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第五屆花鼓戲匯演現場.片來源:益陽文明網-益陽市第五屆...
宋和明
【摘 要】益陽胡花鼓戲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推動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自身具備較強的藝術風格及表演特征,成為當地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受益陽地區人們的喜愛。本文主要是對益陽花鼓戲的藝術風格及表演特征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研究結果,為傳統戲曲貢獻出微薄力量。
【關鍵詞】益陽;花鼓戲;藝術風格;表演特征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052-01
一、益陽花鼓戲的藝術風格
(一)取材的藝術風格。益陽花鼓戲的取材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民間故事。花鼓戲的內容是對民間故事的展現和述說,將民間故事通過加工和處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融入到花鼓戲表演中。二是普通人物形象。益陽花鼓中主要以喜劇人物為主,例如神仙姐姐、三伢子及小干妹等,雖然都是平凡的人,但是通過表演,展現出了不平凡的特點,人們能夠透過人物看到自己。這些人特點較為鮮明,并且蘊含各種舞蹈動作,運用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了花鼓戲的藝術風格。[1]
(二)語言的藝術風格。益陽花鼓戲自身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運用了大量的方言,給人們帶來親切感,是當地文化的集中體現。益陽花鼓戲的語言由六種形態構成,主要包括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入聲。首先,舞臺用語的地域性。例如,普通詞匯中的“很甜”,在益陽花鼓表演中說成“沁甜滴”,語言方面產生的差異,是經過長期發展產生的。其次,構詞法的地域性。在益陽話中,通常是在構詞后面加一個“的”,例如,“噴香的”代表很香的意思。
(三)唱腔的藝術風格。花鼓戲的唱腔來源于民歌結構,所涉及的曲調較多,主要包括民歌小調、打鑼腔、川調等,音樂結構以稍快和輕松活潑為主,用嗩吶、鑼鼓和二胡進行伴奏。首先,唱腔設計獨特。主要是運用曲調連綴形式,音樂具有輕松活潑等特點,節奏變化多樣。通過板式之間的不斷變化和曲牌之間的連綴,完成了節奏的復雜多變,展現出旋律的輕松。其次,結構具有本土性。益陽花鼓主要是描述益陽地區人民的日常生活,取材均來自于生活,采用宮商角徽羽,商音具有輔助式作用,徽能夠實現色彩性的變音。不同地區的唱腔藝術風格存在著很多差異,唱腔呈現出跳進式特點。
二、益陽花鼓戲的表演特征
(一)表演的視覺特征。首先,花鼓演員具有較強的藝術表演能力,表演內容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勞動過程,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形象化及舞臺化,最終形成一種固定式的表演模式,表演動作主要包括卷袖、洗碗、端茶及擦汗等,要求表演人員要掌握走位、手勢及眼神特點,展現出落落大方和動作輕柔之感。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及幽默的語言風格,是對百姓夢想及快樂的詮釋。其次,花鼓演員的特殊妝容。丑角在鼻頭上畫一塊“白豆腐塊兒”,穿一馬褲,胡須上卷,手拿紙扇,性格詼諧幽默,通過動作及表演,常常能引得人們哄堂大笑。化妝過程包括拍彩、拍紅、定妝、掃紅、元寶嘴和描眉眼幾種。[2]
(二)表演的聽覺特征。益陽花鼓帶給人良好的聽覺享受,展現出了花鼓戲的獨特藝術魅力。益陽花鼓戲主要是運用小腔灣,聽起來婉轉動聽,旋律節奏花式變化。益陽花鼓在演唱過程中還會加一些特殊的裝飾方法,主要包括氣振音、閃喉嚨、長顫音、倚音等,確保了曲調的豐富多彩。首先,旦、丑行腔。其中旦角主要集中在高聲區,旋律優美、流暢;丑角主要集中在低聲區,旋律悅耳動聽、協和。其次,伴奏樂器民族風味濃厚。主要是運用大筒、嗩吶、大鑼及笛子進行伴奏。隨著花鼓戲的改革和發展,銅管樂器也被逐漸使用到花鼓戲演奏中,給人們營造了良好的視聽盛宴。
(三)表演的表現特征。首先,夸張表現手法。幽默詼諧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大膽及夸張特點,共同構成了藝術形式。花鼓戲在解放前以正版正腔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花鼓戲的表現形式提出了更多要求,花鼓戲的表演形式逐漸發生變化,誕生了戲劇式表演形式。通過花鼓戲演員一系列詼諧幽默的表演,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故事情節的風趣幽默。通過對花鼓戲的表現情節進行巧妙安排,能夠達到吸引觀眾目光的目的,將生活中的熱門事件作為花鼓戲中的重要內容,確保了花鼓戲內容的豐富性,強化了人們的理解能力。[3]
益陽花鼓戲作為湖南花鼓戲中的重要一支,是在人們長期勞作下產生的。通過本文的研究,不僅了解到了花鼓戲的藝術風格及表演特征,并且了解到了益陽的傳統文化。花鼓戲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將越來越多的現代元素融入到表演中,完成了對表演的創新,獨具地區特色的方言、取材于當地的民間故事、獨特的唱腔共同構成益陽花鼓戲,吸引了大量的群眾。以其表演中的視覺特征、聽覺特征及表現特征,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哈利.論湖南花鼓戲的音樂特點及藝術風格[J].電影評介,2013,(07):106-108.
[2]馮凌燕.湖南花鼓戲音樂與李谷一演唱藝術風格的形成[J].民族音樂,2014,(02):20-23.
[3]韓慧慧.桐鄉花鼓戲及其傳承與保護問題探析[J].嘉興學院學報,2015,(02):37-41.
基金項目:益陽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2015年度立項課題,項目編號:2015YS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