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戀》那電影時.?-那些青蔥歲月里你的陪伴 米蘭 昆德拉吧
孫衍
【摘 要】全球首部電影誕生之時并無配樂,甚至沒有聲音,是依靠現場樂隊的伴奏和配樂。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影片《爵士歌王》出現時,電影才終于跨越了無聲、無配樂這個門檻,實現了視聽、音畫的統一,并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欣賞之,由此可見電影配樂的重要性。本文重點就電影配樂對觀眾生理及心理的作用進行探討,旨在更深入地理解電影這種多元化藝術形式。
【關鍵詞】電影;配樂;觀眾;生理;心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J9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100-01
電影配樂屬于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其不僅能夠為廣大觀眾帶來感官等生理方面的刺激,還能夠帶給觀眾復雜、多元化的感受,引發生理、心理等多重層面的波動,繼而誘發情緒、情感的共鳴。
一、電影配樂的生理基礎
眾所周知,音樂是借助于樂器震動而產生不同波長的聲波,再經由人的聽覺器官及神經走向使其產生相應的心理反應。對于電影配樂而言,主要涉及音高、音色、旋律、節奏等基本要素。其中,音高屬于一種十分典型的聽覺認知切點,直接決定了不同音樂之間的區別。而聽眾的大腦對于電影配樂的感知,最初源自于額葉背外側皮層和顳平層的神經系統反應,受到腦右側神經系統對于旋律的感知及對配樂的反應,帶來了聽眾對于不同旋律的感知,加上上顳區、頂葉及右額蓋等部分對于音樂音響時長的識別,繼而對配樂產生不同的認知,形成了相應的節奏感。最終,在右顳葉的音色辨識下作出了相應的反應,達到了對器樂及配樂色彩效果的識別。在多重音色、音高的配合下,旋律生成,并帶給觀眾不同的生理刺激。
二、觀眾生理的刺激與心理的產生
對于觀眾而言,受到電影配樂所帶來的多個感官神經的刺激,尤其是視、聽等高級感官的刺激,當其接收到源自電影配樂等信息的刺激時,會利用最快方式傳至人體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中。面對音畫融合的電影,特別是與畫面配合度較高的影片配樂,觀眾會在收集色彩等信息的同時,接收語言、音樂等較為復雜、綜合性的神經感知,經由多條不同的通道傳送至神經系統,并反射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細胞,最終匯集于心臟這一中心處。心臟產生出不同的情緒、情感等復雜的反應,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對于觀眾的心理感受而言,主要包括情緒、情感等不同感受形式。對于情緒而言,其體現的是觀眾對于自身所經歷過的事或所認知的事物,以及面對自己與當事人的態度所產生的不同體驗,例如各種各樣的主觀體驗情感,肩負著思想、情感、意識的不同心理動態,以及多伴隨著植物神經系統等所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變化。對于后者而言,似乎與情緒十分接近,也屬于觀眾對于客觀事物、當事者所具有的不同態度體驗,但是,它更接近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態度的簡單性,反而與人的社會性需求相聯,屬于更為復雜的一種心理體驗。
以下結合上述分析,以電影《歌劇魅影》中的配樂為例,對其所帶來的生理、心理作用進行分析。一方面,該影片配樂是在特定的時空出現的,例如,影片最初出現的拍賣會場景,有一幕是水晶燈蓋布突然被拉上,此時,突然襲來的音樂進入了影片畫面之中。配樂樂器由管風琴所演奏,打造了十分詭譎和突然的氛圍,此時,配樂中又加入了雄壯、開闊的旋律,此時的主要演奏器樂是銅管與和旋樂器,二者的搭配完美地呈現了當時歌劇院一派熱鬧非凡的場景。另一方面,影片配樂還深刻地傳達了當事人內心的心理活動,特別是在歌劇舞臺之上,一具魅影面具被揭開之時,克里斯汀在揭示之際,水晶吊燈突然下落,此時,該魅影成功地解救了女主人公,將其帶到了地面,與之相配合的是日趨緊張的配樂節奏,與女主人公的內心活動相融合,也帶給觀眾緊張異常的情緒。此外,除了主人公內心活動,配樂還體現了影片的外在情感,鑒于克里斯汀被擄走,劇院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尋找之中,此時,配樂節奏和旋律也開始變得跳脫,并收到了良好的藝術審美效果。當然,該配樂依然沒有打破傳統形式,而是將當事人更為復雜、多變的面部神態、動作等借助于旋律傳達給了觀眾。
當然,還有一些影片配樂善于利用器樂演進出不同的音色,繼而實現和諧與多樣的統一。以影片《雛菊》為例,其配樂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雖然主旋律相同,但是利用不同的器樂演奏,會帶來不一樣的感覺,統一的情感狀態下尋求不同的情緒張力,不僅有效凸顯了影片的主題,還會避免觀眾出現視聽疲勞,屬于十分典型的配樂范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影配樂實現了視聽的一體化與音畫的統一,其不僅有效傳達了影片的主題感情,還豐富了觀眾的視聽感受,實現了畫面、聲音等藝術的有機融合。對于電影這一綜合性的視聽系統而言,借助于作曲者的創作與演奏者、歌手、錄音人員等的多重配合所形成的作品,與影片畫面合二為一時,實現了畫面、配樂的互相感染與加強,在對影片配樂進行藝術欣賞的同時,不僅實現了身心感官的愉悅,還體現了影片的生命價值。
參考文獻:
[1]丁倩.音樂劇《歌劇魅影》中詠嘆調《想念我》的藝術特色[J].大舞臺 (雙月號),2011,22(01):193-196.
[2]李寧.高等院校音樂欣賞課“情感審美體驗”教學方法初探[J].中州大學學報,2013,11(02):49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