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句話流傳在民謠愛好者之間。
“陳粒和花粥之間,隔著一萬個張懸。”雖然更多的是陳粒粉絲之間的自嗨,但陳粒歌詞的境界,的確是超越了花粥很大一個跨度。
“多謝你如此精彩耀眼 ,做我平淡歲月里星辰”
“我拒絕更好更圓的月亮,拒絕未知的瘋狂,拒絕聲色的張揚,不拒絕你。”
“如果死后所有人與所有人相見 那么死亡還有什么魅力可言”
“過了很久終于我愿抬頭看 你就在對岸走得好慢 任由我獨自在假寐與現實之間兩難”
陳粒的歌詞,一如南方的米酒,酸甜可口。酒酣之時,微醺。故鄉,遠方,夢想接憧而來。
而花粥的歌詞,如同北方的烈酒,一口下去,如烈火燒過,三萬個毛孔瞬間張開,但伴隨著頭痛。
兩個不同的風格之間,難以比較。但隨著《明日之子》的爆火,一個人被粉絲們頂上了神壇,稱之為少年李宗盛。他就是毛不易
《消愁》、《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感覺自己是巨星》...不得不承認,毛不易在哲學和歌曲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幾首歌,打動了無數對現狀迷茫的年輕人。文藝,有內涵,有思想。消愁里的八杯酒灌下,所有人都醉醺醺。
許多人都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過不惑年”,相較于毛不易的音樂主要受眾為年輕人,宗盛大哥的歌更多是經過歲月蹉跎的洗練和嘗遍冷暖的人才深有共鳴吧。二者相差的是經歷和沉淀。
一個是剛剛步入社會,幻想著自由和遠方的少年,歌詞中調侃社會現狀,卻不知其所以然。
一個是經歷世間冷暖,真切認知現實社會的中年,歌詞中嘆息現實無奈,卻又釋懷于心。
蘇軾的一首詞很好的詮釋了他們兩個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毛不易
“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李宗盛
其實對于毛不易,小編也是非常喜歡的。但現在給他安上一個少年李宗盛的頭銜,總有一種捧殺的嫌疑。小編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所有喜歡毛不易的朋友,給他一點成長的時間,終有一天,他會乘風歸來,帶著五彩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