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音樂教學領域的重大變革,也是音樂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教學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基礎性、綜合性以及創造性的特點,能夠充分帶動音樂課堂教學環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高校音樂教學課堂進行分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教學特點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高校;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208-01
高校民樂合奏課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由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卡爾·奧爾夫所創,是一種著重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訓練的教學方法。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奧爾夫教育從原本主要面對兒童的擴展到中學音樂課堂、成人教育、音樂治療、老年健康等各個領域。由于其互動的教學方法,倡導以人為本的精神和原本性教學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針對普通高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文化水平較高但缺乏審美能力,音樂素養嚴重不均衡及其特殊的心理特征等情況,合理運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于課堂教學之中,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家,也是由他創造出來一種新型教學體系,這個教學體系主要是以“音樂教育“為主所創建,取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這一教學法重點強調節奏,使其通過多樣藝術進行表述,把表演、舞蹈以及音樂等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構建出綜合教學形式。在高校教學中,將奧爾夫音樂教學進行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掌握音樂知識。另外,就高校學生來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在音樂技能、音樂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強調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屬于音樂教學中效果最為理想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音樂實際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了更好將學生舞蹈、動作以及音樂等進行結合教學,其具體應用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原本性。音樂教育主要是以人的思想為教學理念,讓人通過音樂表現出自身情感和情緒之間的交流,所以,音樂教學需將“人”作為教學重點。
第二,參與性。這一教學法主張:在音樂學習中,通過學生的全面參與,要切身體驗,同時圍繞“創造性”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
第三,創造性。在音樂教學中,除了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音樂中,培養其音樂素養,更是需要激發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力、想象力。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將歌唱、語言以及舞蹈等通過即興創作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能力。第四,綜合性。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目的在于將舞蹈和歌唱等進行綜合教學,每項環節的教學是緊密相連的,缺一不可。由此得出,只要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綜合性應用,才能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奧爾夫教學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原本性。音樂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主,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在“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之下進行教學和學習。第二,參與性。奧爾夫教學法旨在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教學,以自身的體驗開展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音樂學習。第三,創造性。在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造性也是教學的一大要務之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將歌唱、語言、舞蹈等多種方式進行糅合,通過即興創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第四,綜合性。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能夠將各種音樂形式綜合運用到一起,通過各種教學環節完成各項教學內容的“無縫對接”,最終讓整個音樂教學變成一個具有綜合性的系統教學工程。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音樂綜合運用能力。
二、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的策略
(一)側重聲勢節奏教學的奧爾夫教學法更符合現代高校學生的特點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高校學生表演或者演唱不太容易,但如果是做節奏游戲就容易得多,這正是現代高校學生心理特征的表現。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在開始的時候以節奏游戲為契機,讓學生們動起來,用身體感受節奏并樂在其中。聲勢活動是一種用人的身體作樂器以此進行節奏訓練的極簡單又有趣的活動。聲勢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腳的簡稱。這種聲勢活動對于成年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學習起來很容易。結合聲勢的節奏練習很適合人數較多的課堂教學,可以做出很多豐富、立體的音響效果,臨場感非常好,更容易讓學習者融入其中,同時激起他們的表演欲和創造欲,為后來的教學活動打好基礎。因為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式,聲勢節奏更有趣味性,很容易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和好奇心。應當看到,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是相似的。
(二)運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聲勢節奏教學還應該從我國的本土文化出發,弘揚民族音樂,擴大音樂教育的范疇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強調要運用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高校學生和中小學生一樣,接受民族音樂的教育都遠遠不夠。當代的年輕人在接受本民族的音樂時甚至要比接受西方音樂還吃力。要提高民族素質,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強調從本土文化出發,在音樂活動中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運用。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民族民間音樂博大精深,完全可以成為我們教學中豐富的素材。不光是運用本民族的音樂,在音樂的民族性始終不渝地永葆青春的同時,音樂也正日益向著共通、共融的方向發展,任何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教育,都日益把其他民族 (尤其是音樂文化發達和具有光輝古典傳統的民族)的音樂包括進來。只有這樣才有助于音樂教育的發展和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的繁榮昌盛。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內容中也選用了西方各國各民族的音樂。
(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之下,高校音樂教學的任務任重道遠。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作為教學目標,讓這些內容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中。同時,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夠讓音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配合演講、朗誦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宗旨,為學生設置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分組練習的方式進行鋼琴曲的練習,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又能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相比,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利用其創造性的特點,提出音樂發展的根本為:對動作和語言的應用,同時說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本,通過學生對音樂知識點的需求與自身特點,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設定。
基于此,國內高校在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音樂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肢體動作和語言的表達,利用音樂的旋律、節奏以及學生的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高度認識。側重于聲勢節奏的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簡便易行,符合我國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條件,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事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劉繼東.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6.
[2]林琳.論高校音樂教育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實踐意義[J].戲劇之家,2015.
[3]李妲那,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