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意識
王輝
【摘 要】文章主要以里亞多夫的管弦樂《俄羅斯民歌八首》為主要研究材料,并以馬祖卡《小酒館的鄉村場面》為輔助研究材料,具體對作品中所運用的和聲技巧進行研究,以便揭示作曲家以民歌為素材創作的管弦樂的藝術特色、所表達的民族情懷,并在此基礎上對作品所體現的民族性和聲思維及技巧進行概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里亞多夫;俄羅斯民族樂派;管弦樂;民族性和聲
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73-01
一、和聲的處理方法及其具體的應用
(一)單一自然調式和聲的運用。一般來說,自然調式多是指涵蓋7個基本上無明顯變化的,且結合五度循環而生成的具有音高順序性的自然音組合。其中,當其按照上行或者下行順序進行排列的時候,會形成自然音階,也就是筆者所說的自然調式。而混合利底亞調式通常被當做降低VII級音的自然大調,VII級音的升降變化會直接導致該音級的和弦性質發生顯著的變化,同時也會直接導致自然大調的和弦性質發生本質的變化。具體來講,我們一般都會采用以下三種方法對VII級音進行處理。
第一,將常用的V和弦由自然大調的大三和弦轉變為小三和弦;第二,將III級的和弦音有自然大調的小三和弦變為減三和弦,增加其的不常使用性;第三,將VII級的和弦音有自然大調的減三和弦變為前文所提的大三和弦。在一系列的處理之下,該級音會成為最終所需要的混合利底亞調式的音種。[1]
以里亞多夫的管弦樂馬祖卡《小酒館前的鄉村場面》為例,該主題的音樂調性主要以G調的混合利底亞調式為主,在管弦樂的開頭處就選采用了T-d-T的混合調作為協調整體基調的主體旋律,并在管弦樂中充分體現了混合利底亞調式的和聲特性。隨后的和弦分別采用了不同的變格進行調性的調整,但整個音樂作品的和聲旋律還是集中與T-d-T的混合調式上面。最終于主題旋律的結束之處,使用了d(混合)的七和弦,逐漸使和聲進入了C大調的色彩當中,具有較強的藝術渲染力。
(二)同音列交替和聲的運用。同音列調式交替和聲主要是指調式音列相同,且所處的宮音位置始處于不變化的狀態中的一種中心音改變的和聲。調式中心音在主體旋律中發生交替變化,可以被當作調式交替和聲的基礎音調,且在調式中心音不斷變化的前提條件下,演奏者可以通過終止和聲的方法,對調式不同的中心音進行有效調整,進而形成穩定的調式交替和聲。一般來說,同音列調式交替和聲的主要特性在于以不同調式的終止中心音進行和聲調式上的變化。[2]
筆者主要以里亞多夫管弦樂作品《俄羅斯民歌八首》中的第三首《長調》為例。該作品整體的音樂基調基本上為a自然小調,以大提琴為主,在分部演奏的過程中會逐步引入四小節的主體部分,如第一句。一般來說,演奏者會選擇在第五小節當中引入主體中的第二句,隨后再進入a小調中的和聲變奏部分。在此和聲的變奏中,主要以C自然大調為主題和聲進行,在實際的聽覺上,可以感受到自然大調的和聲特色,能夠有效達到交替音的效果。
二、和聲技巧在民歌中的應用
(一)變格進行在民歌中的應用。在自然調式體系中,受到調式結構差異性的影響,大部分調式比較缺乏導音向主音,一般具有比較明顯的傾向性,因此會導致和聲在管弦樂的演奏過程中發生較為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調式就是我們常說的變格。且在俄羅斯和聲的演奏技巧中,變格成為了主要的主體技巧。
在里亞多夫的作品當中,調式交替是其主要使用的和聲處理方法。筆者主要以里亞多夫管弦樂作品《俄羅斯民歌八首》中的第五首《烏伯壯士歌》為例。該管弦樂作品中的第一個樂曲段落,其音樂旋律是以a弗里幾亞為主要的色彩調式,和聲以d自然小調式為主,主題的最初旋律為單旋律,中期的旋律主要以d自然小調式和聲中的t融入,完成第一段的和聲旋律和配置。
(二)和弦多種根音關系在民歌中的應用。和弦多種根音關系主要是指從一個和弦進入到另一個和弦當中,并用和弦根音的級數進行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根音所表達出來的音樂力度具有較明顯的差別,一般我們將之稱為根音進行的強弱作用。以里亞多夫管弦樂《俄羅斯第八首民歌》中的第一首《宗教詩》為例,在第三、第四、第五部分都發生了明顯的主題變化,即和聲的配置變奏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二度根音關系的使用較為廣泛,在民歌的和聲配置中,形成了優美的音樂旋律,充分地體現出了民歌的特點和風格。[3]
三、結語
里亞多夫的管弦樂作品中的民族性和聲特色不僅對俄羅斯民族樂派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國弘揚與繼承民族性音樂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使得音樂更加富有民族性的特點和審美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和聲的進行主要是依靠旋律的流動展開,需要演奏人員充分掌握技巧,實現和聲音樂的藝術價值。希望通過筆者的相關敘述,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羅眾.里亞多夫《魔湖》的和聲分析[J].黃河之聲,2013(21).
[2]鄒佳默.音樂小品大師里亞多夫[J].音樂生活,2015(04).
[3]趙力.音樂形態分析與鋼琴演奏之跨界研究——以里亞多夫的三首《前奏曲》為例[J].音樂創作,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