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幼兒園宣傳單片
佘天拓+陳晨+邢榮華
摘 要: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養能力反應其職前音樂受教育水平,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的一塊敲門磚,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養水平直接體現了幼兒園教師的勝任力。學前教育專業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學習如何針對兒童在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身體等方面的特點因循其規律來實施教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領域中的一名音樂教師,文章僅從幼兒園教師職前音樂教育角度出發,淺談學前音樂教育的不足之處和改進方法,希望借此提高幼兒園教師音樂素養,以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勝任力。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職前音樂教育;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184-02
一、前言
近年來,學前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成了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下最熱門的十大專業之一,幼師畢業生十分“搶手”,幼兒園也給畢業生提供了廣闊、寬松的就業市場。這也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成了很多大學生的夢想。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針對兒童在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身體等方面的特點因循其規律來實施教育,屬于理論和實踐的雙重修習。在諸多學科之中,音樂作為作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的調查和研究證明,兒童時期音樂教育和兒童能力開發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這種能力的開發為兒童今后生活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幼兒園教師作為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主體,兒童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的音樂素質,因此教師的音樂素質提高是當代教育的重點。因此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養能力對于能否勝任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教師入職前如何接受音樂教育,音樂素養水平處于什么階段,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音樂素養達到什么水平才能勝任一名合格專業的幼兒園教師?僅僅能唱好歌曲、彈好曲子、演繹好舞蹈就是能勝任嗎?大眾們普遍將幼師所受的職前音樂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想得過于簡單了。為了更好地研究這個課題,筆者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調研,發現了職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建議。
二、幼兒園教師職前音樂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較長時間調研我國各個地區、各種辦學模式的幼兒園的過程中發現,當前幼兒園教師的音樂教育素養水平普遍不高。眾多幼兒園沒有專門的音樂課程和專門的音樂教師;教學方法和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教學理念和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教育水平較差。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方方面面,然追述其根源,主要原因是對幼兒園教師的培養不合理,脫離實際,這意味著幼兒園教師的職前音樂教育存在問題。
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筆者長時間赴國內各大學前教育院校進行調研、訪學、參會,在此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材選用上等各個方面都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重點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的幼兒園教師大多畢業于大中專和師范類大學中的師范教育專業,他們的音樂基礎與文化基礎差距較大,大多數學生在音樂方面可以說是“零基礎”,因此,在校期間接受音樂教育往往從學習基本樂理開始,以汲取最基礎的音樂知識,所以樂理課可以說是所有音樂類課程的先期課程。但從學科安排和學時安排角度考慮,樂理課與后期的音樂技巧課:鋼琴課、聲樂課之間的跨度往往過長,學生本就不易理解,也就容易忘記,使得后期的音樂課還需要重新講樂理內容,這就造成了先期課程與后期課程之間的嚴重脫節。
2.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目標不同于音樂高等院校,不是培養一流的表演家或專業教育家,而是培養面向基礎教育的幼兒園教師。在強調專業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突出其學前師范性特點。但國家的院校引進計劃中,對畢業生的學歷有硬性規定,所以,進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類教師多畢業于專業音樂類院校,授課方法和體系很難跳出專業范疇,造成授課過分突出學生的音樂技巧,而不重視綜合能力培養,無法做到因地制宜;表現為存在授課目標過高,內容過多,難度過大的問題等方面。所以說學前專業的音樂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不適用于專業音樂院校的模式。
3.學前教育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學生入學后需要學習教育心理學、幼兒衛生學等數十門文化專業必修課程,同時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條件、學習時間分配等因素制約,加之有些地區的學前專業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其他學科上。而音樂的技能和教法從初步的領悟,到反復的練習直至熟練掌握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學生在音樂方面難有建樹,特別在彈唱兒童歌曲、鋼琴演奏和伴奏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教學和活動組織需要。
4.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一般都是以集體教學形式為主,考慮到幼兒園的需要,職前音樂教育應該多多開展諸如合唱課等采取集體課教學手段的課程,但筆者的調研中發現有條件開展合唱課程的學前專業院校并不多,已開展的院校多將其做為選修課,且課程質量不高;作為音樂教育類重點課程之一的音樂教法課,開展普及的不夠好,還存在教師普遍水平不高的現象;此外還有一些音樂技巧課程,某些程度上并不適應集體教學模式,但面對眾多的學前教育生源,一對一教學模式效率又相對較低,所以一些院校的學前專業已經嘗試開始采用集體課教學模式,并結合了一對一授課方式,但仍處于結合的初期階段,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的改革和磨合。
三、整合幼兒園教師職前音樂教育課程,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勝任力
(一)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建設
從上述學前專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來看,原有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需求,課程體系建設應充分面向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際需求,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制定規范的教學計劃,大膽的進行課程改革。如:樂理、視唱練耳課程與聲樂課,與鋼琴課進行整合,不再將樂理知識單獨講授,而是將視唱部分的內容運用到聲樂課上練習;在彈琴的過程中講解遇到的樂理知識,與此同時鍛煉學生的聽音能力;將舞蹈課和聲樂課、鋼琴課結合,做到彈、唱、跳三維立體結合。endprint
(二)提高課程針對性
職前音樂教育應有的放矢,應充分配合幼兒園的教育需要。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最常見的是彈唱活動和舞蹈活動,體現到學前專業的音樂課程上主要為:鋼琴課(包括鋼琴伴奏課)、聲樂課、舞蹈課三大類。聲樂課應弱化聲樂技巧部分,以幼兒歌曲演唱為主,增設幼兒歌曲創編課程,充分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增加合唱與指揮課程,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整合能力和控場能力。鋼琴課應側重學生即興伴奏部分的能力,而不是彈奏技巧方面,可將集體講解模式與小組授課方式與一對一回課進行結合,更加行之有效地提高針對性。舞蹈課也應避免過于強調專業性,在學生達到基本功夠用的情況下,多開展如幼兒舞蹈創編、舞蹈作品欣賞等課程。
(三)弱化理論性、強化實踐性
從上文分析學前專業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角度來看,專業化的音樂教育模式并不適用于學前專業音樂教育,應弱化理論部分,強化實踐部分,首先要從教材選用和編寫上入手,對于那些繁瑣復雜、過于專業化的理論知識部分要堅決刪減,簡單實用的基礎知識部分要反復講解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練習;授課過程中的容易產生歧義的理論性語言可以適當轉換成口語化的語言,多多舉例,讓學生易于理解。過于強調理論性猶如紙上談兵,多多開展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等實踐性課程,組織技能大賽和各類和音樂相關的表演,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比賽和表演經驗。另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上,可以開展除鋼琴外的其他樂器的課程;開展多種唱法的聲樂課程;開展街舞或其他舞種的舞蹈教學等適應新時代的流行性課程教學,還可以多多組織音樂類的社團,讓學生們在業余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將音樂教育滲透到實踐中去,切實地提高音樂素養能力。
(四)重視音樂教法課,增強教學趣味性
幼兒園教師的音樂素養能力體現在音樂理論、音樂技能和音樂教育水平三個方面,三者缺一不可。當前的學前專業音樂教育往往注重前兩個方面的能力,而忽視了音樂教育水平即音樂教法的能力。僅僅掌握音樂理論和音樂技能而不能把知識學以致用是件遺憾的事情。音樂教法體現了多元、綜合與均衡,它能夠明確音樂教學方向,主導音樂教學過程;能夠確立教學計劃,提出音樂教學要點;還能調節與改進音樂教學的操作過程和方法;更能夠檢測與評價音樂教學的實施過程和效果,因此是一門重要的綜合性很強的音樂教育課程。
音樂教法最直接的作用是對指導設計幼兒園音樂活動給予理論性和實踐化支撐。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幼兒音樂活動時,面對的主體是幼兒,最關鍵的是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積極性來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來配合老師完成音樂教育活動。對于沒有上過音樂教法課的學前專業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課程,對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教師在音樂教法課上猶如身臨其境,多運用幼兒能聽懂的趣味性語言,將歌唱、韻律、音樂欣賞、音樂游戲、舞蹈、打擊樂等形式進行綜合利用,還要多付出耐心,掃平學生的茫然,讓學生感同身受,在歡樂中模仿和學習到老師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音樂素養,入職后能夠指導幼兒進行音樂活動,提升自己的勝任力。
★基金項目:(1)本文是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育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6D003);(2)本文是黑龍江省大慶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數碼鋼琴集體課改革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Y1516);(3)本文是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基于統籌城鄉發展的東北地區農村幼兒教師勝任力發展保障機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6EDE13)。
參考文獻:
[1]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徐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喬雯.關于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聲樂實踐課的探索和研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4]楊苗苗.論鋼琴教學中的音樂素養教育[J].職業技術,2009(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