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志
【摘 要】趙孟頫的畫作《鵲華秋色圖》是元代書畫中的精品,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卻幾經流落。這部畫作大筆潑墨,描繪秋日風景。除了靈動的筆法之外,書法帶來的濃厚意趣也較為突出。
【關鍵詞】趙孟頫;意態;纖弱
中圖分類號:J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78-01
趙孟頫是元代藝術界的領袖人物,不僅博學多才而且極富詩意。詩文韻律、鑒賞、工筆書畫等都極具造詣,其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了元代新畫風,被后世稱為“元人冠冕”?!儿o華秋色圖》是其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畫卷,不僅抒發了寄情山水的情懷,還將滿腹思想抱負盡皆付諸其中。論文以《鵲華秋色圖》的畫卷內容、畫中精粹、趙孟頫的思想情懷及個人意態三方面,對此畫卷做出賞析。
一、《鵲華秋色圖》畫卷內容及后世品評
畫卷主要描繪濟南郊外鵲山、華不注兩山的秋景,以其高超嫻熟的技藝,顯示出其畫風的獨創性和雄壯之風。此畫中兩山遙遙呼應,綠樹成蔭,平原小洲,房屋茅舍若隱若現……
趙孟頫師從古風,在山水描摹中,以其獨到的見解和非凡的眼光,用寫意筆法,水墨、淡彩和雙鉤筆法,將山石樹木在畫卷的每一部分都得以展示。對于樹干的質感,采用旋轉勾勒的創造性畫法,使畫作的整體形象顯得圓融,同時又具備真實感。
畫卷以其安靜寂然的基調,飽含人文精神和色彩的暖色調效果,表現出一種遠離塵囂和孤標傲世的情懷,甚至一種并不濃郁的“思鄉”情懷,這是行文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趙孟頫是山水畫派的第一領袖和核心人物,無論從特異性基因還是自我情感的超脫方面,他無疑都是卓越的。在歷代的畫壇之中,無論是整個元朝還是明清的山水畫創作,都受趙孟頫畫作的影響頗深,趙孟頫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以及思想情懷對后世影響深遠。此幅畫作以平淡的筆觸,古樸、淡泊的情懷,自成一派的精湛技藝,在畫壇留下了長久的美名。明朝的董其昌評此畫說“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元人贊其“一洗工氣”。正是他的這種繪畫,開啟了元代文人畫的新風尚。他的畫作甚至在近千年的歷史時期中,被無數的歷史名人珍藏。
二、趙孟頫的思想情懷及個人意態
趙孟頫本人是元代文學和藝術領域最杰出的人才,他開創了以風氣為師的新畫風,以其鮮明的表現力和個人的思想情懷,寄托了他的意趣和雄風。在《鵲華秋色圖》圖卷中,更是寄予了自身深厚的情感。趙孟頫以自身的宋裔身份,在元廷入仕為官。功名富貴于他,不過是過眼云煙,何足道哉?對于自身地位的尊崇,他向來是不甚在意的,但也曾有時代情勢下身不由己的無奈選擇。元蒙王朝盡管是少數民族統治,但是對于漢室文化非常尊重和推崇,對文人墨客也很尊重,這些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統治特色。他把自身的大氣雄壯情懷以及包羅萬象的廣闊胸襟寄予在他的精神領域,從而淡化其形狀,而洋溢在畫作之中。他的思想情懷和個人意趣都集中其心靈的一個“歸”字上面。
趙孟頫的人格心靈和藝術風貌獨特,慧眼獨到、意趣鮮明。他內心的諸多情狀、人格和心靈的凈化,都是依持著對其作品的傾情。盡管趙孟頫在畫作中著力表現出一種淡泊江湖的悠遠意境,卻還是在畫作的每份功力中,顯示出其豪壯之氣以及忠于大宋江山的壯志滿懷。他的筆墨風格和獨到見解,彰顯出一種真我的意境,同時又以其鮮明表現力,在筆墨性格中,體現自我的襟懷氣度。
趙孟頫被“國朝第一”的大帽子扣上,亦是無奈。寄予在《鵲華秋色圖》圖中的思想情懷和人情之致,不僅僅是他自我的救贖,更是作為自身出位的無奈之舉。辭官歸故里,卻被周圍人甚至親友諷刺和不解;有超脫世俗之風的感懷,卻又不得不卯足干勁接著灑脫,文人的成見,和他在畫作中表現的自我情感,都是如此深刻、認真,甚至在一種世俗論中,流于自身的隱逸情懷,都莫可名狀,惟有以畫卷一解煩悶之情。
趙孟頫的個人性格特征,使得自身具備了超脫世俗的魅力,同時又兼具中和及人文之美。因為思想決定其藝術風格的高度,這賦予了他自身的不平凡。南宋畫風的磅礴氣勢和剛勁霸道的雄風,在他的藝術風格特色中得以削減,畫作被賦予了溫柔清雅、平淡真實的情感。
綜觀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不僅沿襲了唐代畫風的文雅之致和宋代文人畫的大氣雄風,同時也將自我的真實感懷寄托在畫作中。在現實中創新和抒寫自我的情懷,同時高度體現了畫作的古韻之美。
三、總結
元代在文化政策上的特殊統治,造就了元代文人的悲催命運。文人救國的美夢破碎了,但他們在精神上書寫了新的篇章,促使中國古代山水寫意畫作達到歷史上的繁盛時期。趙孟頫作為文人中較有見地的多產藝術家,以其高度成就和獨創精神,為后世留下了賞閱千古的《鵲華秋色圖》。這幅畫作,當之無愧于后世對它的“亦有唐人之致,亦有宋人之雄”之稱。
參考文獻:
[1]韓江.松雪道人《鵲華秋色圖》[J].美與時代(中),2012(3).
[2]李陽波.《鵲華秋色圖》傳奇[J].當代人,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