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分析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12月07日 12:19

      贛南采茶戲傳統曲牌及唱腔的藝術特色 1

      張紅英

      【摘 要】采茶戲是江西贛南地區特有的一個戲種,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了世代的傳承和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獨特而成熟的藝術形式。同時,贛南采茶戲已經作為傳統藝術被列為國家保護對象。本文就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對贛南采茶戲的發展和傳承有促進意義。

      【關鍵詞】贛南;采茶戲;唱腔;特征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041-01

      贛南盛產茶葉,每年的三月左右,當地的婦女便開始上山采茶。為表達她們的喜悅心情,她們會一邊采茶一邊唱歌。因此,她們在采茶過程中唱的特色歌曲就成為了“采茶戲”。采茶戲在不斷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又繼續進行細分,分為不同的流派和唱腔。采茶戲的唱腔委婉優雅,演唱時朗朗上口,成為了廣大勞動者中一種比較流行的藝術形式。

      一、采茶戲的起源和發展

      (一)采茶戲的起源和背景。對采茶戲的歷史起源進行研究發現,它是由客家人在遷移過程中發展而來的。因此,采茶戲是古代民族文化遷移的成果。唐朝末年,由于戰亂不斷,人民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遷移到了山丘之中,調養生息、繁衍后代。而受到地勢的制約,他們只能依山種植,通過種茶來謀生,從而造就了客家人獨特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情懷。

      贛南位于江西的南部,地處濕潤的亞熱帶氣候,這里的地理條件非常符合茶葉的種植條件。明代的時候,這里的茶葉種植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了,采茶戲的形成是在明末清初時期,一直發展流傳至今,歷史悠久。采茶的最好時間就是谷雨時節,每到這個時節,當地的婦女就會聚集到山上采茶葉,大家一邊采茶一邊唱歌。從隨意的哼唱,到有故事、有人物、有情節,逐漸發展,便形成了“采茶戲。”

      (二)采茶戲的發展歷程。采茶戲并不是一開始就以戲劇的形式出現的,是通過不斷的演變而形成的。采茶戲的最初發展形式是采茶歌和采茶燈,二者融合、發展、變化形成了流傳至今的采茶戲。

      1.采茶歌。采茶歌是采茶戲形成的初步階段,是婦女在采茶葉時隨心情哼唱的歌曲,其形成時既無歌詞也無伴奏,僅僅是勞動婦女隨意哼唱的調調。后來逐漸有了具體的歌詞,進行歌詞的清唱,沒有伴奏,最后逐漸發展為眾人的合唱,并以竹擊的形式進行伴奏[1]。比如“十二月采茶歌”就是一首比較成熟的采茶歌,能夠成為一種表演形式進行表演。

      2.采茶燈。采茶燈是采茶戲形成的第二個階段。如“十二月采茶歌”等成熟的采茶歌,隨著不斷地傳唱、發展,逐漸融入了新的形式。大眾合唱,竹擊伴奏,并加入民間舞蹈等藝術形式,在燈節、舞會、廟會等活動中進行表演,不再限制于采茶活動中,成為了一種獨立的、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并隨著時間的發展,在其中加入了扇子、花籃、手帕等輔助道具,使其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由原來的歌唱藝術變為了一種載歌載舞的團體活動,并被稱為“采茶燈”。

      3.采茶戲。通過逐漸的發展演變,對表演形式和內容進行具體限定,形成了采茶戲。采茶戲的內容一般由兩個采茶女和一個采茶童組成,將二者的表演內容進行巧妙的劃分,采茶女負責在采茶的過程中載歌載舞、講述故事,采茶童則手持花籃插科打諢,即形成了“兩旦一丑”的表演形式,因此采茶戲又被稱作“三角班”[2]。其內容融入了采茶生活中的故事情節,并用舞蹈的形式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融入當地的特色方言,形成了采茶戲的唱腔。

      二、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特點

      (一)采茶戲唱腔的構成。贛南采茶戲的主要腔調有三種,分別為本調、凡調和雜調。本調是采茶戲的一種基本腔調,其旋律委婉曲折,并在演唱過程中加入各種板式的變化,如平板、快板、散板、簡板等,使其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再根據劇種中人物設置的不同,不同角色的本調唱法也有所區別,可分為花旦本調、老生本調、笑聲本調、小丑本調等。凡調旋律起伏較大、優雅動聽,雖無行當之分,卻有板式變化,拓寬了采茶戲的表演空間。雜調的曲調簡單樸實、歡快風趣、玲瓏甜美,在采茶戲中進行穿插使用,對戲曲情節施以點綴作用,促進戲曲的傳唱,為戲曲添加濃厚的地方色彩。

      (二)采茶戲唱腔中的藝術特征。贛南采茶戲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其風格也是多姿多彩,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具體的特征表現為,高音起腔,高調結尾,在表演中有機地融入當地的方言民歌,并伴以當地的特色音樂,廣泛地運用襯詞和潤腔處理等唱法。其中潤腔處理又包括裝飾性潤腔、勾腔和滑腔,富有渾厚的生活氣息和勞動氣息,深受人們喜愛。

      三、結語

      通過對贛南采茶戲的歷史發展、形成過程進行分析研究,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戲種的形成是多么的困難,需要面臨各種變化和挑戰,但是其形成也具有極強的歷史必然性,通過每一步驟的演變、融合,形成的藝術成果。我們不僅應該對這些民間戲劇進行很好的保護,還應進行研究和傳承,促進采茶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璨,陳星.贛南采茶戲納入地方高師音樂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1).

      [2]歐陽旭.贛南民歌與贛南采茶戲的演唱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14).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采茶戲 人物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男人影院天堂网址| 加勒比综合在线|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成年人电影在线播放|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eeuss影院ss奇兵免费com| 愉拍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嫩草影院在线视频| jizz日本免费| 奇米影视888欧美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3751色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色婷婷免费视频|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视| 用被子自w到高c方法|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乳环贵妇堕落开发调教番号|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日韩一级片网址|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女人体1963毛片a级| 99re6精品|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bt自拍另类综合欧美|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