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傳承37 戰神訣 玩法大集合
林嘉欣
摘 要:大學鋼琴課程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新時期,對于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設定了更高的標準,在學習鋼琴藝術的時候,要求大學生的音樂能力以及音樂審美能力同時提高,為此,大學的鋼琴教師應當積極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發揚鋼琴文化的魅力,時的大學生成長為新時期優秀的藝術人才。
關鍵詞:大學鋼琴教學 鋼琴教學改革 教學方法
鋼琴作為音樂界的樂器之王,近年來受到我國藝術教育的追捧,在大學教育中也是如此,全新的教育背景給大學鋼琴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以及挑戰,本文詳細闡述我國鋼琴教育的改革思考以及未來教育體系的實現。
一、當前我國大學鋼琴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我國大學鋼琴教學目標定位的十分模糊
鋼琴在音樂領域素有“樂器之王”的稱號,掌握鋼琴的技巧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大學生獨特的審美能力。為了迎合新時期對于大學生的素質要求,多數高等院校都設定了鋼琴藝術教學科目,但是這類型的課程在目標定位上十分的模糊,多數大學鋼琴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參與鋼琴的考級、在鋼琴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等等,使得學生在學習鋼琴藝術的時候具有很強的表現欲以及對獎勵過于看重。除此之外,多數的鋼琴教學模式采用的是“重技術,輕素質”,在演奏的時候過度重視技巧的純熟,忽視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精神層面的修煉,使得大學生的音樂素質一直無法提高。大學生對于鋼琴課程中教師采用的“填鴨式”的教學產生了一種依賴、麻木的態度,只是一味模仿教師的彈奏技巧,缺乏對音樂本身的感悟以及二次創作,時間一久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大學鋼琴教育選擇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存在盲目擴張的現象
如今,社會上盛行的音樂類選秀節目讓大學生學習鋼琴藝術的目的不再單純,大學鋼琴教育中商業的利益也比較明顯,高校在招生的時候沒有設立嚴格的標準,學習鋼琴的學生素質不一,大學教師無法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在大學的鋼琴課內,一些學生自小有音樂藝術的學習的基礎,在課堂上已經掌握了一些樂理知識,還有一些學生在上課之前完全沒有音樂學習的樂理知識,尚處在基礎探索的階段,這些音樂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上的學習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困難,鋼琴教師的教學難度也非常的大,長此以往,并不適合大學生的鋼琴藝術的學習,也不適合大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養成。
3.大學鋼琴課的師資配備不足,鋼琴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無法提高
當前大學生鋼琴課堂的學習數量急劇增加,大學教育體系內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切實學習需求為其匹配鋼琴音樂教師,多數學校在擴招了學生之后沒有為學生購買相應的學習器材,也沒有為學生引進專業的鋼琴藝術教室,使得大部分的鋼琴教學課程安排的不是十分的合理,學生的學習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鋼琴教師對于學生的指導也不能做到一對一指導,對于學生的問題做不到及時地解決,很容易導致學生在鋼琴藝術學習的時候缺乏足夠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具有天賦的大學生失去了成長以及教育的空間,致使優秀的鋼琴人才的流失。
4.大學鋼琴藝術教學所使用的教材單一,缺乏針對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鋼琴文化藝術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音樂文化之間的地域差異性逐漸減小,多元化的音樂文化發展前景給鋼琴人才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我國的音樂藝術教育體系內,大學的鋼琴藝術教育并沒有真正地建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所使用的鋼琴教學教材依舊停留在音樂文化的差異之上,重點將不同學生的音樂風格講述給學生,擴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面上看讓學生的音樂視野得到擴充,卻沒有真正地從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入手,使得我國大學生的鋼琴學習知識停留在表面,采用單一的教材學習,學習到的知識也停留在表面。
二、新時期完善大學生鋼琴藝術教學的方法
1.大學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上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大學鋼琴課學習的過程中,鋼琴教師將課程當作理論教育的媒介,對于鋼琴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并沒有深入地探究,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法在藝術作品賞析的過程中深入理解鋼琴曲的內涵,缺乏對于音樂作品的多義性、非語義性的深入探究,缺乏在音樂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意識,將鋼琴教師當作知識學習的唯一途徑,在鋼琴課程學習的時候缺乏深入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藝術天分。為此,大學的鋼琴教師應當在教學的時候不斷更新音樂教學理念,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造活躍、自由以及平等氛圍,將鋼琴教學的重點從理論角度轉向思維性學習,讓學生在鋼琴學習的時候提高音樂思維,注重提高學生的音樂體驗,使得大學生的音樂學習中想象力得到提高,深化大學生的探究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
例如:在大學鋼琴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同一首曲子選擇不同的旋律伴奏,讓學生在不同的伴奏賞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自主地探究音樂課堂,發表自己的感受,教師在其中加深對于音樂的了解,在日后自主創新伴奏的手法,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例如帶領學生欣賞中西方鋼琴文化的差異,比如欣賞朗朗的彈奏視頻,悠揚的曲調之中蘊含著濃郁的民族氣息,充分踐行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合并,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實際的曲目入手感悟鋼琴文化的精髓。
2.在大學音樂課堂上注重音樂多元化的引導,拓展鋼琴教學的內容
在信息傳播的時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以及聯系愈發的緊密,多元化的文化沖擊也同樣影響了大學的鋼琴教育。以往,大學的鋼琴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和學習的時候過多關注貝多芬、肖邦以及柴可夫斯基這些鋼琴大師,對于其他領域的鋼琴大師例如巴赫、德彪西、蒙特、泰勒曼等大師缺少關注以及學習,也很少關注中國的鋼琴領域發展以及成果,使得大學生的鋼琴學習局限在一個傳統的領域。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歐洲的鋼琴曲目,例如在感情教育的時候,鋼琴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20世紀的印象主義和近現代鋼琴作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鋼琴作品,還可以帶領學生感受中國鋼琴作品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感受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讓學生感悟鋼琴藝術中的深層次的魅力。不僅欣賞鋼琴曲目,還可以借助朗誦來引導學生醞釀情感,例如朗讀《牧童短笛》讓學生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感悟彈奏的技巧,從情感以及思想的角度深入領悟情感,感受鋼琴彈奏的線性、立體鋼琴思維式處理,突出時代性的紅點,讓學生真正地在鋼琴學習的時候凸顯東方文化,做到中西合璧。
3.重點培養大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大學鋼琴教師在課堂上常常親自示范彈奏技巧,監督學生練習,讓學生模擬教師的動作以及技巧,這樣的模式培養出的鋼琴師像是“機器生產下出來的”,無法產生獨特性,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大學教師應黨培養大學生的音樂表述能力。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特征以及演奏技術等等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創造的課堂體驗給學生更深刻印象。例如:在印象主義教學的時候,組織專題講座讓學生定期進行觀摩交流,促進學生之間音樂文化的交流,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多,同學之間能夠互相監督進步。
4.增強高校鋼琴教學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
在大學鋼琴教育的過程中,不同學生所掌握的鋼琴藝術水平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大學鋼琴教師在教育的過程應當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差異而特殊優待優等生。為了切實了解大學生的鋼琴學習水平,建立必要的學習檔案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檔案內詳細地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大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狀態的鋼琴藝術教學方案,為其設定特定的學習目標,并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效的記錄下來。在建立和完善大學生鋼琴學習檔案的過程中,大學的鋼琴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及時糾正解決,調整教學方案,在鋼琴藝術教學的課堂上真正因材施教地引導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不僅如此,大學生的鋼琴教學還要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不僅面向大學生,還要對大學的鋼琴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大學的鋼琴藝術課的考核形式不應僅僅局限于期末考試的曲目演奏,還要對學生的基本功,藝術素養等等進行考核,使得學生不僅僅將鋼琴學習當作一種“技術工種”,還要讓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找到藝術學習的樂趣,真正地體會鋼琴藝術的魅力,例如:在考核之中讓學生欣賞曲目,抒發自己的情感,引導其在靈感的指引下即興創作,創作得出的作品不要求多么的完美,而是要幫助學生 建立創作和更新的意識,并在事后繼續完成作品的優化,擴大大學生的音樂學習路徑,開拓出最佳的學習路徑。對于大學的鋼琴教師,考核的體制應當重點完善和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手段,如何擴大自己在學生之中的影響力以及如何提高因材施教地為學生制定出適合其發展的方案等等都是大學鋼琴教師需要思考的,而不再僅僅局限在大學教師的鋼琴演奏水平以及等級制度的考核之上。豐富大學鋼琴藝術教育課的考核形式,使得大學生在學習鋼琴的時候有更多元化的發展前景,對于鋼琴課程的學習也不僅僅局限在演奏技巧的熟練之中,更多的是向情感體驗方面轉型,注重自己音樂藝術修養的提高。
三、總結
新時期對于大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及音樂修養有更高的要求,大學的鋼琴教育是一個漫長教學的過程,為了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質量改革,大學的鋼琴教師應當帶領學生更深入地認識鋼琴演奏技巧、規律,注重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多樣化,讓大學生的藝術水平以及審美能力有所進步,同時提高大學鋼琴教育的質量,為大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的音樂藝術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晨曦. 關于大學鋼琴教學改革的構思與實踐[J]. 大眾文藝, 2011(24).
[2]周紅生. 現代教育理論在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的有效運用[J]. 成功:教育, 2013(18).
[3]賀小珈. 關于大學鋼琴教學改革的構思與實踐[J]. 亞太教育, 2015(19).
[4]徐雅君. 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理論的有效應用[J]. 北方音樂, 2016, 36(18).
[5]王雪瑩. 芻議現代教育理論在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 科技展望, 2016, 26(36).
[6]馬雯. 新時期大學鋼琴教學改革的構思與實踐[J]. 高教學刊, 2016(13).
[7]戚鳴. 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理論的運用[J]. 黃河之聲, 2015(18).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