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戲曲用樂器 戲曲天地 PHPWind
高愛玲
【摘 要】琵琶在戲劇伴奏中的應用從幾十年前才開始,但其在戲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結合琵琶伴奏戲曲的實例,研究探討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以期推動琵琶演奏在戲劇中的發展與創新。
【關鍵詞】琵琶;戲劇伴奏;運用
中圖分類號:J63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7-0068-01
一、作為托腔保調的應用
在戲曲中,伴奏的主要意義是伴奏唱腔。琵琶既能獨奏,也能伴奏,能夠以各種形式出現,有時用托腔功能同步演員的唱腔,有時伴奏不與唱腔同步,而是在唱腔的間隙運用復雜的伴奏技巧以副弦的方法托腔保調,在唱腔伴奏中,琵琶經常以最小的演奏時間,取得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以豫劇現代戲《風雨故園》為例,演員起唱,琵琶時有時無地輕彈,跟隨演員的唱腔旋律,托腔保調,烘托感情,但在“二八”過門中,琵琶又以右手重力度揉搓,左手的彈撥、輪指等技巧,達到了強烈的顫音效果,攝人心魄,催人淚下。在朱安從對生活充滿希望到幻想被徹底擊碎這一段中,琵琶很好地烘托出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當演員用歡快的唱腔表達人物的心理,琵琶以打節伴奏的手法,注重音頭和音尾的節奏變化,使唱段更加流暢;當演員所表現的角色無限悲痛時,琵琶以渾厚的音色使唱段更加沉重。
對于琵琶演奏員來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戲劇的創新,任務也越來越艱巨。根據多年的伴奏經驗,總結得出,在戲劇中,尤其在現代戲中伴奏要多學、多聽、多看、多想,對琵琶重新定位。有分譜時,要求演奏員不但要伴奏好情感豐富、有分譜的唱腔部分,還要演奏好表現各種思想情緒、場景畫面和各種演奏形式的配樂部分。但是在地方基層劇團,并非每個劇目都有專門的配樂老師作分譜。演奏員面對無分譜時,首先要熟悉曲譜,看每段唱腔的調式、旋律和節奏;其次還要了解唱腔的風格和內涵等,將唱腔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托腔保調。除此之外,琵琶作為伴奏樂器,要在唱腔部分突出“伴”字,展現伴奏的作用。
二、作為和諧伴奏的應用
首先,琵琶作為伴奏,并非獨奏,要隨唱段感情強弱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因為琵琶獨特的音質和表現力而忽視了伴奏,更不能在伴奏中喧賓奪主,搶奪唱腔的主體地位,那樣不但達不到應有的藝術效果,反而會起到破壞藝術的作用,會讓觀眾聽著反感。其次,樂隊伴奏主要以四大件為主,即板胡、琵琶、二胡、笙,琵琶只是伴奏樂器中的一種。在劇目表演時,不僅要與唱腔緊密結合,還要與其他樂器配合,該出現時一定出現,不該出現時一定不要出現,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演出效果,才能讓觀眾聽著舒暢。例如,在豫劇傳統劇目《秦香蓮抱琵琶》中,秦香蓮扮作賣唱婦在駙馬壽宴上訴說身世這一段,唱腔運用了【非板】【慢板】【二八板】等,此段唱腔,琵琶充當了和板胡一樣的作用,當唱到“離城十里,陳家莊”和下一句中間的小過門時,其他的樂器全部停止,只用琵琶獨自演奏過門,取得了超強的音樂效果,產生一種不動聲色的共鳴,展現了琵琶與唱腔、琵琶與其他樂器之間和諧的配合。
琵琶演奏者在演奏劇目時,要以演員為中心,但也不能妄自菲薄,看輕伴奏的作用。只有演員與演奏者和諧進行,才能表達出戲劇的靈魂和感情。這就要求琵琶演奏者必須承認伴奏在劇目中的配角地位,還要認真、積極地配合演員的演出,和諧、完整地演繹劇目。
三、作為情感表達的應用
琵琶的音調、音色、節奏多變,音質獨特,既能展現“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邁,也能表現“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的輕盈。在戲曲中,琵琶不同的演奏技巧表達出的情感不盡相同,演員的唱、念等離不開樂隊的配合,各種情感的表達也離不開伴奏的渲染,琵琶往往發揮著主要的作用,演奏者可以調節琵琶曲調的變化,細膩地表達人物的心理,襯托演員的腔調,將人物生動傳神地演繹出來,讓觀眾體會當中的情感,感受劇情氛圍。例如,在現代戲《坎子山的脊梁》中,隨著音樂切分音的出現,琵琶以挑輪、彈輪的演奏技巧演奏,展現了一些人為了理想而艱苦奮斗的決心,情感十分堅定。
琵琶以其獨特的表現力,在戲劇中征服觀眾,雖作為伴奏,但在情感表達、氣氛渲染上十分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演奏時,琵琶演奏者除了技巧表現,還要體會人物情感和環境氛圍,帶著情緒演奏樂器,才能將情感融入到伴奏中,與唱腔所表達的情感合二為一,傳達給觀眾。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戲劇中引進琵琶使得戲劇伴奏煥然一新,琵琶使戲劇音樂旋律層次清晰,托腔保調,表達人物情感,烘托劇情氛圍。研究探討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對促進其發展尤為必要。
參考文獻:
[1]袁群.琵琶在戲曲伴奏中的和諧意識[J].青年文學家.2013,(7):172
[2]黨寧.大珠小珠落玉盤——談琵琶的技巧如何在戲曲伴奏中發揮作用[J].戲劇之家,2014,(14):76
[2]劉麗丹.淺談琵琶伴奏與戲曲表演的和諧[J].中國戲劇,2014,(8):74-75
[4]何祉誼.琵琶演奏在戲曲中的運用及藝術魅力[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