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探討.doc
葉蓁蓁
摘要: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在政府和基層群眾之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闡述了群眾文化工作中音樂創作的重要意義,并基于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現狀,對新形勢下音樂創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措施,旨在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創新
一、前言
當前,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也越來越多。音樂創作作為群眾文化活動中的藝術形式之一,其形式比較豐富,內容也較為通俗,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之下,群眾文化中的音樂創作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也存在著一些阻礙因素和問題需要解決。
二、群眾文化工作中音樂創作的意義
1.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當前,我國社會高舉精神文化與物質文明齊步發展的旗幟,這對音樂創作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創造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才能更好的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在落實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中充分展現我國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我國文明程度。
2.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在新形勢下,人們的精神需求隨著經濟生活水平也有新的追求。文化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推動了優秀音樂文化的創作,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提高了修養水平,為繁榮我國文化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三、現階段群眾文化工作中音樂創作的現狀
1.音樂創作品質差異。群眾作為群眾文化的主體,音樂的藝術的創作者為普通民眾和業余的音樂愛好者,不同的專業知識、音樂素養導致了群眾文化中音樂創作的水平呈現了多樣化的特征。現階段,我國群眾音樂文化的創作基本上呈現了繁榮趨勢,但能在群眾中起到號召力的音樂作品較少,由于音樂作品的創作需要創作者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從不同層面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表達的內在品質也不同,我國目前的音樂作品逐漸脫離興趣,使得音樂創作風格與質量差異化顯著。
2.音樂創作難度較高。由于我國群眾文化的音樂創作者沒有進行專業的系統的音樂創作的培訓,他們在音樂的創作的過程中基本的以自己的生活積累為音樂創作的素材,通過藝術加工后形成了自己的音樂作品,加之,音樂創作的時間不穩定,增加了音樂創作的難度,與專業的音樂工作者相比存在明顯的業余性。
四、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音樂創作方式
1.源于生活,貼近時代。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音樂創作者以生活素材進行創作是保持音樂創作旺盛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群眾文化的音樂創作在各個時期都蘊含了較強的藝術魅力,它多樣化的音樂類型形成了巨大的藝術的價值,音樂作品的誕生無不是基于生活情境為依托創造而出的,因此,群眾文化的音樂創作不僅要源于生活,它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音樂創在音樂作品創作中需要將內容與時代的發展的方向相契合,反映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情感訴求。在音樂創作中需要明確三個創作要點:明確群眾關注的焦點及情感意愿;凸顯時代的特點;確定音樂的表達方式與技巧。例如,歌頌新中國的《北京的金山上》的群眾創作的音樂作品就是根據時代發展的變遷,表達藏族群眾現代化建設自豪感,它兼具了生活化與時代化的色彩,是群眾文化音樂精品。
2.社區展示,融合創作。基于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社區文化與廣場文化成為最貼近群眾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在音樂創作中,可以從加大社區的文化開發入手,在充分利用公共資源的過程中,充分的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創作的積極性。此外,還可以在音樂創作中融合廣場文化,由于廣場文化涉及的范圍廣,它涵蓋了街頭文化、義務演出、休閑健身等方方面面,將通俗易懂的廣場文化融入音樂創作能激發人們的奮進性,把時代前進的主旋律奏響。
3.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群眾文化中的音樂創作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它能提升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魅力。在音樂創作中要擯棄司空見慣的模式,要加以縝密思考,選取最成熟最具特色的技法表達方式,為音樂作品的創作營造新穎的發展方向。通過借助現代化的電腦音樂軟件與錄音制作設備,在旋律編寫中激發了創作者的靈感,讓新的音樂元素推動群文音樂創作的進步。
五、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創作是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形勢下,應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以此來不斷促進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蓬勃發展,從而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為我國群眾文化事業穩定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