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隊經常在白石公園內集結排練。

樂隊在排練。

胡盛知是樂隊首席小提琴手。

張斯哈是樂隊的藝術指導兼鍵盤手。

長笛手在認真排練。

一位路過的小朋友被樂隊演奏的音樂吸引,駐足良久。
紅網時刻記者 焦炬 湘潭報道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電影《芳華》喚醒了不少人在那個年代的記憶,電影片尾曲《絨花》在大街小巷再度熱起來。同樣,《絨花》再次打動了湘潭一支由12名平均年齡60多歲的樂手組成的小型交響樂隊--雨湖輕音樂隊。這首歌曲經過他們重新編排后,開始在市內各大公園進行現場演奏,并一次次受到了粉絲們的熱捧。
鍵盤、提琴、長笛、小號、手鼓……這支“60后”樂團會不定期到市區各個公園進行現場演奏,那些優美的樂曲每次都會吸引大批市民圍觀傾聽,現場儼然成了小型音樂會。“我們會挑選像《絨花》這種熱度高的樂曲進行演奏,這樣會更具吸引力,也更能打動人。”雨湖輕音樂隊隊長兼首席小提琴手胡盛知坦言。
音樂初心 40年不變
“我們相互認識已經好幾十年。認識的時候也就十幾二十歲吧,當年都是熱愛音樂的小青年。”樂隊另一名小提琴手周衛平告訴我們,上世紀70年代,樂隊成員都曾在湘潭市群眾藝術館組建的文工團擔任過樂手。后因各自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文工團的活動越來越少,他們聚得也越來越少。
2014年,大家陸續到了退休的年齡,時間也逐漸充裕起來。一直保持著熱愛音樂初心的他們重新聚在一起,組建了這支雨湖輕音樂隊。他們以雨湖公園為基地,慢慢的擴展至湘潭市各大公園、廣場和公共場所。
4年時間里,樂隊除了在全市各地演出,還參加了許多音樂類比賽,登上了“歡樂瀟湘”的舞臺。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也收獲了很多“粉絲”。
熱愛音樂 傳遞快樂
“得不得獎是次要的。我們不求高大上,只求喜聞樂‘聽’。我們以給觀眾帶來快樂為宗旨,大家喜歡聽什么歌曲,我們就演唱、演奏什么。”談到樂隊在各類比賽中獲得的榮譽,樂隊的藝術指導、鍵盤手張斯哈說。
樂隊成員享受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把這份快樂傳遞給他人。每次在演奏過程中,樂隊會與現場觀眾互動,為想唱歌的觀眾伴奏,大家其樂融融、玩得很開心。因此,越來越多的觀眾慢慢成為了他們的朋友和“粉絲”,其中還有不少人讓自己的孩子跟著樂隊成員學習樂器。
“比如2016年的中秋賞月音樂晚會,許多觀眾從家里帶來月餅、水果糖、礦泉水和我們一起分享。還有一次,我們晚上在白石公園演出,電路突然出了故障造成停電,有幾位‘鐵粉’忙前忙后找來輸電線盤帶,接上沿街的鋪面電源,讓演出得以順利進行。”談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胡盛知說:“2017年5月8日,是樂隊成立三周年的日子,我們在雨湖公園演出,觀眾人山人海。我們一直演出到晚上11點,觀眾們仍不愿離開。在我們告知了公園有不能擾民的相關規定后,他們才依依不舍地走了。觀眾朋友們這么喜歡我們的演奏,我們非常開心。”
純美為樂 綻放芳華
“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音樂能讓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啟迪創造力、增強記憶力、開發智力”“音樂使人更加聰明美麗、健康向上”“音樂能讓孩子們的童年更加歡樂,讓青年人的思想插上彩色的翅膀”“音樂能為中年人的事業鼓勁加油,也能讓老年人的生活祥和安康”……一聊起音樂這個話題,這些已經步入中老年的樂手們,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代,紛紛說出自己對音樂的初心與祈盼。
“退休了,不代表我們不能發揮余熱了。在公園里彈琴唱歌,不僅娛樂了自己,也豐富了湘潭市民的娛樂生活。我們要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胡盛知代表樂隊道出了他們組建樂隊的初衷,他說:“我們希望達到‘音至純、樂至美’的境界。音至純,就是音樂要給人有純靜怡心感覺。樂至美,就是音樂要給人帶來和美快樂的享受。”
音樂會讓生命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更加璀璨,雨湖輕音樂隊全體成員芳華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