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團拜會 快樂手風琴舞臺演出
林慶楠+韓丕國+陳一鳴
摘要:手風琴演奏是一種融合了技巧性、審美性的藝術表演形式,而演奏焦慮是影響手風琴舞臺表演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鑒于此,本研究從演奏經驗、技能水平、心理狀態、個性差異和客觀因素等方面探討了影響演奏者舞臺表演焦慮的具體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手風琴 舞臺表演焦慮 影響因素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9-0175-02
手風琴演奏是一種融合了技巧性、審美性的表演藝術。同時,手風琴舞臺表演具有“公開、競爭和一次性”的特點。表演者在舞臺上面對觀眾和聚焦的燈光時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相關研究顯示,幾乎每一位手風琴演奏者在臨場期或舞臺演奏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感,例如:臨場前的失眠、食欲不振以及演奏過程中心跳加速、手指僵硬、忘記樂譜,甚至表演后仍無法從精神緊張中抽離出來。這些焦慮癥狀給手風琴演奏者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導致很多手風琴演奏者發揮失常,舞臺表現質量大大降低。鑒于此,本研究擬以手風琴舞臺表演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舞臺表演焦慮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成因
造成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主觀(演奏經驗、技能水平等)和客觀兩方面的因素(燈光、環境、觀眾人數等)。
(一)演奏經驗方面的影響
表演環境對個體在手風琴表演中的焦慮水平具有極大的影響。如果個體在平時練習過程中較多采用自己彈奏、自我傾聽的方式,而非在真實情境或模擬情境中鍛煉提高自身演奏水平,當面對臺下觀眾的時候更容易受到觀眾目光等因素的影響,產生壓力,從而帶來表演焦慮水平的提升。而具有豐富的舞臺經驗的手風琴演奏者,則對表演環境具有較大的適應性,能夠在面對壓力情境時進行自我調節,從而降低焦慮水平,發揮自身的演奏水平。例如,耿飛指出,造成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因素有很多,而舞臺表演者的演奏經歷及演奏經驗太少,會對舞臺環境產生更多的不適應的心態,產生舞臺表演焦慮。南丁在研究中提出造成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最主要原因是演奏者對舞臺環境的不適應而產生的緊張、怯場的心理狀態。
(二)演奏技能水平方面的影響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個體的技能水平對手風琴演奏者舞臺表演焦慮帶來的影響。演奏者只有通過刻苦而科學的訓練,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對演奏作品做到熟練的掌握,不留任何演奏技術方面的“隱患”和“盲區”,才能在演奏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切實降低表演焦慮水平。例如,李麗在研究中指出,個體演奏技術不夠嫻熟,或者選擇表演的音樂作品技術高、難度大,表演者不能駕馭,或者準備時間不夠充分均會提高個體的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水平。馬儷儷在研究中也提出,手風琴的演奏技術是影響演奏焦慮的最主要前提,沒有扎實的演奏技術不會產生好的演奏效果。
(三)臨場心理狀態及調試能力方面的影響
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及過硬的技術水平是克服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必要條件,但絕非充分條件。熟練的舞臺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下仍然會存在“怯場”現象,這與表演者的臨場心理狀態及心理調適能力密切相關。很多研究者針對該影響因素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例如,毛建明在研究中提出,手風琴演奏者如果未能對表演過程的心理及注意力有理性的把握與掌控,不能夠將精力集中的“投情”到舞臺表演中,必將出現顧此失彼,影響音樂表現的質量,從而引發焦慮情緒。馬儷儷在研究中提出,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在演奏時信心不足,對舞臺表演的期望值過高,對曾有過的表演失敗經歷不能及時心理疏導等都會影響手風琴演奏者舞臺表演時的焦慮水平。
(四)個性差異方面的影響
面對相同的舞臺表演情境,不同手風琴演奏者的焦慮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主要與表演者個性方面的差異密切相關。首先,性格可能是影響個體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個體在進行舞臺表演時輕松自如,一直能夠超水平發揮,而有的個體則恰好相反,舞臺表演時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體驗,無法發揮平時訓練時的應有水平。另外,不同氣質類型的個體在面對手風琴舞臺表演情境時所產生的焦慮程度具有較大差異,總體來說多血質和膽汁質的焦慮程度較低,而另外兩種氣質類型個體的焦慮程度較高。閆梅在研究中提出,負面的自我主義、過高的舞臺表演動機等個性方面的因素也是造成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重要因素。
二、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克服策略
針對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存在的普遍性及對演出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克服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克服策略。總體來說,研究者針對這一領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通過體驗預演積累豐富的手風琴舞臺表演經驗
體驗預演也叫走臺,是正式表演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驟。通過體驗預演可以使演奏者盡可能體會臺下練習與登臺表演之間的不同,提前預知舞臺表演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系列問題并進行提前適應或調整。肖媛通過訪談發現,當演奏者穿上演出服,開啟燈光和音響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緊張焦慮而出現手心出汗、技術失誤、手指打滑等系列現象。然而,也正是這些失誤為他們的正式演出提供了適應和調整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多次預演的過程中增加舞臺經驗,為最終的成功表演提供了保障。何巍在研究中提出,降低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可以通過增加演出及走臺的次數,或者通過模擬舞臺加強場地適應性訓練等方式解決。
(二)通過勤奮而科學的練習提高手風琴演奏技能水平
在手風琴舞臺表演過程中,只有當演奏者對演奏的樂曲達到了高度熟練的程度,才不會因為擔心表演失敗產生緊張焦慮情緒,而這一狀態的達到離不開勤奮而科學的練習過程。王琭軒在研究中提出,演奏者在初期的學習中掌握好技能要領,加強樂譜的記憶,通過集中注意力盡早的背譜彈奏,對作品中的旋律、節奏及演奏的音色能夠完善的處理,對作品不斷的練習達到熟練,能夠降低演奏中帶來的精神緊張。姚富君在研究中以作品為例,提出演奏者提高對音樂作品的感知,拓展音樂意象的思路會更完美的發揮出演奏水平,提高舞臺表演水準,降低舞臺表演焦慮。
(三)通過培養過硬的心理素質保證良好的演奏心態
閆梅指出,如果演奏者能夠把觀眾看作自己的老師、同學或者朋友,便不會過于擔心演奏失誤,也不會肆意放大自己在演奏中出現的錯誤,從而能夠降低焦慮水平,放松的完成整個舞臺表演過程。由此可見,良好的心態對演出成功的重要作用。何巍在研究中提出,降低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可以通過提高自我認知、良性的心理暗示及放松訓練、提高應變能力等方式有效預防。王欣欣在研究中針對手風琴演奏緊張提出建議,指出在心理方面應當加強演奏者性格及意識的培養,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欲望是、提高個體應對舞臺焦慮時的心理調節能力等。
(四)通過自我心理調節的方式降低臨場時的焦慮程度
臨場前的自我心理調節是解除緊張焦慮情緒的有效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指對手風琴演奏者本人神經系統或者心理方面進行的調節。比如,在上場前通過內部語言暗示自己,“不用擔心,我已經練習的非常熟練”,或者通過想象使自己的心態像湖水一樣平靜。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方式有很多,而演奏者經常采用的主要有生理調節(例如,通過調節呼吸的頻率和深度達到放松的目的)、肌肉放松(例如通過平時訓練做到保持肘關節、大臂及手指肌肉處于緊張狀態的情況下盡量使其它部位的肌肉保持完全松弛的狀態)。已有研究表明,上述調節方式對于緩解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程度具有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玲.手風琴演奏中的緊張心理探究[J].大眾文藝,2016,(04):156.
[2]何薇.淺析手風琴演奏中怯場問題的克服[J].音舞百家,2007,(09):77-78.
[3]李麗.手風琴舞臺表演焦慮的描述性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4,(06):123-126.
[4]謝雁.關于手風琴演奏中的風箱問題[J].藝術百家,2007,(08):147-150.
[5]王欣欣.淺談手風琴演奏時的心理素質問題[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18):159-162.
[6]張曉波.手風琴演奏技能形成的心理分析[J].演奏演唱研究,1996,(02):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