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團如何創新發展
任瀛
【摘 要】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基于智能手機的方便快捷,大學生越來越青睞于使用、微博這些新媒體。面對傳播大環境的變化,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也急需跟上時代的步伐,向以為代表的新媒體陣營拓展陣地。
【關鍵詞】;社團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62-01
一、新媒體概述
新媒體這個詞最早在1967年由美國戈爾德馬克提出,但在學術界至今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大家普遍認為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一種新型媒體。2014年8月,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媒體融合”戰略,這再次從國家的高度強調了在新媒體時代,做好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創建出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話語體系,才能適應移動化的大勢所趨。
是國內即時聊天工具巨頭騰訊公司推出的即時聊天的語音產品,是騰訊進駐移動互聯網的一大殺手锏。在移動互聯網興起后,騰訊憑借開發即時聊天工具的優勢,結合智能機應用的特點,推出了。
二、公眾平臺概述
公眾平臺是在新形勢下探索出的新媒介,不僅體現了時代性,且富于創造性和實效性,并具有眾多特點。
(一)認可程度高。調查發現,大學生對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普遍較高,而且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價值觀念等均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表現形式多。公眾平臺不但可以及時發送文字圖片,還可以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同時具備群聊功能,吸引了廣大大學生紛紛使用,成為大學生活躍的新媒體平臺。
(三)傳播能力強。公眾平臺消息的傳播方式是一對多,可以直接定向發送至關注者。通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QQ群、微博及特定個人的,可以實現一傳十,十傳百,最后被大家廣泛知曉。
三、在社團建設中的促進作用
(一)擴展大學生社團陣地。在過去,大學生社團陣地僅僅局限于線下,開展的活動只能實地進行,往往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這些新媒體興起之后,社團可以在上建立自己的官方賬號,建設屬于自己的網上陣地,將線下的陣地延伸到網絡上,迎合當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習慣。
(二)增強互動,拉近與大學生的距離。1.促進社團信息公開化。在新媒體時代,社團辦事透明度被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團可以通過平臺公布信息,比如,社團的活動計劃、活動開展、活動總結、社團重要事件、校園熱點新聞等。在平臺上大學生幾乎每天都刷,只要他們關注社團的,就會瀏覽到社團在平臺上發布的信息,非常快捷方便。為此,公眾平臺利于促進社團信息公開化,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并參與社團活動。2.貼近校園生活,傾聽心聲。在平臺上社團發布的信息,大學生可以進行點評、轉發。通過大學生的點評,可以了解大學生的意見,傾聽他們的心聲。有了平臺之后,社團通過發布信息增強與大學生的互動,而且在虛擬空間里,大學生更愿意暢所欲言,更喜歡參與到互動交流之中,在互動交流中可以收集大學生的意見反饋,利于社團的不斷改進和提升。在平臺上,社團不局限于社團活動,改變官方的腔調,走進校園,貼近校園,應用網絡流行吐槽心態反應校園生活,掀起大學生討論話題,從而拉近與大學生的距離。3.為大學生提供便利服務。社團的平臺不僅停留在發布信息,舉辦活動的職能上,經過深化挖掘后,最終會走向服務大學生。社團是為了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推動大學生獲得全面發展而存在的,在平臺建設中利用的普及性和互動性,真真正正為大學生辦實事,幫助大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在廣納信息中為大學生提供便利服務。
(三)拓寬社團文化覆蓋面。團隊通過不斷的摸索和開發,其應用功能不斷得到豐富,因為功能豐富多樣,社團可靈活應用平臺上的功能化進行多樣化推廣,大大拓寬社團的覆蓋面。眾所周知,依托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特點,在宣傳推廣方面比傳統的海報、廣播、宣傳欄更具有優勢。建立在互聯網上,而且以手機為終端,信息一但發布,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段,只要能夠通過上網而且關注了社團的賬號,就可以瀏覽到社團的文化宣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是誕生于移動互聯網的新興媒體,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環境下,玩已經成為了當今大學生的一個日常習慣。應用平臺建設社團是校園精品文化建設的一個新課題,在社團建設方面,具有拓寬社團陣地、增強互動、拉近與大學生的距離、拓寬社團文化覆蓋面的作用。在應用推動校園精品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真誠溝通,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這樣才能應用促進大學生社團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阮映東.高校公眾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計算機,2010,3(5):32-35.
作者簡介:
任 瀛,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