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
摘 要:人們過去把奧爾夫音樂教育單純的理解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這種認識是不完全的.要真正全面地認識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在音樂教育實踐中恰當地運用其教育理念從事音樂教育,就要結合本國音樂教育經驗正確理解和把握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觀念.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從音樂產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教學特點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223-01
奧爾夫音樂體系是德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年)創立的,是當今世界音樂著名的、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目前在德國以及世界上70多個國家被廣泛采用,人們公認“奧爾夫是為了孩子的音樂,是用了終身的音樂教育”。它是集原本性、即興性、創造性三大原則于一體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思想上,追求“原始性”的音樂,倡導綜合性音樂教育;在課程內容上,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選擇最符合兒童天性的民歌、童謠、諺語等教學素材于兒童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是現代科學、先進的音樂教學法之一。它的教學原理就是先讓幼兒通過接觸音樂實踐,使他們真正喜歡音樂,然后由教師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在一起共同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中十分注重自身音樂素養的培養,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將一系列的音樂元素例如音樂語言、舞蹈動作等多種內容的相互結合,以這種活潑、綜合的方式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在音樂實際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了更好將學生舞蹈、動作以及音樂等進行結合教學,其具體應用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原本性。音樂教育主要是以人的思想為教學理念,讓人通過音樂表現出自身情感和情緒之間的交流,所以,音樂教學需將“人”作為教學重點。第二,參與性。這一教學法主張:在音樂學習中,通過學生的全面參與,要切身體驗,同時圍繞“創造性”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第三,創造性。在音樂教學中,除了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音樂中,培養其音樂素養,更是需要激發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力、想象力。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將歌唱、語言以及舞蹈等通過即興創作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在音樂中的創造能力。第四,綜合性。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目的在于將舞蹈和歌唱等進行綜合教學,每項環節的教學是緊密相連的,缺一不可。由此得出,只要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綜合性應用,才能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奧爾夫教學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原本性。音樂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主,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在“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之下進行教學和學習。第二,參與性。奧爾夫教學法旨在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教學,以自身的體驗開展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音樂學習。第三,創造性。在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造性也是教學的一大要務之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將歌唱、語言、舞蹈等多種方式進行糅合,通過即興創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第四,綜合性。在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能夠將各種音樂形式綜合運用到一起,通過各種教學環節完成各項教學內容的“無縫對接”,最終讓整個音樂教學變成一個具有綜合性的系統教學工程。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音樂綜合運用能力。
二、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
(一)注重學生的參與和自我體驗
奧爾夫明確指出“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音樂創造有簡單復雜之分,但從創造的本質意義上說,兒童音樂的創造和音樂大師的創造具有同等意義,同等價值。”引導創作成了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主要方法。在傳統的音樂模式當中,老師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學生依照樣本,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非常有限或者沒有。而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從行為層來分析,就像奧爾夫講的:“原本的音樂決不只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與其間”。在奧爾夫的每一個課例都有創編活動,小至一些動作,大至創編音樂劇,在所有的創編活動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會全身心的投入,爾后又為自己創作的成功感到欣慰與自豪。奧爾夫音樂教學自始至終讓兒童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奏樂,而不是被動聽樂。讓孩子們邊唱、邊跳、邊奏樂,真正達到“樂”即“樂”,最大限度地符合了兒童的心理需要。具體說來,奧爾夫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1)綜合性。音樂是綜合的藝術。音樂不是以單一形式存在的,它不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聽,它是結合動作、舞蹈、語言于一身的有機整體。這恰恰又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源于生命開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靈最自然的表露。
(2)感性(美育)。我們將音美合稱為美育,審美的核心是感覺、感性,訓練學生審美的感性、感知,使其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及豐富的靈感。美育在音樂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對智育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3)實踐性。奧爾夫強調,要讓學生通過演唱、演奏、作曲的音樂實踐親身體驗音樂活動,接受音樂教育。
(二)奧爾夫教學法的內容與操作實踐
在奧爾夫教學法活動中,每一個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綜合教學活動,將動作、舞蹈和語言聯系在一起,它的目的是激發每一個參與者的生命活力。聲勢通常是和節奏連在一起的。它通過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學生易學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單聲部或多聲部的節奏訓練,并多以“卡農”形式出現。奧爾夫教學根據不同的特點,可以選擇一些活動范圍小,動一點腦筋的活動,目的是提高他們對音樂課的興趣。學生對聲勢訓練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在一節課之前或中間,選一些聲勢訓練讓學生做,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會高起來,并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如:讓學生左手勻速的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畫圈,右手上下直線拍,便會感覺兩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牽制和干擾。這說明各自獨立活動,互相協調的雙手活動平衡能力的獲得也要經過一定的鍛煉,也使學生懂得雙手活動平衡的練習,在音樂中具有重大的實際價值。無論是演奏,合唱,還是合奏,重唱等活動,常會遇到聲部間多種不同比值的節奏關系。個人雙手操作方式與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備這種既能各自獨立,又能互相協調的能力。
(三)重視挖掘和培養創造力
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他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創造力。老師從來不譏笑孩子們的創作,而是保護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再創作,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哪個學科,任何時候老師們都會抓緊時機給孩子們做創造練習。哪怕是短短的五分鐘時間,十分鐘對他們將來一生都重要,對他們將來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且奧爾夫教學法明確指出:“教學的結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學過程。當老師給學生布置某個任務的時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盡可能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條件,方式,意愿做,這樣才能學得主動,發揮想象力和獨創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無關緊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學的失敗”。因此,通過學習奧爾夫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參于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學采用奧爾夫教學法是十分適用的。堅持此種音樂教學方法,學生們的音樂素質將會得到更好的發揮。通過這種教學可以挖掘和培養人的多種生存必備要素,像創造力、自信心,競爭力等。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養,也豐富了人生,一方面又鍛煉了人的意志,也培養了自信。為了造福我們的子孫,開拓新的教育領域,學習并應用奧爾夫教學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劉繼東.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6.
[2]林琳.論高校音樂教育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實踐意義[J].戲劇之家,2015.
[3]李妲那,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