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飛舞鋼琴譜
舒穎 張孟祎
摘要:《野蜂飛舞》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創作的風格詼諧的管弦樂曲,但由于它的炫技性和速度跑動的特點,被后人改編成各種樂器版的作品,它已脫離原歌劇,成為音樂會中經常演奏的通俗音樂。它有二胡版、鋼琴版、小提琴版、馬林巴版、手風琴版、小號版等,但只要當世人聽到野蜂飛舞這個名稱,就會讓人聯想到馬克西姆彈奏的鋼琴版《野蜂飛舞》。本文以拉赫瑪尼諾夫改編的《野蜂飛舞》作為主線,把全曲的難點一一列舉,一一講解,望對習琴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野蜂飛舞》 馬克西姆 難點 鋼琴 踏板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8-0007-02
一、《野蜂飛舞》故事背景
《野蜂飛舞》原名《Полет шмеля》,是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為歌劇《沙皇薩爾坦的故事》創作的管弦樂曲。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民間的三姐妹,老大和老二愛慕虛榮而且好吃懶做,什么重活累活都讓老三去做,而且還成天做白日夢,幻想成為皇后,可惜現實卻是沙皇薩爾坦娶了勤勞美麗的老三米利特利莎做他的皇后,她的兩個姐姐被安排在皇宮里做廚娘和織布工。她們倆嫉妒不已,決定伺機陷害,在米利特利莎待產期間,沙皇薩爾坦出征,兩個姐姐于是乎趁這次機會給薩爾坦寫信說到皇后生下了個怪物。薩爾坦信以為真,立即降旨將皇后和小皇子裝進木桶丟入大海。木桶被海浪帶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島嶼上,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王子長大成人,是個英俊勇敢的小伙子。有一天,空中一只兀鷹正襲擊一只天鵝,王子用弓箭射中兀鷹營救了天鵝,這時天鵝變成了美麗的姑娘,并向王子表示報恩,王子表述了自己的愿望,姑娘幫助王子變成野蜂去報仇,野蜂無情的追趕并痛蜇著王后的兩個姐姐(野蜂飛舞)。后來沙皇知道真相后后悔不已,派人需找,最后一家人大團圓。
二、鋼琴版《野蜂飛舞》
《野蜂飛舞》這首管弦樂曲是野蜂襲擊王后的兩個姐姐時的戲劇音樂,a小調,活潑的快板,樂曲以半音階為主,生動地描繪了野蜂圍繞并襲擊那兩個壞人的情景。此曲的旋律極快,后人改編為鋼琴、小提琴、二胡等樂器的演奏技巧。
鋼琴版的《野蜂飛舞》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最熟知的馬克西姆版,這個版本遵循了拉赫瑪尼諾夫改編的《野蜂飛舞》譜例,融入了管弦樂隊、電子音樂、芭蕾舞表演,帶一定的流行音樂風格。這個版本體現技巧難度系數不是很大,主要體現的是他很好地把這首古典樂曲和現代電子音樂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使所有不懂音樂的人都知道這首作品,讓人一聽到《野蜂飛舞》這個名字,就想到它和速度掛鉤,是世界上最快鋼琴曲之一。
另外一個版本就是Arcadi Volods版,是由俄羅斯鋼琴家Arcadi Volods改編并演奏,被譽為《野蜂飛舞》最快的版本,把前面半音階改成了兩手雙音和弦,大大增加了難度。中國著名鋼琴家王羽佳、郎朗也演奏過該版本。
三、彈奏解讀
本文以拉赫瑪尼諾夫改編的野蜂飛舞為主線,對該曲主要的幾個難點做了詳細的彈奏解讀。
全曲為ABA形式的三段體曲式結構,前八個小節左手做音頭,右手銜接,需要特別注意控制好右手銜接的第一個音,切不可突出。這一部分右手半音階下行為主,指法以432,3212,4321,4321為主,左手固定用2指彈跳,要有爆發力,作為拍點。
9-24小節左手部分,由于手的大小受限,往往不做和弦彈奏,但也不減少音,以免影響音響效果。我們把它改成波浪線奏法來演奏,但要求速度快、準,手能迅速收起。
右手部分以半音階為主,指法固定好,不要隨意變動,以便于記憶,黑白鍵以31指為主。
25-40小節是全曲的一個比較大的技巧點。首先就是兩手的交替部分25-28、33-36小節。
上述譜例要求手腕絕對放松,左右手單音交替部分建議用234指并攏一起彈奏,這樣能使力量集中,聲音飽滿。第二小節右手是九度,在練習這一部分時,先要保證練習多次八度雙音,以達到手掌開闊;其次就是要學會彈跳后立即收攏,達到一定手掌力度,這樣有助于快速時手掌的支撐力和手小者能夠不漏音的效果,但前提是以慢練為主。
31-32、39-40小節是兩手交叉反方向半音階練習,在左右手同步處我們用指法4321,21234來彈奏。
左手跨越部分不易彈平穩,常常比右手慢或不平均導致兩手不同步。在練習這一難點時先單獨練習左手,從慢至快練習數十遍之上,并用節拍器來穩定節奏的平穩,而后加入右手。在加入初期,我們可以4對4的練習,也就是為了保證同步性,我們彈成四個音一組,每四個音的尾音拖長,但是彈奏這四個音要快,找沖擊力。在兩手達到同步性后,加入右手前四個音和后三個音完成這兩小節,注意聆聽兩端往中部部分兩手是否整齊。很多人經過4對4練習后會改善很多,但穩定性不夠,左手跟不上右手,我們這時候要注意控制好力度,不可過重,并適當地利用手臂帶手腕的慣性推動拉起速度。另外身體的重心多借于左手,使它能夠來去自如,控制好速度與右手同步。
49-50小節左手八度雙音跳躍容易出現碰錯鍵,速度達不到。 首先要想解決這個難關,我們先要做到單獨一個一個的練習,每彈一個音手要收起來,把音彈得有爆發力;其次就是身體左傾,跟著音的位置走動,練習數十遍以上后,循序加速。但加速后不需把每個音都收起來,動作也要減小。
53-59小節左手是有規律的16分音符,
這一部分用2123的指法重音在2指上,要特別注意2指過度到1指控制好1指的力度。再就是13組相同的16分音符要保證平均,不要彈成附點節奏,可以利用2指劃小圈來取得平穩節奏。右手部分57-59的和弦易碰錯音,固定好指法,245,124的指法循環,貼鍵彈跳練習,把每個音抓穩后再彈起,慢練反復多次,
循序漸進,逐步加快練習以至熟能生巧。
63-81小節是主題再現部分,
比A段主題高八度演奏。這一部分的右手比主題難度系數要大一些,出現了兩個聲部,高音是做保持,指法受限,高音用5指做保持,低音用3212,1432,3212,1212,雙音同時出現時要做到整齊并突出高聲部,這就要求高聲部5指下鍵要比低聲 部深,控制好時值。
最后一個難點在87-88小節,這一部分的左手容易碰錯音,音色不集中,要想解決這一難點首先要固定好指法,左手用14,25指法循環,手腕左右轉動,貼鍵彈下反彈收起來,音色收在掌心,集中。眼睛看左手,右手背彈,把每一組音看準再彈。以慢練為主,循序漸進慢慢加速度,練至手指的觸感達到一定熟練程度,不再碰錯音,并能按原速完成才算解決。
全曲踏板部分用得不多,首先出現在開頭前八個小節的左手音頭,我們只需在左手音頭處給一下拍點式延音踏板,把氣氛帶起即可。9-24小節和63-82小節的主題以pp為主,這里需要長踩弱音踏板,可在漸強處適當放掉,以達到滿意的音響效果。全曲延音踏板用得最多的地方就屬25-40小節,這是描述黃蜂在痛蜇著王后的兩個姐姐的場景,這一段要求音響效果激烈,共鳴大,可以一小節換一次踏板。
全曲速度很快,是Presto極板,在練習該作品之前一定要做好開手的準備,可以練習24個大小調音階、琶音和和弦。哈農半音階和345指練習部分,使手指靈活度完全打開再開始野蜂飛舞的練習,不然會導致到后半部分再現處手指的疲憊,手臂的酸脹無法完成全曲的完整性。背譜方面要特別注意再現部分左手區別與A段主題,如果左手出錯常常會導致反復到A段主題而無法進行到結尾。
參考文獻:
[1]尹婷婷.鋼琴曲《野蜂飛舞》演奏方法初探[J].華章,2011,(02).
[2]夏賢智.音樂作品基本音樂形態的審美比較——以《野蜂飛舞》《蝴蝶》為例[J].大眾文藝,2010,(19).
[3]劉湜.鋼琴曲《野蜂飛舞》作品結構與特色[J].藝海,2015,(09).
[4]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外國鋼琴曲選(二)[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