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練習中使用節拍器的重要性
韓冬
摘 要:鋼琴的學習,是在上課與練習的循環往復中完成的。在各級各類鋼琴教學中,授課時間以每周一學時者最為多見,而練習時間則是上課學時的十倍甚至數十倍。這就需要對鋼琴練習過程與練習方法由練習者進行合理把握和自我調節與監控。本文正是針對鋼琴練習過程中幾對相關概念的研究。
關鍵詞:集合與分散 數量與質量 視奏與背奏 消耗與積累 主觀與客觀
前言
鋼琴的學習,是在上課與練習的循環往復中完成的。在各級各類鋼琴教學中,授課時間以每周一學時者最為多見,而平日練習時間則是上課學時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如遇觀摩、考試、演出、比賽,練習的時間還會增加。這就需要對鋼琴練習的過程與方法,以練習者為中心進行合理把握,自我監控與調節。本文所研究的正是鋼琴練習過程中,需要鋼琴練習者把握的幾對相關概念的解析與應用。
一、集合與分散
集合與分散,是指練習過程中的各種分解練習與綜合練習的統稱。相當于零部件的制造與組裝的過程與方法。對于鋼琴練習而言,是十分常用和行之有效的。
1.左右手的分練與合練
將雙手彈奏的樂譜分開,分別進行練習,是一種常見的練習方法。這不僅可以減少顧此失彼,還可提高練習的質量。
(1)熟練程度較低: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新曲目的練習方法,通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會有這樣的要求。這就要看練習者能否自覺地根據情況和教師的要求適時采用這種方法。
(2)技術難度較高: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重點和難點所進行的練習方法。通常在練習過程中,有一些片段或是部位在連續彈奏中容易出現拋錨的現象,就更需要進行分手練習而使動作定型,以降低難度、減少失誤、打好基礎。
(3)合練中的側重:在最初的合練時,由于雙手同時彈奏而出現顧此失彼時,就需要以一只手為主,將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此,再反過來集中注意另一只手,通過互相換位的交叉練習,達到雙手動作的協調。
2.各聲部的分練與合練
是以聲部為單位和組織關系進行的練習。這種以聲部為單位的練習,更能還原音樂的本色,使結構、層次、音色、力度等環節得到專門的練習。
(1)聲部層次的練習:是以聲部為單位的,無論這個聲部是單手彈奏,還是雙手交替彈奏,都要保證練習時聲部的連貫完整,特別是用雙手交替彈奏的聲部同樣做到不留痕跡。
(2)聲部表情的練習:無論是音色的明暗、力度的強弱,以及漸變或突變關系,都能通過分聲部練習得以順利完成,為練習不走或少走彎路,為提高練習的質量和效率,為最后的合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3)聲部協作的練習:在分練與合練的過渡與適應階段,需要注意各聲部的獨立性,及橫向線條之間的主次、明暗、強弱等關系的把握。這樣才能通過練習逐步建立協作關系。
3.局部結構的分練與合練
是指以完整結構內部的陳述結構為單位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練習,這種集中精力對重點和難點所進行的專門練習,對攻克難關,更能收到明顯的效果。
(1)局部練習:以局部結構為單位的局部練習,通常是以一個完整的音型、節奏型、旋律型,有起點、有終點、有氣口等較為明顯的句逗為界限的動機、樂節、樂句的練習。
(2)重點練習:以技術難點為中心進行的局部重點練習。這種練習是高度定位的練習,有時是完整結構,有時是不完整結構,還有時是兩個結構之間旨在進行相互銜接的練習。
(3)局部合練:是指局部范圍內的整合練習,這樣可將時間和精力集中使用,是提高練習的質量與效率,攻克難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保障。避免全曲練習沖淡重點的事倍功半。
二、數量與質量
數量與質量,是指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去關注和解析數量與質量關系,并以此為依據對練習的效果進行合理的評估,以實現提高練習效率和質量的目的。
1.練習時間的長與短
在一般意義的練習中,練習時間的長短往往是評價用功與否,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實際練習中,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并非僅以此為憑,而是由更多因素決定的。
(1)時間與效率的正比:提高有效練習時間的長度,注重單位時間的利用率,是練習的最佳效果。這種時間越長,練習的效率就越高。
(2)時間和效率的反比:練習時間越長,單位時間的利用率越低。這就需要加強自我控制力與約束力,避免時間的浪費,減少無效練習時間的長度。
(3)理解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在練習中,特別是年齡較小、程度較低或不夠用功和用心的練習者,往往會片面地以練習時間的長短來說明自己的用功程度和練習水平,這是明顯缺乏說服力,對數量與質量的關系的誤解。
2.練習遍數的多與少
這是與練習時間長短相同性質的內容。對于主動學習者而言,是提高質量的辦法;而對于被動學習的練習者,卻成為應付差事的借口。
(1)遍數是質量的保證:對于主動認真的練習者,規定遍數是練習既是正常練習的需要,也是重點、難點的特殊練習方法。既是技能形成的條件,更是攻克難關的重要保證。
(2)遍數是應付的借口:對于被動學習和惰性極強的練習者而言,完成事先規定的遍數,不計練習效時與質量,是應付差事的常用借口,這種掩耳盜鈴式的練習方式需要根除。
(3)理解遍數與質量的關系:當練習的遍數確定后,就要特別防止由于練習速度的加快,盡快達到事先規定的遍數而忽略質量的情況。這樣不僅達不到練習的目的,更會因而出現新的問題和錯誤,造成惡性循環。
3.練習速度的快與慢
關于練習的快與慢及其辯證關系,此前曾經有過相關論述。特別對“慢練”進行深入的解析,因而不再贅述。這里要說明的是,需要根據練習不同階段對速度的把握原則。
(1)多慢練少快練:練習是需要以慢練為基礎,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因而就形成了多慢練少快練的整體趨勢和比例關系,這是需要很好把握的。
(2)先慢練后快練:練習是需要從慢練開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這完全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及技能形成的規律。特別是練習復雜與高難度的片段和部位時,就更能彰顯其有效性與優越性。
(3)理解慢練與快練的關系:慢練是快練的基礎,快練是慢練的結果。對結果的保持和鞏固,又需要通過慢練。這就形成了慢快交替,過渡,以及根據具體情況由練習者自行把握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三、視奏與背奏
視奏與背奏,是指看譜練習與背譜練習的不同特點,以及在練習不同階段的選擇與應用。視奏能力與背奏能力均是鋼琴練習中的重要能力,需要進行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
1.視奏的作用與方法
視奏是鋼琴練習的重要開端,正確的視譜是正確彈奏的前提。而視奏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能直接提高鋼琴作品的練習進度,量的積累,質的保障。
(1)視奏:是指鋼琴練習中的邊看譜邊彈奏,在視譜和彈奏同時進行中,把符號(樂譜)轉化為動作(彈奏)的中間環節,視奏的迅速程度和準確程度,決定練習的質量與效率。
(2)作用:鋼琴的練習是通過視奏把樂譜轉換為音響,通過反復練習實現技能的形成和掌握的過程。因此,視奏的速度與水平,對學習的效果、進步的速度、拓展曲目范圍、擴大藝術視野,均具有重要作用。
(3)方法:視奏需要通過三個方面的熟悉程度與反應能力進行練習和提高。a.對鍵盤位置的熟悉程度,眼睛的解放是視奏的重要前提;b.將樂譜轉換為鍵盤位置與彈奏動作的速度;c.對所視奏的內容,包括音樂語言、風格的熟悉程度。
2.背奏的作用與方法
背奏是鋼琴練習的重要內容,也是鋼琴演奏的主要呈現方式。背奏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和展示了鋼琴演奏的實際水平。
(1)背奏:是脫離樂譜的練習與演奏,是在視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練習,是鋼琴練習的高級階段和最終呈現的主要方式。特別是鋼琴獨奏,鋼琴伴奏則另論。
(2)作用:背譜彈奏可以使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表現與表演之中。在練習的熟練階段進行背奏,標志著練習接近演奏的水平。通過背奏更能使演奏水平得以充分發揮。
(3)方法:通過多種方法的組合與互補進行記憶。a.聽覺記憶,是將音響效果作為記憶的依據,通過聽覺進入大腦,再指揮手指;b.觸覺記憶,是將手指在鍵盤上的位置作為記憶的依據。位置記憶和控制的精密程度決定記憶的準確程度;c.樂譜記憶,是將樂譜作為記憶的依據,在背奏時頭腦中會出現樂譜圖像;d.動作記憶,是練習動作經過無數次重復形成的自動化動作;e.理性記憶,是通過對于作品的分析作為記憶的依據。
3.視奏與背奏的相互關系
視奏與背奏是鋼琴練習過程中的一對方法,二者各有不同的功能,既分工又合作,為達到鋼琴練習要求與目的,發揮各自的作用。
(1)視奏能力直接影響著鋼琴練習的效果,視奏能力強的練習者由于視譜速度快,減少了無數次眼睛在看譜與看鍵盤之間的往返,其反應的敏捷、準確、穩定優勢,使練琴單位時間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2)背譜需要在視奏流暢基礎上進行,而非由于視奏方法與能力欠缺,手眼應接不暇的死記硬背。因此,需要建立在視奏精確的基礎之上循序漸進去提高背奏的能力。
(3)理解視奏與背奏的關系:視奏能力強者,需要提高背譜的能力;背奏能力強者,需要提高視奏能力。使視奏與背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通過視奏與背奏交替進行,以修正背譜中的疏漏和遺忘部分,保持記憶的清晰與彈奏的完整。
四、消耗與積累
消耗與積累,是指練習過程中由于不同練習方法與練習目的所造成的效果差異的分析與評估。說明練習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方法所具有的不同作用與效果。
1.練習的上升期
練習新作業、新曲目的最初階段是練習的上升期,這一階段主要因素包括對新曲目的渴望與興趣,對取得進步的信心和鼓舞等,使得這一階段的練習興致勃勃、充滿活力。
(1)積累:這時的練習主要是積累,因這時是從頭開始,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明顯的效果,再加上前述的渴望、興奮與興趣所致,是積累的最佳時期。
(2)消耗:這時的消耗相對不明顯,但也應注意在基礎練習還不到火候時的急于求成。這時就易出現動作變形,失誤增加,聲音膚淺等問題。使剛剛積累的基礎很快消耗殆盡。
(3)預防與克服的方法: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同時還需要保護最初的新鮮感與自信心,不應因求成心切而欲速則不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一時期最好是養精蓄銳。
2.練習的平臺期
這是練習的中期,當最初的新鮮感淡化甚至消失了,練習又重歸常態,通常會提不起精氣神。這時練習的動力則主要來源于學習的目的,以及勤奮、刻苦、用功的意志品質。
(1)積累:這時的積累是決定性的,是將上升期的練習進行鞏固、定型的重要時期,只有定型才能提速,形成技能。同時又是對作品從感性向理性過渡和深入的階段。如果這個階段不能很好地把握,將嚴重影響練習的質量。
(2)消耗:這時的練習需要慢與快之間過渡與交替練習,切不可以為大功即將告成而進入表演階段的狀態,這樣極易造成前功盡棄,將自己的辛苦積累起來的功底輕意消耗掉。
(3)預防與克服的方法:為了既定目標堅定自己的信念,沉得住氣,要有長期克服困難,耐住寂寞的思想準備,懂得練習是創造性的勞動,而不是娛樂活動,更不是兒戲。
3.練習的下降期
任何事物都有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均具有自身發展的曲線(拋物線)。在練習的后期,是最為重要的課題。
(1)積累:曲目已經成型或基本成型時,就需要保持,并在保持基礎上有所提高。即:已經熟練掌握的曲目,同樣需要認真練習。這在一般學習和練習時很少接觸的內容,在練習的最后階段,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必須引起關注。
(2)消耗:以演奏的狀態進行反復彈奏者,就是對以往練習所積累功夫的消耗。這時練習者會認為自己已經練出來了,已經練完了,只剩表演了。這是十分嚴重而危險的錯誤觀念。
(3)預防與克服的方法:要認識到學無止境,練無止境,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事。要想保證演奏的最佳狀態,只有用心練習,要切記:練習是積累,表演是消耗。
五、主觀與客觀
主觀與客觀,是指練習中以自我評價為依據所進行的自我調節與自我監控,自我評價中既包括主觀評價,也包括客觀評價,不同的評價結果會影響到調節與監控的結果。
1.主觀評價及作用
主觀評價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中的主觀部分,在鋼琴練習過程中,主觀評價結果決定了下一步所采取的行動,如練習方法選擇、練習時間增減、遍數多少、速度快慢等。
(1)主觀評價的積極作用:正確或接近正確的主觀評價,會在練習過程中采取相應的合理的練習方法,以確保練習的效率、效果與質量,因而具有積極的作用。
(2)主觀評價的消極作用:是練習中的自我評價中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通常會過高地估計自己,而出現片面的,起消極作用的主觀評價。據此減少或放棄練習的負面作用。
(3)主觀評價的標準與把握:標準通常來自于鋼琴課上教師的評價的延續,同時也是練習者的共識。因而,練習者主要是在執行教師的旨意的同時進行自我約束和監控。
2.客觀評價及作用
客觀評價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中的客觀部分,在鋼琴練習過程中,客觀評價結果同樣決定了下一步所采取的行動,但其導向和作用會更符合實際。
(1)客觀評價的依據:主要是指自己和自己的縱向比較,對以往得失的綜合的、全面的、客觀的、理性的自我剖析。因此,是更接近客觀、真實、公正的。.
(2)客觀評價的參照:主要是自己與他人的橫向比較為依據。這種能夠概覽全局,知己知彼的評價,同樣具有較高的真實度與可信度。
(3)客觀評價的標準與把握:對于練習者而言,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恰如一面鏡子,成為檢驗鋼琴練習效果與水平的重要參照,同時擺脫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傾向,使練習更有效。
3.自我調節與監控
自我調節與監控,是在鋼琴練習過程中,完成上述幾對重要概念的應用的重要保障。在獨自一人的長時間,長年練習中,自我調節與監控必不可少。
(1)自我監控的作用:是指通過對練習過程和內容的監控,落實教師的要求和作業的要求,對時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以避免因未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2)自我調節的作用:是指在鋼琴練習過程中,將監控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同時進行練習計劃的制定與調整。如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法、練習時間、練習曲目、練習部位等方面的具體步驟與要求。
(3)在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中走向進步和成熟,是伴隨鋼琴練習同步提高的重大收獲,是走向工作崗位、走向社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自我完善的重要內容。在練琴中學會練琴,就是既學會了彈琴,又學會了怎樣練琴的雙豐收。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鋼琴練習中幾對重要概念的解析與應用的研究,說明了練習并不只是按譜彈琴那樣簡單,而是一個系統的學習與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練習者都需要通過自我完善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1.本文研究的集合與分散,數量與質量,視奏與背奏,消耗與積累,主觀與客觀的五對概念,是鋼琴練習中必須面對的和解決的課題,也是學習進步的有效保障。
2.鋼琴學習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練習中渡過的。練習的方法、練習的水平與質量,是提高鋼琴演奏水平與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3.通過上述內容的研究說明,鋼琴練習的自我監控與自我調節,是鋼琴練習過程中的核心內容。只有把握了這個內容,才能落實其他內容,使鋼琴練習的效率和質量真正提高。
祝學習鋼琴的莘莘學子,通過不懈的努力終能學有所成。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