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 yue樂 le不如眾樂 yue樂 le
朱莉
摘要:音樂世界里的音樂種類很多,有古典音樂、宗教音樂、流行音樂、搖滾、爵士等?,F在的中學生普遍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流行音樂里有一些是頹廢情緒的,有一些是積極向上的,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中,絕對禁止流行音樂是不現實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流行音樂。所以對音樂老師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確認識流行音樂,才能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流行音樂!
關鍵詞:流行音樂 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1-0128-02一、案例背景、描述
上學期在初一年級的期末音樂測試中,筆者要求學生自己選唱一首考試曲目(一周時間準備),學生就問:“可以唱課外的嗎?”筆者猶豫了一下說:“可以,歌曲內容積極向上的都可以!”獨唱或自由組合(組合人數不超過4人),給他們提供一個讓自己展示才華的機會!說完,教室里沸騰了:“老師,可以唱林俊杰的歌嗎?范瑋琪的可以嗎?還有……”筆者愣住了,做了這么多年的而音樂老師突然覺得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筆者就想知道,他們對流行歌曲了解多少,于是答應了學生的要求。在一周后的期末測試中,孩子們表現讓筆者對他們刮目相看,他們不再像以前課堂上唱歌那么呆板,表情非常自然,準備了伴奏音樂甚至有的孩子還準備了伴舞,在他們展示過程中掌聲不斷,筆者被孩子們的熱情感動了!
二、剖析、思考
看到這一幕筆者感覺非常欣喜,同時又有一些失落!孩子們為什么這么喜愛流行歌曲?為什么一聽美聲、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會笑,聽到古典音樂和民樂時想睡覺?為什么作為觀眾的同學也會對流行歌曲表現出巨大的熱情?也許我們會埋怨書本上的歌曲不與時俱進、學生欣賞音樂的層次較低、上課時學生不認真聽講……這時我們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這句話引起筆者的深思,為什么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在平時的音樂課堂中作為音樂老師應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音樂也喜歡上音樂課?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開始學著去了解了一下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起源于歐洲,后來在美國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爵士、搖滾、說唱、民謠等,它其實是一種創新的樂種,所有的音樂都有源頭。比如爵士起源于黑人音樂;英國民歌《友誼天長地久》也是在愛爾蘭民歌和美國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去創作的;搖滾雖然有創新,但是是從爵士、布魯斯等一些流行音樂上形成的,還是具有美國的民族音樂特色。
我們中國的流行歌曲泛指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傳唱、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這里面包含根據國外流行音樂創作的作品,也包含一些適合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民歌和創作歌曲,如賀綠汀等創作的音樂作品,是我國早期的流行音樂作品,在當時這些音樂作品非常新潮,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常大,但稍作分析不難發現其中一些作品是根據江蘇民歌改編而成。再比如《夜上?!罚@首歌曲中加了探戈舞曲節奏,采用爵士樂伴奏,演唱仍然有江南民歌的元素。由此可見,中國的流行音樂原本就具有民族風。
當今的流行音樂,如年輕人喜愛的周杰倫的作品,學音樂的人應該能從中聽出濃濃的中國民族風。以他的代表作《菊花臺》為例,這首歌曲出彩之處在樂器的搭配上,開場用弦樂,西洋樂器形成演奏組時,氣勢明顯高于中國傳統樂器,而周杰倫的天才之處在于能將弦樂制作透出中國味道。每一次換場的時候,古箏琵琶會加入弦樂,這種換奏和滲入,就像人微妙的感情般不易察覺,收尾部分葫蘆絲的出現,很讓人驚異!
隨著社會、網絡媒體的發展,當今的流行音樂創作風格多元化,音樂節目也非常多,學生大多都有機會接觸手機、電腦等,促進了社會上流行音樂的廣泛流傳。正因為流行音樂的創作風格多元化,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我們應注意流行音樂的質量和品位。
流行音樂中含影視音樂、原創音樂、港臺音樂、網絡歌曲、校園歌曲、民族風音樂。其中,有的作品內容積極健康向上,有的頹廢消極……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國家的音樂人創作的作品中有很多好的流行歌曲。如多年前的《讓世界充滿愛》《難忘今宵》近年來的《天路》《真心英雄》《?;丶铱纯础返茸髌罚送?,《北京歡迎你》《生死不離》《感恩的心》等。這些音樂作品情感真摯、感人、樸實、高雅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都是我國流行音樂中的上品。
貝多芬說過:“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亨德爾說:“假如我的音樂智能使人愉快,那么我很遺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來”
既能給人欣賞的愉悅,又能有情感升華、凈化心靈的音樂作品才能稱之為上品,可喜的是,中國流行音樂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如《生死不離》中“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讓世界充滿愛》中“我們共風雨,我們共追求,我們珍存同一樣的愛”類歌曲感動人心,給人啟迪!
在初一音樂期末測試中流行歌曲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筆者想到如果刻意地去要求學生喜歡古典、民族音樂,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做主,結合自己的喜好去了解并學習流行音樂、創作流行音樂,讓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不僅符合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還能培養他們的創作能力。筆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生,他們非常贊同!
讓流行音樂進課堂,并不是隨大流,而是要選一些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的優秀作品進課堂。流行歌曲的引入,筆者和孩子們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了,距離也越來越近了,學生接觸到不同風格的多元化音樂作品音樂視野也變得寬廣了,為他們以后學習和享受音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音樂世界里音樂的種類很多,優古典音樂、宗教音樂、流行音樂、搖滾、爵士等。現在的中學生普遍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流行音樂里有一些是頹廢情緒的,有一些是積極向上的,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中,絕對禁止流行音樂是不現實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流行音樂。所以對音樂老師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確認識流行音樂,才能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流行音樂!
三、收獲
在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有一首歌曲《渴望春天》曲作者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在介紹莫扎特的作品《第四十交響曲》時,筆者讓學生欣賞了一遍,學生聽到音樂高潮部分時一起跟著音樂哼唱起來了“這不是SHE的《不想長大》嗎?”一位學生叫到。筆者就跟他們講《不想長大》主題音樂取自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不僅如此,SHE的《波斯貓》也是引用了作曲家凱特爾貝的《波斯市場》很多流行音樂作品的主題都源于古典音樂。筆者讓學生把《不想長大》和《波斯貓》兩首歌曲一起演唱了一遍,同學們熱情高漲,兩首歌曲在這節課引起了高潮。接下來再來欣賞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時學生明顯開始感興趣多了。
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從表面上看是對立的,流行音樂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當今我國的流行音樂受日韓歐美流行歌壇的影響,表演模式豐富多變,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國的流行音樂已百花齊放走向繁榮,就連學校學校每年藝術節組織的班歌比賽,幾乎每個班選的歌曲都是流行音樂。初中階段正處于情感變化很大的時期,古典民族音樂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會覺得不過癮,因此他們更喜愛能夠直接表達情感的流行歌曲。他們對一些歌唱組合、歌星都非常了解,現在的教材中雖然也加入了一些流行歌曲,但是還不能滿足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在學習課本歌曲時把它與流行歌曲聯系起來,把流行音樂加進來,可以讓學生在喜愛流行歌曲的同時,漸漸地接受古典民族音樂,從而慢慢地喜歡古典民族音樂。
四、反思
(一)當今社會,中學生追求個性,流行音樂正符合這個時代,所以學生們喜愛流行歌曲是必然的。
(二)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把書本當做唯一的知識來源,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的時代已過,取而代之的是要把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師生互動、學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主動地學習探究。
(三)發現學生們追求個性化的學習后,我們老師要調整好心態,走近學生,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做主、與時俱進,不能仍停留在老一套的教學觀念上,及時引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和藝術展演活動,提供舞臺,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我們都是新時代新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有敏銳的觸覺,應該有重組教育教學內容的能力,在注重常規的音樂教育課程的前提下我們應大力發展孩子們個性化的音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