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革命話語下的左權戲劇

      音樂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月30日 22:35

      傳部組織劇團赴左權送戲下鄉 文化... 晚,一場特別的戲曲演出在革命老...

      王文婷

      摘 要:抗日戰爭期為宣傳革命,動員群眾更好地為抗戰、生產和各項中心工作服務,中國共產黨在各根據地開展戲劇改良運動。山西省左權縣號稱“山西民間藝術之鄉”,1937年抗戰爆發后左權戲劇從劇團成立到發展、再到劇團人員內部組織分工以及對劇本的改造與編排逐步發生著變化,在此過程中戲劇逐漸由娛樂大眾上升為一種政治宣傳,同時也在革命與社會之間實現了有機互動。

      關鍵詞:抗日戰爭時期;左權縣;戲劇;劇團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065-02

      抗戰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極不穩定,于是作為文化藝術的戲劇便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余情感流露的精神寄托,成為一種娛樂大眾的方式。抗戰爆發后山西各根據地開始進行戲劇改良運動,左權戲劇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文藝形式,為響應上級號召、適應戰爭形勢需要,一批新的文藝工作者和當地的文藝工作者、愛好者以及當地的群眾共同對戲劇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抗戰宣傳的有力思想武器。

      一、左權劇團的創立及發展

      擁有“山西民間藝術之鄉”之稱的左權縣在很久以前就有表演戲劇的傳統,“早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縣境各地已經常演出晉劇。①1937年抗戰爆發,八路軍部隊進駐遼縣,接踵而至的還有一批優秀的抗日干部、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他們和當地群眾一起,在抗日政府的支持下共同幫助左權縣成立農村劇團。“據資料記載,縣內60%~70%的村莊建有各種演出團體(包括小花戲演出隊),其中較大的有下莊、芹泉、桐峪、堡則、馬家拐、趙家莊、前上峧等村劇團。”②“1938年縣內第一個專業劇團——遼縣民族革命動員委員會先鋒劇團成立,以多種文藝形式宣傳抗日,發動群眾;1942年冬因災荒而停辦。③隨著專業劇團的停演,農村劇團也面臨著解散的威脅,再加上缺乏政府相應的鼓勵與支持,劇團演出的經費絕大部分是由劇團內部成員自己解決,政府的供給制度不健全,政策流于形式,劇團的發展也因此受阻。

      左權劇團正式建成是在七七宣傳隊的基礎上成立的。1944年,左權縣在知識分子的領導下成立了七七宣傳隊,當時“有十七個高級小學教員組織臨時宣傳隊,下去演唱劇、歌劇和話報,大家說這就是以實際體驗為工農兵服務的時候,四十天中出演三十多次,生病的人有十二三個,但是他們總要帶病出演。④五十多天里出遍了全縣三十多個村莊,到處受到群眾的歡迎。”⑤在七七宣傳隊的宣傳和影響下,農村劇團又重新活躍于農村和城街巷尾的各個角落,在宣傳左權縣抗日政府的方針政策、開展文化教育以及推動全縣人民進行大生產運功和迎接抗日大反攻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正如魏宏運所說:“農村劇于抗戰時期在敵后獨樹一幟,它團結教育群眾,堅持抗戰,也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其作用是難以估計的”。⑥在七七宣傳隊的基礎上,“左權劇團就在1944年9月18日正式成立了,臨時宣傳隊可以說是這個劇團的前身。”⑦

      關于劇團的發展,左權縣政府就劇團在前期組織分工不具體,劇目方向模糊以及制度不健全等作出了一個相應的計劃:“在明年就貫徹整風學習內容,主要的是內部團結與為工農兵服務的問題。元宵節后要組織全縣文化娛樂大競賽,擇選模范并成立劇場組織,經常幫助農村劇團活動,調查了解農村現實材料,隨時編成劇本。出演時要結合各時期中心工作即時編演一些小型的宣傳形式,馬上出演,要起宣傳隊的作用。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演員人數至三十五、六人,主要吸收農村里社會經驗較廣的人。總結起來說就是加強劇團建設,加強內部團結,生產上自給自足的計劃。⑧

      總體而言,左權劇團正在朝著民族化、大眾化和戰斗化的方向上發展,其在組織管理方面也日益趨于完善,對培育社會認同、團結教育群眾、宣傳抗日政策與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等方面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劇團人員的構成與組織分工

      一部戲曲能不能演好,取決于這個戲劇的“魂”,即表演戲劇的關鍵人物。在傳統社會,戲曲藝人往往處在社會的底層,為統治者所不齒,直到近代以來,藝人的地位才有所改變,但是在政治上仍然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戲劇作為人民大眾精神的寄托,越來越受到群眾的歡迎和喜愛。處在核心地位的戲劇工作者作為人們思想和靈魂的塑造師,在宣傳抗日政策、加強軍民團結和提高人們斗爭熱情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1937年隨著遼縣縣政府的建立,戲曲藝人開始日益得到重視,政治地位也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八路軍的指導和扶持下,左權縣的劇團開始迅速建立起來。

      關于劇團人員的構成,演員多集中在青壯年之間,老藝人缺乏,沒有熟練的指導者。同時在角色分配上比較單一,演出的范圍僅僅集中在小區域內部,并沒有得到廣泛傳播,自然也就起不到廣泛的政治宣傳作用。隨著左權縣抗日政府的建立,一大批優秀的抗日干部、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們也來到這里,他們普遍具有文化知識,且其中好多人還是專業的戲劇表演者。1942年5月,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改變了無數文藝工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也為左權縣的文藝發展指明了方向、培養了人才力量。在這些新人才的熱心指導和幫助下,左權縣的大小劇團如雨后春筍般地創建起來。

      在左權劇團的組織分工上,左權劇團后來進行過一次大選舉,并設置有保管借貸股、布置股、音樂股和化妝股等,在生活上還設置了生活大隊長和總務主任等,這樣劇團人員在組織上有了明確分工,開展起戲劇工作也就更加方便、同時也更易于調動大家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此外劇團還進行整風學習,開生活檢討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促團結比進步,反對自由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有些人反省的很好,第一期學習總結時表揚了王育文、李天定、申輝軍三個反省模范,從此大家就很少鬧意見。另外,每五天或十天要定一個課程表,各組討論通過后,就按照課程表進行,每一期都要討論總結,趙懷義同志每次都是模范,大家就把這些模范的人記在功勞薄上。⑨

      總之在這一時期,劇團人員不論從組織分工上還是從生活和學習上都取得極大的進步,分期進行開會總結,成立學習小組并表揚模范,不僅為劇團內部樹立了榜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思想覺悟,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劇組團結,推動左權戲劇的繁榮和發展。endprint

      三 、劇本的改造與編排

      戲曲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娛樂大眾是首要,但是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其凸顯的政治宣傳和教育意義就更為明朗。劇本是戲曲的核心內容,本身所包含的故事情節、是非標準對于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普及歷史文化知識、激發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抗戰熱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對舊劇本進行改造,同時努力創造新劇本就成為這一時期左權縣戲劇工作的首要任務。

      傳統戲劇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帶有很多落后的和封建的思想成份,淫詞俗曲和封建迷信自然不能適應革命形勢下抗日戰爭的需要,但也不能對舊戲劇中所包含的積極的優秀的成份視而不見,因此對于舊戲劇,文藝工作者們應該努力做到有所保留,取其精華,推陳出新,同時還要積極地創作新劇本。1944年左權劇團正式成立后,為適應革命形勢所需,對群眾起到應有的政治宣傳和教化作用,左權縣戲劇審查委員會首先就針對舊劇本中一些封建迷信和淫詞俗曲進行改造,如在《撿柴》中,“主要人物是乳娘、大姐、相公,這幕劇初步表現出社會男女青年在愛情上的關聯、在道途相見的一段談話,演出起到調解情緒的作用,初步改進的意見是內容一律去掉,在動作上不眉來眼去。審核意見是這幕劇不能表現自由戀愛,如乳娘口中的語句多太野蠻、不文明,相公大姐的表情亦太庸俗,并帶有流氓語氣,必須更改語句表情才能再出演。”⑩當然其中也不乏對傳統劇目中優秀的、積極的成份進行表彰,如“在《武家坡》中,主要人物是王寶釧、王相國,講述了王寶釧自愿嫁于貧人薛平貴,平貴早西征,十八年吃糠燕菜等平貴還,說明了守節的問題。審查意見是這幕劇主要可起丈夫不在家婦女可以勤儉勞動,等待平貴西征還,這劇現在還有其一定的作用。11”這樣傳統劇本經過嚴格的審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既使舊戲逐漸步入正軌,同時也為左權縣戲劇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在大力改造傳統劇目的同時,左權縣文藝工作者也在從事著新劇本的創作。由于人民群眾是戲劇演出的主體,同時也是戲劇演出的對象,戲劇創作的題材來源于人民群眾,同時也反映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只有創作為人民群眾所了解和熟悉的內容,戲劇才能贏得群眾的歡迎,起到宣傳與鼓舞的效果。于是左權劇團的舊藝人開始在政府干部和一些新的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下從實際情況出發,深入群眾,體驗生活,廣納意見,編寫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如《土林背》,這個劇的創作就是經過一次實驗調查,“劇團要準備,在縣勞動英雄大會上出演中年好故事!特派老路、束玉、天定、全金忠四人在大雨淋之中到土林背去調查材料,就這十多次的討論修改才編成了“土林背”本劇。12還有一幕劇是在1944年九一八大會上表演的《小二黑結婚》,經過修改,歡迎者七十人,大家說的以前看過十來回小二黑結婚!數這一回演的好!13這樣左權劇團的名氣就傳開了,同時也贏得群眾的喜愛。

      群眾是戲劇演出的直接對象,一個戲劇演出的好壞與否絕大部分取決于群眾的反映程度。因此說左權戲劇要想獲得長久的、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扎根于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時還應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唯有如此左權戲劇才能越演越好、劇團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四、結語

      在抗日戰爭時期 ,文藝服務于政治,左權戲劇作為一種傳統藝術理所應當地成為被改造的對象。左權劇團從1944年在抗日政府和八路軍的幫助下成立,經過不斷地發展,日趨完善;劇團人員在構成和組織分工上更加具體,從而增強了劇組的內聚力,同時也使戲曲藝人的身份和地位隨著抗日政府對戲劇的日益重視得到了提升。通過對傳統戲劇進行改造和審查,左權縣的新劇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向群眾傳達了政府的抗日政策和根據地的政治工作,成為一種為抗日宣傳的有力思想武器,正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說:“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沒有比紅軍劇社更有力的宣傳武器了,也沒有更巧妙的武器了。”14左權戲劇在宣傳中共的政策、動員群眾參軍、激發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抗戰熱情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注釋:

      ①左權縣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6.

      ②左權縣文化志編纂委員會,王保牛.左權縣文化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08):154.

      ③左權縣文化志編纂委員會,王保牛.左權縣文化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08):154.

      ④左權劇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6.

      ⑤左權縣劇團一九四四年工作總結報告.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3.

      ⑥南開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編.近代中國社會、政治與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18.

      ⑦左權縣劇團一九四四年工作總結報告.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3.

      ⑧左權縣劇團一九四四年工作總結報告.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3.

      ⑨左權劇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6.

      ⑩左權縣戲劇審查委員會《左權縣戲劇審查登記表》.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7.

      11左權縣戲劇審查委員會《左權縣戲劇審查登記表》.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7.

      12左權劇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6.

      13左權劇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山西省檔案館藏.卷宗號:A-166-1-37-6.

      14南開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編:《近代中國社會、政治與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14.endprint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劇團 左權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a级毛片|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大学生毛片a左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亚洲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第八页|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日本制服丝袜在线|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欧美一级www|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日本高清天码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频高清| 学长在下面撞我写着作业l|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啪啪|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h网站|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上课公然调教h|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香蕉视频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