛國、愛民的內涵。民族器樂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征,如果不能牢牢把握愛國精神的內涵,就不能領悟民族器樂的真諦。這就要求民族器樂指導者不能僅指導知識與技術,更要注意滲透愛國主義的教育。

      (二)注重音樂素養的全面提高。學習民族樂器,就是學習我國悠久的發展歷史,品味民族器樂,就是品味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滄桑。民族器樂的指導工作不應局限于器樂本身,而是要以器樂為出發點,通過文化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涵養。

      指導者可以從歷史發展角度拓寬學生視野。我國地域遼闊,文化歷史悠久。民族樂器可以分為吹、打、彈、拉四大類,其中吹奏樂器起源最早,緊接著是鼓類樂器與彈弦樂器,保守的說,我國在奴隸社會的晚商及周初時,就已經有了吹、打、彈三種類型的樂器,其樂器發展水平絕對在當時世界遙遙領先。而拉弦樂器則出現的相對較晚,普遍認為是唐代開始盛行,而盛行至今的胡琴則是在北宋時期由少數民族地區傳入。通過類似的史實教育,可以使學員對民族器樂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擁有更透徹的認知。

      指導者也可以通過拓展民族器樂經典曲目背后的典故來豐富學員的文化內涵。比如《二泉映月》背后阿炳心酸的一生、《將軍令》背后帝王出征的宏偉畫面。通過創作背景的教育,可以使學員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音樂作品時的心情,民族器樂從來不是紙面的、死板的,而是立體的、有生命的。學員不能僅僅學習樂譜,更要感悟其傳達的情緒與心境。指導者通過傳授類似的背景知識,不僅可以提升指導效果,更可以提高學員的綜合音樂素質。

      三、優化指導方法

      (一)因材施教。不同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尤其是在音樂方面,每個人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指導者要了解每位學員的實際情況,進而因材施教。

      在進行民族器樂藝術指導前,指導者應提前了解被指導學員的基礎能力與特點。對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員,指導者應側重基礎知識教育與興趣培養,而對于自身能力較強、對民族器樂有一定天賦的學員,指導者應相應地提高教學難度,確保學員學有所得、學有所思。有些民族器樂指導者為了追求效率,對所有學員實行千篇一律的指導方法,這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借助現代科技?,F代科技可以使歷史悠久的民族器樂展現出新的時代魅力,指導者應善用現代科技,使學員更夠更直觀、更深入地感受民族器樂。

      民族器樂的指導者不能僅靠樂器、教材進行教學,而是要通過各種音頻與視頻展示、在線互動活動、作品后期處理等手段,給學員提供更新鮮、立體的教學素材。以近年來新興的3D立體音效為例,已經有人將傳統民樂曲目制作成3D環繞模式,聆聽者戴上耳機,猶如置身真實的場景之中。許多經典民樂都以描繪場景為主,借助這種科技,可以讓經典曲目所描繪的場景更立體、更震撼人心。學員在欣賞這種新型的民族器樂時,也有會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既可以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傳統藝術的創新。

      (三)組建團隊。指導學員組建團隊,不僅可以培養其團隊合作的能力,更能給他們提供交流互助的平臺。指導者可以引導學員組建器樂團隊,通過引導團隊提升來間接的提升個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民族器樂藝術不可閉門造車,適當的與他人交流經驗、切磋技巧,可以有效地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通過團隊合作,學員的不同觀點可以碰撞出藝術的火花、激發藝術的靈感,這對民族器樂的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指導者亦可以為團隊設定目標,一旦目標被設定,團隊成員就有了前進得動力,成員之間亦會互相鼓勵,個人有疑惑可以向替他成員求助,這就會在團隊內部形成良好的藝術氛圍。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個人必備能力之一。民族器樂藝術的學習與研究同樣要避免單兵作戰的情況,學員通過加入團隊可以提高個人的合作能力,這對其學習其他相關知識,包括個人生活都有極大的正面意義。

      (四)理論指導與實踐相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民族器樂的指導工作不可紙上談兵,要讓學員親自去感受,親自去實踐。只有通過實踐,學員才能將理論學習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只有通過實踐,學院才能汲取生活中的靈感,激發藝術的潛能。指導者可以通過組織參觀活動、舉辦小型民樂會等方式,使學員在實踐中接觸新的知識,在實踐中收獲很多的經驗。

      四、提升指導者自身藝術水平

      (一)專業水平。民族器樂藝術的指導者應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一些從業人員認為民族器樂是老古董,自己已經掌握了全部的相關知識,不需要再進步、再探究了。事實上,我國民族器樂藝術近年來正在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優化,人們對民族器樂的理解已經不能停留在幾年前的階段。隨著互聯網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民族器樂也在全球化、現代化,一些國家和地區把我國傳統民樂與其本地音樂相結合,效果異?;鸨?,有些國外音樂家深度鉆研我國民族器樂,研究水平甚至高于國內專家。在民族器樂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我們應做好保護與宣傳工作,并不斷學習先進的理論,積極汲取他人的先進經驗。民族器樂的指導者要有憂患意識,一旦停止了自身業務水平的提升,就意味著被時代拋棄。

      (二)指導技巧。民族器樂的指導難度要高于其他非藝術領域。指導者不僅要精通基本的教學模式,還要掌握民族器樂的專業指導技巧。民族器樂不僅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形似是基本要求,而神似則是通向藝術高峰的必經之路。民族器樂不僅有外在的美,更有內在的魂,指導者要將民族器樂的魂傳遞給學員,才能使學員領悟民族器樂的真諦。這就要求指導者不能局限于民族器樂本身的指導,而是要全方位的、貫穿生活的指導。小至儀態儀表,大至精神品德,都屬于民族器樂的指導范圍。民族器樂指導者的目的不僅僅是培育出合格品與演奏家,更要培育出藝術家與傳承者。

      五、結語

      傳承民族器樂藝術、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每位民族器樂指導者的歷史責任。民族器樂是中華民族的經典、蘊藏著中華民族的靈魂、能發出屬于中華民族的聲音。從事民族器樂指導工作的工作者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與時代接軌,與世界接軌。在指導學員學習民族器樂藝術時,要以人為本、用心傳授。民族器樂需要指導、需要傳承,只有科學高效的指導方法,才能讓其代代相傳、永葆活力。

      參考文獻:

      [1]鄧曉霞,楊寧.中國民族音樂欣賞與相關知識在教學中的綜合與延伸[J].兒童音樂,2005,(4):34-38.

      [2]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3]王安國,郭聲健,蔡夢.音樂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金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創新教學設計[m].長春:東北師大出版社,2004.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器樂 民族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丰满老熟好大bbb|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日本精品www色|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亚洲精品老司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18|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网址你懂的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女人18岁毛片| acg全彩无遮挡口工漫画网址|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视频99|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免费看成年人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4444www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陈冰的视频ivk| 噗呲噗呲捣出白沫蜜汁| 波多野结衣同性| 亚洲成人自拍网|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