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點 離別的鋼琴奏鳴曲吧
金學洙
摘 要:貝多芬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首作品是他的最后一首奏鳴曲,同時與前面奏鳴曲不同點是這首作品聽不出海頓和莫扎特音樂的影響,音樂非常獨立。第一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有室內樂的音樂效果,是音樂童趣風格,熱情典雅積極向上的一首作品,技巧上音階,琶音技術練習為基礎特別是要注意大段的分解琶音和8度音階的技術訓練及踏板的正確運用也是這首作品要重視的地方。
關鍵詞:貝多芬 第三奏鳴曲 音樂風格
一、貝多芬簡介及其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一生中創作了許多音樂作品。
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可大概分為四個時期:早期作品(op.22之前的11首)、成熟時期作品(12首~18首)、鼎盛時期作品(21首~27首)、晚期作品(最后5首)。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有著很大音樂價值,這些價值體現在提高了鋼琴音樂的表現力,可見這部巨作在鋼琴音樂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成了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瑰寶。
二、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音樂分析
奏鳴曲是古典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器樂曲演奏的形式,一般一首完整的奏鳴曲由3個或4個樂章構成,每個樂章中都有著調性或者材料上的聯系。因為奏鳴曲在結構上比較龐大,所以其演奏價值與研究價值都比較高。
1.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音樂內涵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音樂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體現在社會、自然、宗教。首先貝多芬的社會性和英雄性在c小調第五鋼琴奏鳴曲中有充分體現,c小調是貝多芬重要的英雄調性色彩,在很多以c小調寫作的奏鳴曲都具有英雄性和革命性。其次第二個發方面是對于田園性和自然性的向往,這第三鋼琴奏鳴曲中就有和好的展現,C大調是貝多芬陽光的調性色彩,在C大調的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
2.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創作背景
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曲是作品2的最后一首,我們在作品2的前兩首奏鳴曲中仍可以找到海頓和莫扎特的音樂傳統,可是在這第三奏鳴曲中我們卻能看到一個獨立的貝多芬。
這首奏鳴曲共有四個樂章:1有活力的快板2柔板3快板的詼諧曲4很快的快板。全曲整體的基本性質是生機盎然的、堅毅的,全曲沒有過于抒情的部分。在貝多芬創作的這32首奏鳴曲中,以C大調寫作的只有這一首和第21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所以這兩首作品的樂思很相似,并且體現了這時的貝多芬是多么的有雄心壯志和自信自強。
3.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曲式結構分析
第一樂章采用了奏鳴曲式結構,是一個有活力的快板,調性選擇是用了貝多芬認為最陽光最積極的c大調,4/4拍。
(1)呈示部
(2)展開部
(3)再現部
(4)尾聲
尾聲(219~258)采用協奏曲華彩段的形式,十分絢麗,最后回歸在主部主題和調性。
4.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的第一樂章的音樂風格
貝多芬的創作風格受海頓和莫扎特的一定影響,所以在音樂風格上也潛移默化有了海頓莫扎特二人的音樂色彩。
在第一樂章開始的4小節中采用莫扎特的樂隊演奏形式,模仿莫扎特室內樂隊的音樂效果,簡單的奏出了帶有音雄號角性質的主要的主題。
第三鋼琴奏鳴曲更是貝多芬最有雄心壯志,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一首作品,曲子洋溢著貝多芬的自強自信,勤奮不息的精神,并將樂隊風格與獨奏風格相結合,創作出了這首帶有協奏曲風格的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音樂構思與音樂內容十分豐富,技術也比較成熟,像是一團熊熊烈火在燃燒,更像是地殼中一股強勁的力量在迸發。樂曲開始以托卡塔形式的節奏彈奏出了4小節的主題,用這句簡單的音樂語句把一首生機勃勃,輝煌的奏鳴曲就這樣開始了。
三、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演奏技巧
1.音階與琶音等基本技術在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中的使用
在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中,有很多的音階上下行及琶音的長篇解和弦等,對于這些我們應當加以重視。
在我們現在學習鋼琴的人眼中,對于音階與琶音等基本技術的忽視也是很嚴重的,致使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只單獨的重視樂曲的練習,很少在基本功上面花費時間去解決基本技術,以至于在彈一些練習曲和樂曲的中手指跑動和平均度上比較弱。這對于一個彈鋼琴的人來說是沒有益處的。我們發現音階,琶音和弦等基本技術在鋼琴作品中的應用和重要性,所以在平常的練習過程中更應該在基本技術與基本功上面多下功夫,好讓手指機能不斷提高。在演奏鋼琴作品的實踐中能夠得心應手。
2.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中基本技術難點的解決
(1)連續的音階的跑動
在這樣的下行音階跑動中,我們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平均,而解決這一難點首先要用最慢的速度去感受每個音的指尖觸鍵,要求每一個音都是飽滿而不尖銳的。其次可以通過變化其節奏型式的發方法去提高下鍵的準確性與樂曲速度。
(2)大段落的分解琶音
在彈奏長篇的分解和弦跑動中,我們的鍵盤位置容易碰錯音,手指與手臂容易感受到僵持的感覺,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慢速度和變化節奏去熟悉鍵盤位置,以免在正式演奏中導致碰音錯音的現象。
(3)八度音階的跑動
這種分解的八度音階十分考驗演奏者的耐力以對于音色的要求,在練習中1指和5指的觸鍵應該十分迅速與短促,彈出集中明亮的音色,注意手臂不要過于用蠻力,在彈的過程中要相對放松的去演奏,并且雙手應必須對齊,聽起來的效果像是就彈了單音似的,力度與速度的平均性也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彈奏出整齊宏偉的音響效果。
3.第三奏鳴曲第一樂章中踏板的使用
踏板是鋼琴的靈魂,是音樂的潤滑劑。它的正確使用可是讓我們的音樂變得生動有活力,反之踏板如果使用不當,后果就是讓樂曲音響效果渾濁不堪。所以正確的踏板使用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在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中,譜面上沒有貝多芬標注的踏板記號,可是在演奏中我們要加入踏板,而如何去加入合理的踏板就取決于我們的耳朵在優美音樂中的審美和選擇了。首先我們知道古典時期鋼琴作品中踏板較少使用,只在必要時加一下。踏板的使用最終還是取決于我們的耳朵,只有自己耳朵去選擇優美動聽的聲音,踏板才正確應用到我們的彈奏中。只有通過我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標準,這樣我們才能在鋼琴音樂的海洋里自由的遠航。
四、結語
第三鋼琴奏鳴第一樂章把一個自信的,蓬勃剛毅的貝多芬展示到了我們的面前,我們在演奏時一定要注重表現貝多芬在這個時候的英雄氣概與陽光朝氣。理解音樂內涵,并且在掌握技術難點和音樂風格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對貝多芬的理解,這樣才能在這些重要的作品中汲取養分,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阿爾弗萊德·科爾托. 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鄭興三.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研究[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
[3]林振綱. 鋼琴學習中的訣竅[M].上海三聯書店,2012.
[4]趙曉生. 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5]應詩真. 鋼琴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
[6]梁劍英. 鋼琴技巧練習指南[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7] 【美】喬治. 朱迪,譯.考切維斯基 [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8]張大勝. 鋼琴音樂研究[M].全音樂譜出版社,1975.
作者單位: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