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芹
【摘 要】網絡這個隨著生活需要應運而生的平臺帶給人們無限的方便,滿足人們對生活的各種需求。網絡流行語就是在此生成的一種語言現象,一種社會現象。全面地分析網絡流行語背后流行的原因,從中得到啟示。
【關鍵詞】大眾心態;省力;傳播途徑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70-01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一種嶄新的語言現象——網絡語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在網絡語言中,以網絡流行語的影響為甚。它主要是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力求創新、變化的心態
追求新奇、追求變化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特征,語言成分的創造和使用也能明顯地反映出這種心理狀態,在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的過程中,我們更能看出這種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例如:用“菜鳥、農民、小蟲”來形容初級水平的新人;用“潛水”來稱呼各類平臺上不發言只圍觀的行為[1]都非常貼切,饒有趣味性。而且多數網民都比較年輕,不喜歡循規蹈矩,不愛用“一成不變”的表達方式,總想求創新求變化,而網絡媒體給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追求時尚、反對傳統、滿足變化心理的舞臺。正如周日安所說的:“為了與眾不同,有意創造新詞,張揚自我,充分展示個性,帶來了網絡語言的個性化”[2]。
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現代人早已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他們追求快節奏的工作生活,青年人更是選擇打破常規,不斷創新。“博客”“微博”“沙發”“板凳”“潛水”“置頂”都是在網絡中常見的詞語?!安┛汀笔且环N網上共享空間,讓人以日記的方式在網絡上展現自己的形式,而“微博”即“微博客”,則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第一個回帖的就叫做“沙發”,第二個回帖的則叫做“板凳”。“潛水”指呆在聊天室里不說話;“置頂”則是將某個帖子放在列表的最上方……這些充分證明了網絡流行語新奇、動感,富有表現力的特點。
二、西化和從眾的心態
受西方語言文化的影響,外語的學習也就顯得非常重要,更是成為先進科學技術的語言標志。在各類網民中,學歷文化越高,他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就越大。社會主導文化中非常重視對外語學習和外來文化吸收,這樣的理念趨向對人們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使人們普遍形成了崇尚外語和外來文化的觀念。
對于從眾的心態,則表現為個體的意見、行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符合。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從眾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F在的年輕人尤其喜歡模仿,而且有很強的接受能力。他們通過模仿來充分表現自己。反映在網絡交流上,他們會模仿使用別人的新穎有趣的表達形式,比如,當看到有人用“偶”來稱呼“我”、用“蝦米”來替代“什么”、用“稀飯”表示“喜歡”,有些網友覺得這樣卡通化的表達很有個性,從而模仿體驗。一些特別句式在網絡交流中使用頻繁:如“哥XX的不是XX,是寂寞”“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中“是寂寞”只是為了表達語氣,沒有實際意義;“太好了,我了個去”中“我了個去”也是為了增強語氣,這些表達方式的使用,體現了網民追求新奇、喜歡從眾的心理。
三、高效率的省力心態
網絡流行語表義簡潔明了,無需過多言語,就能快速方便地傳達所需信息,這也使得網絡流行語快速播散于各類人群中,以盡量少的言語投入,去傳達最全面的信息,獲得最佳交際效果。也可以說,簡約的使用就是在交際中進行言語的有效選擇,以達到最好的信息傳遞效果。為了提高文字的輸入速度,減少上網時間,提高上網的效率,網民通過改變漢語和英文詞匯或語句的語法結構,創造出中英文縮略語、中英文諧音語等千奇百怪的網絡流行語。網絡語言中這種有效簡略的結構突出了交際的主要信息,使言語的表達和接收更加清晰、迅速、準確。
從構詞上看,網絡流行語的省力性體現在數字諧音、縮略語、字母的使用等方面。例如55555表示傷心地哭,562059487是“我若愛你,我就是白癡”,其它的如526(我餓了)、687(對不起)、7456(氣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GF、BF、LG、LP分別表示女朋友、男朋友、老公和老婆。FB則表示腐敗。網友聚會吃飯通常稱為“FB”,一般是AA制的聚餐活動。這個詞語的流行也包含了廣大網友對丑惡腐敗者的鄙視,所以用拼音縮寫和他們劃清界限(網絡游戲中為副本的意思,即獨立的游戲地域)。
網絡流行語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其涵蓋的范圍和意義也在不斷擴大,它正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網絡流行語既表現為社會生活變化在語言上的反映,又表現為人們在文化生活、價值取向上的一種態度,本文對于網絡流行語盛行的原因闡釋還很淺薄,未來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又將如何,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2]周日安.簡論網絡語言[J].語言科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