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醫院"心血管學科建設"試點啟動簽約儀式-互聯網 健康中國大會...
賈振鑫
曲藝學科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之于曲藝發展的“關鍵”性作用顯而易見,說是曲藝生態建設的“命門”也不過分。其重要意義不僅在于爭取曲藝高等教育政策的認可,確立曲藝學科法律地位,推動曲藝高等教育的全面實施,實現曲藝人才的專業化、綜合化、高層次的規模化培養,促使曲藝理論研究水平乃至綜合實力的提升,還在于曲藝學科建設是曲藝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機組成,營造良好曲藝生存環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
“曲藝生態是對曲藝藝術發展的環境氛圍和現實生存狀態的反映,是由曲藝作品、創演者、消費者、傳播媒介等方面要素有機構成的綜合體現。” 而滿足健康曲藝生態的概念,一是曲藝藝術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持續創新發展的能力,能夠根據生態環境的變化及時地做出調整;二是要建設適合曲藝發展的生態環境,保持創作、演出、傳播接受渠道的通暢。由此,曲藝與生態環境各要素之間可以實現相互適應的良性互動,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格局。當今的曲藝生態,曲藝的創新能力與觀眾的審美需求之間、曲藝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之間、曲藝藝術優勢弱化與現代傳媒強化之間、曲藝人才的社會需求與培養短板之間存在嚴重的矛盾,以及與此相關的曲藝創作乏力、理論研究與實踐的脫節、評論的滯后、觀眾萎縮等各種現象,都影響了健康曲藝生態的形成。而上述矛盾與問題出現的原因,看似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大機器生產的普及、多元文化競爭格局的形成以及人們藝術欣賞習慣的改變,導致了曲藝對時代的種種不適應。實質上,曲藝學科建設的遲緩、曲藝高等教育的弱勢導致的曲藝高層次綜合人才匱乏,才是曲藝無法適應生態環境變化的根本。在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人才培養都已搭乘高等教育快車的背景下,曲藝人才培養的傳統拜師收徒模式顯然已經勢單力薄,培養的人才質量、數量都無法抗衡于現代高等教育系統化、規模化的優勢。可以說,曲藝高等教育的弱勢已經導致了曲藝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不力,不僅曲藝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無法取得曲藝學的相關學位,而且影響了曲藝高等教育優勢的全面發揮。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考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指揮棒的作用。中小學校為了升學率的需要,都是根據升學考試設置課程,即使教育改革要突出素質教育,從某種程度上還是無法改變學校的這種功利行為。曲藝除了個別“唱”的曲種在音樂課堂上蜻蜓點水的出現外,學生在學校是接觸不到曲藝的,而曲藝高等教育也沒有形成足夠的感召力讓學生為了升學學習曲藝,于是目前的曲藝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生源基礎較差的現象,有些甚至是零基礎。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中,“曲藝表演”于表演藝術之中榜上有名,現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現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的曲藝系、北京戲曲職業學院等職業院校的曲藝系,都在培養曲藝的職業人才。如何借助這一政策優勢,充分利用曲藝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宣傳曲藝,提升曲藝在青年人中的影響,增加學生們報考曲藝專業的意愿,在推進曲藝學科建設過程中先行形成曲藝高等職業教育全面開花的局面,也是今后要面對的一個課題。目前曲藝從業人員組成結構是表演人才數量龐大,廣播電視及網絡等現代傳播媒體的專業曲藝編導,高水平的曲藝創作及理論研究人才,專業的曲藝編輯,演出策劃、導演、營銷人才等高素質綜合人才匱乏,高等職業教育只培養曲藝表演人才的做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曲藝創新對時代適應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普通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歷層次對于有著更高追求的學生吸引力尚有不足,對曲藝的引領示范作用不容易發揮。山東省《關于申報2016年“3+2”“3+4”職業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的通知》(魯教高處函〔2016〕3號)中,曲藝表演赫然在列,本科專業代碼130302,參考對應本科專業名稱:戲劇學。如果這種從中等專業教育到高等本科教育的七年一貫制培養模式能夠形成普遍化,在培養過程中加大綜合能力培養和知識架構豐富的通識教育內容,應是目前曲藝高層次人才培養可行的路徑之一,并且,一旦取得成功會對曲藝學科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加強曲藝從業者現代藝術工作者職業操守的塑造,行業習慣的培養需要高等教育。曲藝在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期內,藝人們都是抱著“以藝謀生”的念頭走上了曲藝從業者的道路。以藝術謀得生存,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當某些藝人的“逐利”心態被過于夸大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演出中的“三俗”現象、人才的流失等,都是過分追求經濟利益“惹的禍”。說來說去,是曲藝從業者缺少文化“信念”,沒有文化自信,缺少心懷天下的崇高理想境界所致,而這種狀況和高等教育的缺失不能說沒有關系。高等教育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提升文化境界。看待問題更為客觀,遇到棘手問題時能夠及時變通,對待事業具有堅守的執著。從這一方面看,曲藝高等教育不只是技能的培養,重要的是讓曲藝從業者浸淫于高等教育的文化熏陶,形成發展的思維、看待問題的科學視角,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培養適應生存的能力、愛國愛家的情懷。
曲藝理論研究迫切需要高校的積極參與。曲藝理論研究成果的積累是曲藝學科建設的重要選項,目前曲藝學在學科建設目錄中的缺失,是影響曲藝研究開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師是社會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曲藝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尚卻沒有發揮出來。即使在已開展曲藝高等教育的高校,由于技能型人才力量相對強大,涉及理論研究的人員仍然為數稀少,力量相對薄弱。而且,由于曲藝學科法律身份的缺失,曲藝成果在參與各種評比的過程中,填表申報的學科歸屬模糊,而大多時候的評委都是與曲藝沒有關聯的,致使曲藝研究者的積極性大有影響。要強調的是,目前學科交叉研究在學界已成趨勢,這對曲藝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懂曲藝還要有其他學科的學養背景,才能用科學理論解釋目前曲藝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現象,找到應對的方法,實現借船出海的目的。目前,曲藝與哲學相關的曲藝美學、與傳播學相關的曲藝傳播學、與生態學相關的曲藝生態學、與接受美學相關的曲藝接受學、與管理學相關的曲藝管理學、與教育學相關的曲藝教育學等研究成果,都需要雙重甚至多重的學科背景才能完成。而完成這些曲藝學術研究任務,我們要借助高校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載體功能,借助高校教育系統化、規模化的優勢培養曲藝的理論人才,更需要借助高校科研平臺取得研究突破。endprint
曲藝高等教育是曲藝生態環境建設的迫切需要。推動曲藝學科建設的最終目的,從形式上是獲得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從政策上的認可,從而培養出名副其實的曲藝學學士、碩士、博士服務于曲藝的發展;從曲藝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而言曲藝學科建設的意義則要更為豐富。當代國民教育廣泛普及,人民文化素質水平迅速攀升,曲藝必然要實現與之同步,甚至要有一定程度的引領。試想一個文化水平淺顯的曲藝表演者,又怎么會用曲藝“勸人方”去打動滿腹經綸的現代觀眾。在普通高等教育漸為普及,接受高等教育者已經成為社會主體的時候,具有30萬從業人員的曲藝卻無法取得高等教育的合法身份,將意味著曲藝從業者無法進入社會主流,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勢必會影響曲藝從業者的積極性,影響后來者從事曲藝的信心。更為嚴重的是,曲藝和其他姊妹藝術高等教育普及的距離越來越大,則會打破整個藝術生態的平衡,使得深受人民喜愛的曲藝處于永遠的弱勢地位,成為人們眼中想愛而不敢愛的雞肋,失去社會對曲藝關注與支持的力量。
目前,全國已有幾十所高等院校開展曲藝學歷教育或通識教育,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現代曲藝高等教育的弱勢與擁有四百多個曲種的龐大藝術體系、與社會對曲藝的關注度以及社會對曲藝學歷人才的需求等都不相匹配,仍然制約著曲藝學術研究的開展、高層次綜合人才的培養及曲藝事業的整體發展。現在,中國曲藝家協會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以推進曲藝學科建設為重要工作抓手,在平穩有序的推進中已取得豐碩成果。全國曲藝高等教育峰會至今已舉辦三屆,凝聚了全國高等曲藝教育的重要力量,并在首屆峰會上成立了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聯盟,向全社會發出了設立曲藝學科的倡議。中國曲協與遼寧科技大學共同開發編寫的高等教育曲藝類本科專業教材《中國曲藝發展簡史》《中華曲藝圖書內容概覽》《中華曲藝圖書資料名錄》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余《中國曲藝藝術概論》《相聲表演藝術》《評書表演藝術》等教材全部進入編撰階段,有的已經完成初稿。曲藝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的問世,對統一曲藝學術話語,改變業界對待同一問題自說自話的現象,有著非同尋常的科學意義。此外,中國曲協主席姜昆在全國政協會議上連續三年提出設立曲藝學科的提案,在贏得社會廣泛支持的同時,得到了文化部和教育部的積極回應。相信通過一系列持之以恒的努力,曲藝學科建設定會修得正果,取得國家教育部門政策的全面認可。
總之,曲藝學科建設已然成為健康曲藝生態亟待突破的瓶頸。面對曲藝高等教育弱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唯有曲藝學科建設的推進與補足才能解決。雖然創作、表演、理論研究、培養觀眾等都是保持健康曲藝生態的重要選項,但都是只能解決其中的個別問題,而關乎曲藝發展全局的問題,唯有依賴曲藝高等教育解決曲藝生產力中人才的因素,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各個方面的短板,贏得生態環境的全面向好。如果說我們曾經延誤過曲藝學科建設的時機,那么現在已經到了時不我待的關鍵時刻,必須要以曲藝繁榮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凝神聚力在中國曲協及相關部門大力推進這一偉大事業的征程中,發揮各自優勢積極貢獻能量,夯實曲藝學科的基礎,爭取使曲藝作為一門學科得到各界廣泛認可。
注釋:
①董耀鵬:《關于曲藝學科建設和學術批評若干問題的思考》,《中國文藝評論》,2015年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