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有效性

      音樂
      藝術評鑒
      2018年05月02日 16:38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與反思 以國家級...

      王宇晨 王瑩

      摘要:人類的音樂教育活動,其本質是以音樂作為被傳遞信息的教育活動。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地認定,以音樂作為被傳遞信息的文化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存在的基礎。由于音樂教育使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才得以實現,由此可見,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有效性是具有社會功能作用的。

      關鍵詞:學校 ? 音樂教育 ? 少數民族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承 ?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5-0112-02

      學校音樂教育是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傳承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訴求,保存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之一。在歷史發展與現實生活中,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都起著維持社會穩定、維系社會生活、繁榮社會文明、滋養少數民族情感、培養少數民族審美情操和理想的重要作用,可見,學校音樂教育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認同的根基。

      一、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教化功能

      音樂之所以能夠傳之于人,承之于后世,離不開學校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以人的參與為條件,以多樣化的教育方式為途徑,最終完成音樂文化的教育目的。作為一種文化教育,它也必然是在音樂存在的經濟狀況、文化環境、審美習慣、教育體制等外部條件的支持與配合下實現的。音樂文化是人類共有的文化現象之一,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中,音樂是最好的教化工具。少數民族的儒家認為,物感心動,樂由心生,人生的幸福快樂一定要有音樂,所謂“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音樂是心聲的自然流露,與人心的關系最為密切。禮樂教化的目的是讓人的心性達到平和、溫婉。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梯;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子欲立而立人,子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好者,己所樂者而施與人。凡是凝聚了中國少數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能夠表達我國人民群眾真性情,具有少數民族文化涵容的優秀音樂作品,都應當積極地、努力地向國際教育推廣。中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關乎民生日用,而且關乎倫理道德,不可須臾或離身,或離心,亦可遠播海外,傳諸久遠,受用無窮。

      二、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功能

      中國近現代意義上的學校音樂教育,如果從1903年上海南洋公學開設樂歌課算起,至今已有110年了。其成績斐然,但是,也有其不足之處,主要是忽視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研究和教學,產生了價值取向的重西輕中,以西否中,不利于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對以上不足,許多有識之士都在以實際行動努力彌補。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初的17年,在“少數民族化”的方針指導下,黨和政府甚為重視和強調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和教學,創辦少數民族管弦樂系、少數民族音樂理論系;開設《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少數民族音樂概論》等課程;充實少數民族音樂課程內容,增加少數民族音樂教學課時;邀請民間藝人到專業音樂院校授課;學習少數民族樂器演奏,背唱民歌、戲曲唱段,下鄉采風、學習民間音樂,使許多專業音樂院校和高師音樂系(科)的師生受到比較嚴格的少數民族音樂的訓練,掌握了比較豐富的各種民間音樂和較為扎實的少數民族音樂理論基礎。改革開放剛開始時,也曾有過一個學習少數民族音樂的熱潮,教師向七七、七八級學生講授少數民族音樂課程十分順暢,因為他們既喜歡唱、背民歌、戲曲唱段,又擅長于寫作少數民族音樂的分析文章,寫得條分縷析,有論有據,頭頭是道。但是,20世紀80年代初起,受到電視臺流行歌、搖擺舞大潮的沖擊,使少數民族音樂失去了聽眾。

      我們應加深對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效性的認識,把它提升到關系國家文化安全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音樂教育體系的高度來看待。

      首先是關于國家文化安全問題。根據少數民族的界定和標識,包括少數民族音樂在內的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心理凝聚力的精神紐帶。

      關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問題。在音樂教育中,生搬硬套歐洲音樂理論,使青少年誤以為這就是普遍真理,以之來衡量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越看越不是,越學越瞧不起自己的少數民族文化。于是只有加強少數民族音樂理論研究,以此為基礎來加強少數民族音樂教育,強化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有效性,才是改變以上狀況的良策。

      對于我們而言,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最為重要的便是應該學會尊重中國少數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培育、建設、發展好本民族的各項音樂文化藝術事業。故而,我們應該利用各種方式、途徑和方法加強我們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珍惜、熱愛、弘揚和交流,世界的和平與人類未來的發展有賴于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深度理解與廣泛尊重。因此,我們還應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廣闊的視野,縱覽南北,吸納東西,兼容中外,貫通古今,學習、體驗、感受、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育、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方式和途徑,使受眾和普通民眾都能樹立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文化觀,珍視人類音樂文化遺產,以利于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三、學校音樂文化交流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深遠影響

      學校音樂教育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派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走出去

      派出“音樂文化使者”。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過去和現在都有“音樂文化使者”計劃,向國外派出邦樂演奏家、歌唱家、藝術家和音樂理論家,到某一國家或在多個國家巡回演出、講學,交流日本音樂。中國也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國外派出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表演和研究為專長的音樂文化使者,到各國去交流中國少數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派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優秀演奏家代表團到友好國家進行音樂文化交流,交流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

      (二)請進來

      韓國國樂院每年暑假都開辦培訓班,提供食宿費甚至于往返旅費,不收學費,邀請各國研究者、表演藝術家、教授、專家、學生到首爾等地學習韓國樂器、民歌、民間樂種的演奏、演唱,考察民族音樂文化。我們也完全應該而且可能由文化部或委托專業音樂學院和其他單位有計劃地舉辦培訓班,接受國外專家學者和其他熱愛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人士的申請,前來中國學習、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優秀音樂文化。

      提供經費,提供方便條件,邀請國外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者來中國相關大學、研究機構進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理論研究,讓他們回國去交流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以完成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三)考級、比賽

      開展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單項考級和國際性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單項比賽。

      1.自1889年英國多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進行考級至今的120多年時間里,世界范圍內先后有近百個機構參與到音樂考級中,對促進音樂藝術的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當今,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學習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人數正在增多,還將進一步不斷增漲,若能嘗試開展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單項考級,必將對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可以先從民間開始,以自發的形式在某些條件具備的地區和國家做試驗,摸索經驗,穩步前進,等條件成熟后,再以研討會的形式總結經驗、商討辦法、完善制度,普遍推廣。

      2.為了鼓勵國際上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演唱者、演奏者的學習積極性,交流學習經驗,應當由中國某些政府部門(如文化部)或學術團體(如:全國文聯、中國音協)或大學(如: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出面組織國際性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單項比賽,以激勵國際性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不斷推向新的水平。

      四、結語

      搞好學校音樂教育是基礎,增強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根基在國內。只有搞好學校音樂教育,才能構筑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基礎,只有推進音樂教育改革,加強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音樂水平,培養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音樂人才,才能滿足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需求,為構建和發展現代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系,提高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洪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2]程華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喬建中.“原生態”民歌的舞臺化實踐與“非遺”保護——在“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J].人民音樂,2011,(08).

      [4]田聯韜.原生態:“原生——態”,抑或“原——生態”?[J].人民音樂,2009,(09).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少數民族 文章 民族音樂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欧美日韩一品道| 性欧美videos另类视频| 久久综合色婷婷|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日本乱理伦电影在线|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投资6000能开一个sf吗| 全肉高h动漫在线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韩国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麻花传MD034苏蜜清歌|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jizz大全欧美| 女人与拘做受AAAAA片| www.色婷婷|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 菠萝蜜网站入口| 国产v在线在线观看羞羞答答|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视|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日本免费www|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夜来香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35|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禁忌2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