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牡丹亭》摭談

      新聞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06日 20:03

      李珊

      【摘 要】《牡丹亭》是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劇中“至情”的杜麗娘代表了時代女性的心聲,作品所蘊含的戲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時代的發展更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牡丹亭》;湯顯祖;至情

      中圖分類號:J8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9-0014-02

      《牡丹亭》為明代戲曲大家湯顯祖的作品。湯顯祖,江西臨川人,字義仍,號海若、海若士,一稱若士,晚年號繭翁,別署清遠道人。所居名玉茗堂、清遠樓。《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文采斐然,詞曲讓人滿口生香,同時劇中“至情”的杜麗娘也代表了時代女性的心聲,不僅如此,作品所蘊含的戲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時代的發展有極其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簡單討論《牡丹亭》的社會影響以及其中所蘊含的進步的價值觀。

      《牡丹亭》的社會影響之巨,其中一個顯著的標志是很多女子讀罷此書,傷情而死。

      與湯顯祖同時代的婁江女子俞二娘,讀了《牡丹亭》后,深為劇中杜麗娘的遭遇所打動,感慨萬分。她把自己的哀怨用朱砂一句句記錄在《牡丹亭》上。全劇評注完畢,她另抄了一份,打算捎給湯顯祖。俞二娘還發誓,做女當做愛才女,嫁夫必嫁湯顯祖。但后來她得知湯顯祖已是一個老頭兒,妻子兒女一大群,她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終日郁郁寡歡,最后斷腸而死,臨死前從松開的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戲本。湯顯祖得知此事后,心情非常沉重,他當即寫下《哭婁江女子》[1]詩二首,其一曰:“畫燭搖金閣,真珠泣繡窗。如何傷此闋,偏只在婁江。”其二曰:“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詩前還寫了個小序:“婁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詞,未有所適,酷嗜《牡丹亭》傳奇,蠅頭細字批注其側,幽思苦韻,有痛于本詞者,十七惋憤而終。”

      另外,當時揚州還有個叫金鳳鈿的女子,一天,她得到一本《牡丹亭》,起初是無意間打開的,只想消磨無聊時光。不料一讀之下便被深深吸引了進去,以至于茶飯不顧,讀而成癡。她沉湎到《牡丹亭》中,不能自拔,日夜展卷,吟誦不輟,幻想著寫這本的人是何等模樣。于是她給湯顯祖寫了封信,并大膽坦言“愿為才子婦”[2]。信發出后,她朝思暮想,盼著湯顯祖能給她復信,但信件幾經輾轉才到湯先生手里,此時的金鳳鈿早已相思成疾,待湯接信趕來揚州時,金鳳鈿已經去世。湯顯祖深感惋惜,便出資為她營建了廬墓。

      清焦循《劇說》卷六引《蛾術堂閑筆》講了一個故事:

      杭有女伶商小玲者,以色藝稱;于《還魂記》尤擅場。嘗有所屬意,而勢不得通,遂郁郁成疾。每作杜麗娘《尋夢》《鬧殤》諸劇,真若身其事者,纏綿凄婉,淚痕盈目。一日,演《尋夢》,唱至“使打并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得個梅根相見,盈盈界面”。隨身倚地,春香上視之,已氣絕矣。臨川寓言:“乃有小玲實其事耶?”[3]

      明萬歷年間有奇女子馮小青,美麗聰慧,幼年時從一老尼那里得來“早慧,福薄,毋令識字,可三十年活”的不幸預言。似乎不幸的預言都會實現,小青不但識字,且好讀書、工詩文。十六歲嫁與杭州馮生做妾,婚后不容于正室,備受欺壓,于是自題詩兩首:“垂簾只愁好景少,卷簾又怕風繚繞。簾卷簾垂底事難,不情不緒誰能曉!”“雪意閣云云不流,舊云正壓新云頭。來顛顛筆落窗外,松嵐秀處當我樓。”[4]不料此詩被正室發現,大發淫威,將小青趕出家門,遠置孤山佛舍,幸此地花木翠郁,清幽寂靜,夜深人靜時,小青便獨自挑燈夜讀《牡丹亭》,讀到悲切之處,不覺和淚研墨,賦詩吟道:“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5]而后仿麗娘寫真,題詩曰:“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留像而逝!死前小青痛感此生無奈,只得祈禱來世幸福:“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愿為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并蒂蓮。”[6]

      《長生殿》的作者洪昇有個好友叫吳吳山,初聘黃山女子陳同。尚未完婚,陳便去世。陳同生前酷愛《牡丹亭》,一邊看,還一邊加以評點。得病后依舊倚枕而讀,愛不釋手。她母親多次勸阻不成,不得已把書偷偷拿去燒了。幸好上卷放在枕頭底下,才免于一炬。陳同死后,吳吳山看到了這卷幸存的《牡丹亭》,見上面密行細字,評語極精辟動人,有幾頁還斑斑點點沾滿了淚痕,讓他驚嘆不已。不久,吳吳山娶了清溪女子談則。談則在看到陳同評點的《牡丹亭》后竟也愛不釋手。她嘆息下卷不存,便從書市購來了下卷,仿照陳同的意思補評下去。吳吳山讀了談則的評語,簡直與陳同如出一手,更是驚訝。不料,談則評完《牡丹亭》竟也一病不起,離開了人間。幾年后,吳吳山繼娶古蕩女子錢宜。錢宜看了幾頁陳、談評注《牡丹亭》就入了迷。她一邊看,一邊也在書頁上注下了自己的感想。全書注完,她對吳吳山道:“以前曾聽說有個叫小青的女子評過《牡丹亭》,但后人不得見。眼下陳、談兩位姐姐,評點得如此精湛,何不把它刻印出來讓其流傳呢?”吳吳山聽了點頭稱是,答應了她的請求,錢宜變賣了自己的首飾作為刻板資金,到清康熙年間,三婦合評的《牡丹亭》終于刊刻行世了。

      《牡丹亭》之流傳至今,被奉為經典,并不僅僅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女子的心聲,也不僅僅是因為有許多女子為此書傷情而死,更重要的是,書中所蘊含的的戲曲觀,對“情”之重視的進步觀點,令此書愈加生輝。

      湯顯祖曾說自己作劇乃是“為情作使”[7],說明其創作的動因乃是“情感”。他“為情作使”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影響。簡單來說,社會方面,是因為從戲曲產生之初迄至明代,普遍認為戲曲之社會功能乃是承擔教化,要有關風化。如元周德清所提出的“有補于世”[8],元夏庭芝提出的“厚人倫,美風化”[9]以及元末明初高明德的“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10]等觀點,也就是說,他們提倡應該重視社會的教化功能,而摒棄戲曲的審美功能以及對人性的展現。從自身來說,湯顯祖受其老師羅汝芳的影響較深遠,除此之外,李百泉、達觀和尚所提出的逆時代的觀點,如“童心”說等,皆對其產生了較大影響[11]。基于此,湯顯祖認為在藝術創作中,情感對于創作主體必須產生支配、驅使的作用。

      他在《牡丹亭》里面說:“忙處拋人閑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12]情之難訴,在于真情難得。《牡丹亭》極力寫杜麗娘,正是作者想借一角色、一故事標出天地間一種“情至”的典型。而實際上,湯顯祖也成功地做到了。正如前文所說,許多女子讀了《牡丹亭》便抑郁而死,這即是旁證。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說: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3]

      這里說的“情不知所起”,即是說情出于天,天即是“本性”,人不知其所起,乃是性之無知。雖人不知其性,但情一旦起,就一往情深,如此則可以超越生死。我們在看《牡丹亭》時,覺得杜麗娘死而復生于常理不合,但忽略了作者傳達的死亦不足以憾其情的可能性,所以以形骸求之論之者,皆皮相之論也,他們沒有認識到情的本質。

      湯顯祖認為,世界是有情人的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的人生。因此,他創作《牡丹亭》,就是要標榜出一種“至情”的世界,而這種世界,正好是現實中所沒有的。在我看來,如果現實世界是有情的世界,那么,湯顯祖大可不必“為情作使”,更不必借文學作品表達自己心中之塊壘。所以他才說:

      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天下之聲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憺蕩人意,歡樂舞蹈,悲壯哀感鬼神風雨鳥獸,搖動草木,洞裂金石。其詩之傳者,神情合至,或一至焉。[14]

      實際上,湯顯祖不僅使用“情”來判斷社會的好壞,更是把“情”這個標準運用到對人性的考察之中,是以情之“真”“假”為標準來判斷人之真假。他說:

      門下殆真人耶!世之假人,常為真人苦真人得意,假人影響而附之,以相得意真人失意,假人影響而伺之,以自得意邊境有人,其名曰竊人之所畏,吾得不畏哉![15]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能理解為何杜麗娘“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那是因為杜麗娘是“真人”,是有情人,而杜麗娘和柳夢梅與之戰斗的,是無情的社會,以有情的人生戰斗無情的社會,最后取得了勝利,這不僅是湯顯祖人生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其對未來社會的良好祝愿。

      總之,湯顯祖對“情”的探討與呈現,揭示了戲曲藝術可以有的本質,確立了一種以“情”為中心的戲曲觀,彰顯了作品中作者的主體地位。而湯顯祖對于情的極度重視,也使他在藝術上運用了前所未有的幻想與夸張的方式加以傳達,因而賦予了藝術形象以奇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明]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M].徐朔方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54.

      [2]葉樹發.中國戲曲簡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128.

      [3][清]焦循.劇說[A].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197.

      [4][5][6]魏同賢.馮夢龍文學全集·情史(十五)[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2.530.

      [7][明]湯顯祖.續棲賢蓮社求友文[A].湯顯祖全集(二)[C].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1221.

      [8][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序[A].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一)[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175.

      [9][元]夏庭芝.青樓集[A].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7.

      [10][明]高明.琵琶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8.1.

      [11]樓宇烈.湯顯祖哲學思想初探[A].湯顯祖研究論文集[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152.

      [12][明]湯顯祖.牡丹亭·標目[M].徐朔方,楊笑梅校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1.

      [13][明]湯顯祖.牡丹亭·題詞[M].徐朔方,楊笑梅校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1.

      [14][明]湯顯祖.睡庵文集序[A].湯顯祖全集(二)[C].徐朔方箋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1074.

      [15][明]湯顯祖.答王宇泰太史[A].湯顯祖全集(二)[C].徐朔方箋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305.

      作者簡介:

      李 珊(1990-),女,漢族,四川省南充市人,現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專業為戲劇戲曲方向。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章 牡丹亭 超越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露脸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校园放荡三个女同学|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免费播放春色aⅴ视频| 波多野结衣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欧美三级电影在线看|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人与动人物姣配xxxx|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九九综合VA免费看|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二区三区|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成人久久久久久|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捅| 一道本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japanesehd奶水哺乳期|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婷婷|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男性玩尿眼玩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色成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