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恒
乃至內涵的改變來說明不同的社會環境對創作主體的影響,例如意識與觀念的演變、本能、社會組織與人類系統的形成、人與自然關系都會間接地、深層地、廣泛地給四神獸的演變造成影響。創作者生活于具體的社會現實之中,他的活動、思維和創作過程都會受到現實中的社會制度、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等社會因素所左右。四神獸作為中國藝術最傳統的創作題材之一,?其形式與內涵變化豐富,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形態。本文分析作品的產生與具體的社會生活的相互影響,闡述了社會環境對創作的影響。
關鍵詞:四神獸;創作思維;社會對創作的影響;主體意識對作品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B933;K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5-0146-01
一、不同歷史時期下的形態特征
在夏以前的時代,尚未開化的古人將天空分成了東西南北四宮,分別冠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名稱。其實就是把天空分割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用它的星宿形狀來命名。因此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成為了四大星宿守護神,辟邪惡、調陰陽。甚至到現代,這種意識還深入人心,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俗語“青龍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由此可見四獸代表四個方向影響深遠。
古代的青龍,還有人稱為“蒼龍”。龍是我們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那時候中華民族的象征就成了龍。比較確定的龍的形態誕生于漢代,從漢代開始,龍就被認定為帝王的象征和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龍的身體像一條蛇、頭似麒麟、尾似鯉魚、面有胡須、爪有五指、有著鹿的角、相貌威武。
傳說中的白虎又是是西方之神,色白而形似虎,兇猛異常,由此象征著尊貴與威武。在古人心目中,老虎讓人又怕又敬。可怕在于性情異常喜食人畜。而可敬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
朱雀又被稱作玄鳥,是鳳凰的一種。鳳凰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它常作為白鳥之首,吉祥的象征。
玄武本身是烏龜與蛇的混合體。玄武也被稱作玄冥,古時候武、冥二音相通。也因其身有鱗甲稱武,武也有黑的意思;冥,即為陰。玄冥最早是用來形容龜卜:因其龜背色黑,黑通陰冥,龜卜意為將烏龜作為一種人神之間的介質,以龜為往返兩界的媒介,帶回已故先人的信息,以卜兆的形式來告誡后人。所以,起初的玄武指的就是烏龜。直至后來,因其龜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因而玄武成了水神;玄武象征長生不老的原因則是因為烏龜的長壽;古人認為幽冥位于北方,殷商時期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因此玄武代表了北方的神靈。
二、內容上的演變及其原因
先民因為其自由的意識導致了創作作品的產生,這是極其重要的,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之前,一切的生產活動完全還是一種樸素的簡單勞動,在物質產品得到一定的滿足之后開始出現對精神產品的初步需求,這種需求便是創作產生的源泉與動力。
四神之中的青龍與白虎由于體相勇猛威武,常常用作鎮邪的作用,其形象大多出現在宮殿的大門、城門、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而在公堂上也有同樣相似的裝飾,在堂柱上繪有青龍白虎,用以鎮壓邪祟。在墓葬用途中,龍不止助墓主升天,還有鎮懾邪魔,保衛墓主的靈魂安寧這一功用。如宋代墓葬出土的石刻青龍白虎壁畫、鎮墓獸等,它們出現的原因就是封建統治者企圖用神化的鎮墓獸來守衛與保護自己的墓室,恫嚇盜墓者這一目的。
由此可見,對于未開化的先民來說,未知的物種視為妖邪,他們渴望戰勝邪惡的力量。所以先民的種種驚為天人的作品都是源自于對生活中的現象所生成的一種表現。
白虎同時也象征著威武和戎行,其實古時軍隊之中的象征權力的兵符和行軍表示方位的白虎旗上的白虎像等都是對白虎敬畏崇拜的一種象征。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猛將還被說是白虎星轉世。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亦稱“咸池”。白虎具有祈豐、避邪、祛災、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等神力。以至于后來,四象被賦予人格意義,《北極七元紫延秘訣》中記載著“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為‘監兵神君,朱雀又作‘陵光神君,玄武稱‘執明神君”。
這和巫術論有相似的地方,就像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所說的“野蠻人的世界觀就是給一切不理解的現象賦予人格化的神靈的作用。”古代的人類讓這些幻想來塞滿自己的住宅,周圍的環境,廣大的地面與天空,來滿足自己匱乏的科學知識。
創作者生活于具體的社會現實之中,他的活動、思想和藝術創作都不免會受到這個現實中的社會制度、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等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不管影響因素是愚昧還是科學,總之作品本身一定會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形態與一定的文化體系。往往一些好的作品都是時代的產物,智慧的結晶。
指導教師:周驍
參考文獻:
[1]梁思成.中國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7.
[2]鄒躍進,諸迪.美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鄧京.古印璽收藏與鑒賞[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