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媒介與消費趨勢前瞻
歐造杰
摘 要:在傳統小說的生存空間不斷遭受擠壓的今天,網絡小說卻異軍突起,產生了大量的網絡文學作者和網絡文學的受眾。在網絡文學閱讀與消費的互動下,給網絡文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的生機與活力,并展望著網其未來發展的方向與趨勢。
關鍵詞:網絡;文學;發展
中圖分類號:J905;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63-02
一、網絡文學讀者與消費的互動
讀者是網絡文學消費的重要環節,文學網站與作者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引導讀者對網絡文學進行消費。但是每一個讀者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不同的個體之間就必然存在著差異,差異化的個體使得網絡文學為滿足讀者的消費需求而發展出多達幾十種的文學題材內容。同時,人類在存在著個體差異性的時候也存在著趨同性。這是因為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每一個人類都是依附于整個人類群體之下的。人們在維護個體獨立性的前提下,總是樂于遵循群體。這一特性表現在讀者對于閱讀作品的選擇上。幾乎每一個文學網站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推薦文章榜,如起點月票PK榜、縱橫紅票榜、紅袖月點擊榜、17K鮮花榜等。這些榜單名目繁雜,看似各不相同但實質上他們的目的都是向讀者推銷作品。作為一個主流的文學網站,存在于其中的網絡文學作品數量是龐大的。推文榜單是在網站與讀者雙方的需求下誕生的,能夠在推文榜單上出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較高的人氣。高的人氣意味著一部作品被大多數的讀者所認同。新讀者在選擇閱讀是都會傾向于高人氣和高點擊率的作品。個體對于群體的認同就在于選擇中表現出來。讀者對于網絡文學的消費是有選擇性的,而盡力滿足讀者的需求是網絡文學消費發展的趨勢。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網絡媒體技術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網絡文學經過十六年發展到現在,讀者對于網絡文學有了新的期待。讀者不再滿足于單純的文本閱讀,技術手段的成熟推動了讀者對網絡文學全面發展的期待。全面發展的網絡文學不再只是作者寫讀者讀的簡單方式了,他正在向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發展。以起點中文網為例,起點中文網打造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鏈條。起點中文網是以一個原創文學創作、分享及產業化的平臺的身份定位的。整個產業鏈以起點中文網為中心,整合了作者、讀者、出版商、發行商、游戲改編者、影視改編者等一系列的人員。這個完整的產業鏈條使網絡文學作品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網絡小說蓬勃發展,其讀者群也越來越擴大,且網絡小說讀者群和玩家群體一樣,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對網絡上廣泛流傳的東西認知度頗高。因此,網游備受男性的喜愛,為了在網游中獲得勝利和高的等級,玩家一般都會了解作品,而作品也會受到他們的點擊閱讀,促進了網絡小說的消費并擁有了另類的消費市場。
網絡文學的產業化和市場化使其擁有了廣闊的消費市場,網絡文學網站的產業利潤逐漸提高,文學網站不斷開發新的收入方式。網絡廣告、VIP服務、出版和媒體合作是主要來源。自起點中文網在2003年開始實行VIP閱讀后,各大文學網站也開始VIP服務之旅。網站先會給出免費閱讀作品的三分之一,到關鍵之處或者故事的高潮就會需要付費閱讀,利用了讀者好奇與閱讀需求,讓很多讀者加入VIP閱讀中。VIP會員需要以2分錢每千字的消費閱讀,一些網站實行以2元每本書的消費閱讀,在市場上賣30元的書,在網上2元就可以閱讀;紅袖添香網站實行VIP會員閱讀外,還有更優惠的包月庫閱讀,大多是網絡言情小說,使網站擁有一定的讀者。實行收費閱讀后,各大網站的收費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網上信用卡支付、網上銀行支付、手機充值、云網在線購買或購買卡點等。
作為網絡文學的網絡小說的消費市場也一樣擁有了龐大而多種樣式的利益來源,消費一般以讀者的點擊率為依據,2003年以前網絡文學大都是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網民訪問網絡文學網站,而在市場經濟的驅使下,一方面為了維持網站運行、支付作者和員工薪酬,另一方面一些商業群體看出了商機,也投身到網絡小說的“淘金大軍”中,使網絡小說越來越市場化、商業化。網絡文學作者為了迎合讀者的閱讀需求,轉變寫作風格,正是為了適應網絡小說消費的市場需要。
當前網絡文學特別是網絡小說市場正處于用戶快速增長期,不斷涌入的新用戶需要運營商提供更切合需求的內容和服務,細分用戶市場再進行差異化營銷,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根據網絡文學調查報告數據,CNNIC分析發現,不同類型的網絡文學用戶群體,其對網絡文學的閱讀習慣、消費習慣和主觀認知均有不同。以文學類型偏好為例,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用戶,其對網絡文學題材的偏好差異較為明顯,如果運營商針對細分用戶的偏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學作品推廣及創作類型引導,將對解決文學內容同質化的問題有很大幫助。此外,對于網絡文學的版權營銷,針對不同用戶也應有不同的營銷方式,而女性用戶更熱衷網絡言情小說改編影視劇。
二、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
在市場化程度不斷深入和消費主義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網絡小說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通過對主要網絡文學網站的相關數據調查,結合網絡文學的讀者與消費情況,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展望網絡文學的發展前景。
(一)超文本樣式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先進技術不斷被應用到文學創作、文學欣賞和文學作品傳播之中,這將全面突破傳統的文字寫作與閱讀方式。例如,當某人物在小說中出現時,我們可以鏈接到人物的肖像;當文章回憶某段故事情節時,我們可以欣賞到這一段回憶視頻;當提到某段音樂時,可以通過電腦進行播放這段音樂。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文學的發展將突破了紙張平面的限制,出現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得力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日漸普及,“網絡原創文學得到了越來越多讀者的支持,富有創意的作品和優秀的寫手不斷涌現,呈現出一片令人難以置信的繁榮景象。”①在這一發展形勢下,網絡文學的姿態將會變得千奇百怪,但是文字永遠是文學創造和閱讀的基礎,小說創作的基本手法和技巧還會得到繼承與發揚。隨著更多的傳統作家加入網絡小說創作的隊伍,將會提高網絡小說的層次與質量。endprint
(二)網絡小說將會占據網絡文學的主導地位
由于網絡小說的創作自由化和閱讀快餐化,使得網絡小說從創作、傳播到欣賞都與傳統小說截然不同,它必將打破了傳統小說的運行機制,跳出傳統小說在發表、出版等方面的種種束縛,使小說發展獲得了新的自由。網絡小說的創作主體是廣大網民,但不可能是全體網民,因為進行網絡文學創作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和網絡技術,而具有這兩方面能力的人將會在網絡文學創作方面逐步樹立新的權威。
隨著網絡小說的閱讀越來越便捷,其擺脫了傳統小說的笨重,網絡小說將逐漸取代紙質小說,互聯網將成為小說的閱讀平臺。作為小說的主要讀者群體,青年學生特別是女性讀者,她們更青睞于通過在互聯網上閱讀。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文學的手機用戶占了整個網絡文學讀者的將近70%,說明了絕大多數的讀者是通過手機來閱讀的。通過對新華書店及各大書店的調查發現,小說類中小說的書籍較少,而上架的小說大都是在網絡文學網站上點擊率最高的網絡言情小說。著名作家、媒體評論人李鲆表示,一部網絡小說只要有超高的點擊率,便會有出版商前去淘金。出版商面對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則采用先下手為強的態度,因為它們將出版商的風險大大降低了。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完美職業之我是億萬富翁》《官場情人》等等。然而在對書店的銷售負責人訪談中發現,雖然大多數言情小說是在互聯網點擊率最高的,但出版成書后卻很少受到青年讀者的喜好。通過對中學生的調查得出的原因一是價格高,單價普遍在20元以上,對于沒有經濟收入的中學生來說,確實難以承受。其二是攜帶不方便,大多數的中學生的閱讀時間是課余休息時間或是睡覺前。調查中發現,看言情小說的讀者有超過四成是在睡前半個鐘甚至更長時間看的。其三是書店的小說新書更新慢,種類少,而互聯網的小說種類齊全,更新快,而且通過博客可以和作者、讀者交流閱讀心得。讀者群體的喜愛度,出版商的利益,文本小說的缺陷,使得網絡小說以其自由化、快餐化、便捷化的優點逐漸占據網絡文學的主導地位。
(三)網絡文學逐漸由互聯網搬到熒屏上
與傳統文學作品相比,網絡文學作品更符合時下觀眾的口味,更加貼近生活,能夠引發觀眾共鳴。近年來熱播的多部影視劇如《最美的時光》《失戀33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都是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向網絡小說購買版權已經成為一種大的行業趨勢。
據盛大文學行業合作部的不完全統計,2011年1月到9月,盛大文學已經有近50部小說影視改編權被售出,其中已經或即將改編成影視劇的作品有30部。2012年,盛大文學售出影視及游戲改編版權作品上百部,其中,現代都市類、古代言情類、軍事類三大題材的作品位列前三位,歷史類、玄幻類作品分別排行第四、五位。此外,國內主攻言情的文學策劃機構“記憶坊”透露,目前其旗下也有近20部作品完成版權銷售。
隨著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后實現了較大盈利,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親睞原創熱門網絡小說。但由于總局對電視劇拍攝和播出的限制,在互聯網上盛行的耽美同人、玄幻奇幻類小說的改編基本上無人問津。而作為言情小說中的一大類別,校園類題材雖然在播出上沒有嚴格限制,但由于劇情規定校園內不能談戀愛,導致大量影視公司對校園題材望而卻步,以至于校園類網絡小說在改編權銷售上也成為禁區。在之后的時間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年學生作為網絡小說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的思想進一步走向成熟化,互聯網的文本網絡言情小說已滿足不了心理、精神上的需求,他們更多的是追求視覺上的效果。青年學生的視覺需求,將會促使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對網絡言情小說改編成影視劇。
網絡文學發展環境的逐步完善取決于兩個原因:
一方面版權保護力度加大,促進網絡小說的健康發展。三中全會政策條文強調對知識產權及版權的保護,加大打擊網絡文學盜版力度,有利于提升正版網絡文學企業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大眾對網絡文學的認可,特別是青年學生對網絡小說的偏好,提升了網絡小說的價值,進而提升網絡小說的盈利能力,盈利方式從早期的用戶付費、線下出版,進一步擴展到動漫、影視等行業。
三、結語
總之,網絡文學的讀者和網絡文學的消費模式與傳統紙媒文學相比有著較大的區別。網絡文學讀者的獨特特性促使著網絡文學的消費模式產生,而網絡文學新穎的消費模式也引導者更多的讀者走進網絡文學。
盡管網絡文學本身的質量、其讀者和消費都還有著自身的缺陷,但是它孕育著新生事物發展所蘊含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其未來的繁榮壯大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雖然網絡文學的收到各種各樣的指責與批評,但是其發展前景依舊是光明的。
正如學者馬季所說的那樣,極有可能是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兩者的對抗與互補。②網絡文學為當代文學的轉型提供了可能性,推動了文學的產業化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經濟價值。
注釋:
①馬龍潛.新世紀的網絡原創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2-7-17.
②馬季.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兩者的對抗與互補[ED/OL].http://jimmijun.blog.163.com/blog/static/11599808720124259450313/2012-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