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析
摘 要: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最重要的課程就是美術課程,美術技能是所有從事幼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其次闡述了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的主要方法,旨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以及讓學生為學前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改革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229-01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手段和方式比較落后
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美術技能的培養。但是,在當前的美術課程教學中,很多老師還在使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方式以及落后的講解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學生在接受美術課程教學時,基礎的理論知識都是靠老師來講解,繪畫、手工制作等都是老師親自范畫和動手示范,這樣的美術課程沒有丁點的活力和生動的氣息,學生對這樣的美術課程沒有任何的興趣,自然也就使學生丟失了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沒有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
在學前美術課程中,手工制作和繪畫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內容,這兩個方面不僅有著相互滲透的關系,同時,他們在美術區域中也涉及許多至關重要的知識。傳統的課程教學雖然有實現基礎的資源共享,但實際上,美術領域并沒有和學前教育的其他課程實現資源共享。如:形體、音樂等方面的課程,所以想要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就必須先要將學前教育的整體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最終目的。
(三)崗位需求與教學內容脫節
美術課程中所傳授的內容應該根據就業需求來進行設計的,但在當前的狀況中,美術課程的內容并未根據實際的需求來進行設計,同時,在美術教學中,美術的實用性和專業性也沒有區分清楚。在課程的設置上大部分的老師也只是重視技術的培養,而忽視了美的教育,如果老師過分的強調技術而忽視了美,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會完全符合幼教機構的崗位。因此,要培養的學生符合就業崗位的需求,美術課程中的美和術就必須共同教育、培養,保證進行平衡受教。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的主要方法
(一)課程方面的建設和優化
1.豐富課程的內容。手工制作和繪畫兩個內容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最重要的兩大內容,看似內容已經比交繁多,但是實際上和美術課程有關的內容還有很多,可以更進一步的進行分類,還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內容進行豐富、優化,讓手工和繪畫結合在同一個作品中,綜合的運用技巧和表達的形式,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2.授課形式職場化。在美術課程的改革中,學生的職場化意識也是應該注重培養的內容,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將課堂模擬成幼教機構的工作現場,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職場中的表現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職場意識。同時,在學前美術教學中,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復雜的作品,讓學生采用分組形式來完成作品,從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讓他們學會在正確的形式下來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是建議。
(二)提高老師自身的能力
1.提升老師的專業能力。一位資深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自身具備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術。尤其是對于專業學科的老師來說,自身的專業技術和能力及其的重要。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老師,其自身就必須具備專業美術技能和較高專業技能,同時,幼兒美術的特點和內容也都必須熟悉和掌握。所以,想要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那么老師就必須先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術。
2.提升老師的道德情操。想要教育成功,老師就必須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同時也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畢竟學生以后會擔任非常重要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想要培養出品德優秀的學生,老師就必須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人格品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傳授給學生。
3.鼓勵老師開創新的教學方法。好的教育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引導學生走在時代的巔峰,因此,美術在教育中的作用老師要深入的了解,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幼教機構的真正需求,然后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不斷的將美術課程進行優化、改革,并開拓新的教學模式,從而為幼兒教育機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教育改革最關鍵、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美術課程的改革。美術技能強大的人才也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各個老師也應該重視美術課程的培養。想要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就只有在美術的教學中,不斷的將美術課程進行優化、完善、改革,只有學生自身的技能得到了提升,才能為學前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星.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策略初探[J].科教文匯,2015,(22):77-78.
[2]唐志.我國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改革發展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06.
[3]袁媛.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改革[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