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觸碰
丁姍姍
摘要: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通常會根據鋼琴曲目的不同要求來變換選擇不同的音色效果,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之間是緊密相關的,通過不同的觸鍵方式來表達不同的音色。傳統對鋼琴觸鍵主要依賴人的肌肉力量來實現的錯誤認知導致濫用手指的現象頻發,鋼琴演奏的效果受到影響。鋼琴演奏的效果還會受到個人心理素質及表現力、踏板的使用等因素的影響。本文對鋼琴演奏的觸鍵方法和影響音色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以期對相關研究有所裨益。
關鍵詞:鋼琴演奏 觸鍵技巧 音色效果
鋼琴演奏藝術追求演奏的盡善盡美,音樂的表現要不同凡響同時又合情合理,這才是演奏家追求的境界,也是演奏效果迷人和獨到之處。演奏者不自醉又何以醉人呢?
一、鋼琴演奏觸鍵法
自出現鋼琴這門樂器,其演奏方法便也在逐漸形成,隨著時間與實踐的檢驗,最科學的彈奏方法就是重量彈奏法。重量彈奏法在進入中國之后,逐步被檢驗和認可,鋼琴家們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重力的作用下,演奏者高度放松并感受重力,再加上靈活的技巧和音色來完成演奏的效果。伴隨著鋼琴的演變、演奏者自身喜好、風格不同等因素,導致觸鍵的方法也各式各樣。
在鋼琴演奏方法的歷變過程中,觸鍵法的演化最具代表性。以重力彈奏為特征的觸鍵法認為純以肌肉的力量,特別是手指運動依靠的那一部分弱小的前臂肌肉力量是很難較好的駕馭鋼琴的。鋼琴觸鍵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例如:身體、手臂、腕、掌、指等,只有這樣才能彈奏出無比美妙的音樂。下面列舉出幾種最常用的鋼琴演奏觸鍵法。
1.高抬指彈奏
這種高抬指彈奏方法多用于彈奏哈農手指練習或舒緩優美的樂曲之時,手指需要最大限度的抬起再落下。鋼琴初學者們一般都是要從此形態做起,坐姿垂直,手臂自然下垂且手腕平穩,手指高高抬起,肩膀放松。例如,彈奏一組四音組小音階,手指從食指彈到小手指時,當食指抬起的時候,三、四、五指也要跟著一起抬起,手指的第一指關節須略帶弧度,而小指在抬起時可以伸展,最后下鍵須保證手指第一指關節是帶有一定弧度的落在琴鍵上。這種彈奏方法動作難度較大,很難快速彈奏,但卻能很好的放松每一根手指,在彈奏過程中,手腕須平穩,不可上下起伏,肩膀要放松,大臂舒展,讓手指能充分的活動起來,手指與腕部的協調配合性動作才能將音符連貫性的演奏出來。
2.獨立高抬指彈奏
這種彈奏方法只適用于練習過程中,不適用于表演狀態,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手指獨立性。獨立高抬指的彈奏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把單一獨立的手指盡可能的抬高,其他的手指保持不動,盡可能的貼近琴鍵,手腕要保持平穩狀態,練習手指獨立性與手掌整體的協調性。這種方法是建立在高抬指彈奏法的基礎之上的,應為練習的第二步驟。
3.貼鍵彈奏
這種彈奏法是演奏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只要演奏者手的狀態是完全放松的情況下,就會自然而然的使用到此種彈奏法,尤其是在彈奏抒緩悠揚的長樂句時。這種下鍵方法主要是指:“手指自然落在鍵面上,手指直接運用自然重力落下,瞬間的手臂重力轉移到下鍵手指的指頭,其要求同樣是放松,要練習到每個瞬間每個環節都是自然的發生,思維里不要想著力的轉換和使用。”在速度節奏較快的樂曲當中,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手指的自然反彈動作,嫻熟的貼鍵彈奏加上手指自然的反彈動作,可以加快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讓整體演奏速度提快。這種彈奏法需要經過長期強化練習,以此來穩定手指下鍵的力度、速度及指尖力量的轉換。
以上三種彈奏方法的練習是有一定順序的,通常如下:先高抬手指練習,然后獨立高抬手指練習,再到貼鍵演奏,學生在練琴的時候需要花較多時間去感受、去思考、去設計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該用何種方法演奏。
二、觸鍵技巧
鋼琴觸鍵技巧對演奏來說十分重要,觸鍵技巧不夠嫻熟就無法充分自在的表達豐富的音樂情感。美妙聲音與手指觸鍵的力量來源、力度支配、觸鍵方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1.跑動式音階
要重視跑動式音階的練習,如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和半音階,它為手指靈活性提供了很好的訓練。音階看似簡單,想要彈好卻十分困難,需要刻苦的訓練才能達到特定的效果。彈奏音階時有一點十分重要,手指控制力要強,就是要能使所有音彈出來聲音效果都一樣,均勻,不能忽輕忽重,這樣在演奏樂曲中含有跑動式音階的音型時會更好的表達出作曲家的想法。
2.分解和弦
分解和弦即琶音,二十四個大小調皆有琶音,同時還包括每個調性的屬七琶音和減七琶音,都是主要練習對象。琶音練習掌關節的伸縮以及手指擴展能力,跟音階不同的是,它需要控制手指準確地彈奏三度及以上音程關系的音,同時也是手指與掌關節協調的訓練,需要大量時間高強度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定速度和準確度。
3.八度
八度分為旋律走向八度與和弦走向八度。其彈奏方法根據樂曲需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手腕八度;第二種是運用手腕以及大臂共同來完成八度彈奏。掌關節的支撐力是關鍵,一般樂曲彈奏需要較強的力度、跳躍性及準確度,才能表達出作曲家想表現的情感和意境。
4.同音反復
同音反復也叫輪指,是綜合手指控制能力的體現,需要一定靈活性和技巧性,常見的有三音同音反復和四音同音反復,想要彈出清晰的顆粒感,正確的指法以及較強的手指控制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彈奏時,盡量避免在樂曲旋律里摻進模糊音效,均勻清晰。
5.跳躍練習
跳躍分為遠距離跳躍和近距離跳躍。彈奏這樣比較機械的動作,主要考驗肌肉的記憶力,在長久的練習中讓肌肉形成一種記憶,在彈奏過程中能根據記憶跳到想要彈的那個琴鍵上去。一開始需要放慢速度練習,在力度和準確度都達標后,就可以慢慢加快速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奏較長的跳躍段落中同時還要處理好手臂的力度,因為遠距離跳躍式演奏不單是考驗肌肉的記憶力,也考驗著肌肉的承受力及耐力,避免因肌肉過度緊張影響彈奏的效果。
6.和弦
很多作品中都會出現和弦,它大致分為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跨度從五度、十度甚至更多,也有左右手合起來的和弦,我們在彈奏時要注意幾個音同時下鍵的整齊度,其中包括力度、速度、深度的整齊。和弦的練習難度較大,尤其對于手小的演奏者,應該注意練習方法,搭配進行琶音練習。和旋練習最重要的是幾個手指下鍵的整齊度,以及臂力的運用,聲音通透是關鍵。
三、音色效果
好的演奏者需要聆聽自己的聲音,手指觸碰鋼琴的心靈,琴與人合一,才能彈奏出打動人心的美妙樂章。
1.心理素質對音效的影響
強大的心理素質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極為重要,他們需要在舞臺上面對眾多觀眾,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不能保證演奏者的穩定發揮,也無法將美妙的音樂行云流水般的表達出來。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能啟發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能夠更懂得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在表演時,演奏者首先要能放松自己。這種對自我的放松可以通過演奏技巧來達到。學會精神和軀體的兩種放松,當然,精神放松是前提,通過意志力逐步放松背部、肩部、大臂、手肘、小臂、手腕、手,注意松緊搭配,松中有緊,緊中也要有松。綜上所述,演奏技巧和心理素質對音色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個人表現力對音效的影響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個人表現力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情感以及表達氛圍的建立至關重要。在情感激烈的時候都需要一些肢體動作來帶動音樂和現場氛圍。這樣不僅僅能使自己更好的把握節奏感,也能引導聽眾對于音樂的理解。當然個人的表現力要適度,不宜過于夸張。個人的表現力也要注重放松。鋼琴演奏出的各種情感都需要合理的放松才能完成和完善,因此,在練琴過程中要不斷的理解放松的技巧和精神。個人的表現力離不開個人日積月累的練習,能恰如其分的處理每一個音節,全面的專業修養和過硬的基本功都是造就良好個人表現力的基礎。
3.踏板對音效的影響
除以上兩點外,對鋼琴音色有較大影響的是踏板的運用。一般情況來講,踏板包括左右兩個,左邊持續音踏板、右邊延音踏板,踏板使用次數和使用深度要適度把握。延音踏板是豐富音響色彩的,若踏板踩得不足,作品旋律的連貫性得不到保障,踏板踩得過多,音響就會渾濁,本應清晰的音色不夠明顯,同樣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舉例來講,不同作家的不同風格所使用的踏板情況也會不同。例如莫扎特的作品較為明亮和純凈,一般較少使用踏板;貝多芬的作品激昂高亢,踏板使用次數就較多,也要注意演奏者只需踩延音踏板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深度,即可達到音色飽滿且旋律不會過于渾濁的音響效果。
不論何時何地何種風格的鋼琴音樂,都離不開踏板的使用。對于鋼琴演奏者們來說,踏板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多注意細節的處理,嚴格對待每一次坐在鋼琴前的時間,感受鋼琴和音樂所反饋的信息,讓心帶動手指,觸碰琴鍵,奏出美妙的音樂。
四、結束語
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是密切相關的,鋼琴演奏者必須熟悉不同曲目的不同特點,熟練掌握不同的觸鍵技巧,正確處理各種影響音色的因素,同時提高自身心理素質,不斷提高演奏水平,以此帶給聽眾更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