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初探中國四大石窟藝術

      新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08月14日 16:27

      中國四大石窟

      朱素文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摘 要:石窟藝術由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藝術宮殿,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洞窟的四周及窟頂上繪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神怪畫、供養人物畫像以及裝飾圖案等等。洞窟里面幾乎都保存有很多塑像,堪稱是一座大型的雕塑館。

      關鍵詞: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

      中圖分類號:K8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035-01

      石窟藝術起源于印度,是依山崖開鑿而成的一種佛教寺廟建筑。石窟藝術隨佛教東漸而與佛教、佛、寺一起傳入中國。敦煌莫高窟鑿于十六國前秦時期,位于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是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稱之為“千佛洞”。敦煌自西漢起即為西域重鎮,“絲綢之路”的暢通也使中國和中亞及西方諸國的商業、文化交流得以發展,佛教和佛教藝術即是循此路線,經敦煌傳入中國的。莫高窟的營建在唐代飛速發展,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化交流最活躍的時期。五代及宋時河西走廊的統治者及僧侶、民眾開鑿了許多洞窟,并對以前的洞窟進行了全面維修。西夏統治期間,幾乎沒有開鑿洞窟,僅是對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補。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間開鑿的石窟均帶有密宗色彩。①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被人所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從王道士發現藏經洞后,引來了許多西方考古學家和探險者。英國人斯坦因,先后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法國人伯希和,掠走5000件精品文獻;美國人華爾納用化學膠布粘走壁畫26幅等。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于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②

      麥積山石窟以精美的塑像聞名于世,位于甘肅天水城東南東南處的一座孤峰,因其外觀如同農家堆起的麥垛,故名麥積山。麥積山石窟在公元4世紀末和5世紀初十六國的后秦、西秦時期,開始創建并有作品保存下來。它是佛教藝術從西域大舉東進的產物,以泥塑為主,各個石窟的泥塑藝術因時代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特征,也有地方藝術流派及創作者的個人風格,形成了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被中外學者譽為“東方雕塑博物館”。③

      麥積山石窟的開鑿年代在北魏與宋代之間,主要以南北朝作品為主,其造像風格以“秀骨清像”為典型代表。后秦時期佛教在關中得到了大力傳播。麥積山石窟興建的第一階段:十六國、南北朝高潮期,十六國時期窟龕主要為方形,平頂,低壇基,左右各開一龕,并有藻井等裝飾。部分窟龕內出現十大弟子形象,并繪有佛教壁畫;南北朝菩薩面相清秀,滿含笑容,身調細長,裝束繁褥,衣帶飄舞,風姿瀟灑。第二階段:隋唐時開窟造像活動依舊興盛,但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現存的作品已不多了,僅有少量的壁畫和形象較為拘泥呆板的雕塑。第三階段:宋代又是一高峰,并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和一定的地方色彩。窟中開始塑大量羅漢、力士像,表現深沉、激奮、夸張,給人感覺很自然真實。

      龍門石窟:北魏后大規模建造,大部分開鑿于唐朝,位于河南洛陽市南郊的伊闕峽谷。隋煬帝建都洛陽,因宮城城門正對伊闕,因此稱之為“龍門”。這里地處交通要道,山清水秀,巖石質地優良,有利于雕刻。龍門石窟規模宏大,號稱“十萬佛像”。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是古陽洞,位于龍門西山南部。它原為天然石灰巖洞,后被加工為橢圓形平面,穹窿頂的石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薩二石獅,南北兩壁各鑿三層像龕,雕有飛天、佛傳故事和禮佛圖等。龍門石窟中繼古陽洞后開鑿的第二大窟是賓陽洞,位于龍門西山北部,在北魏龍門石窟中最有代表性。原計劃修建三窟,但耗時之久,動工人數之多,僅完成了賓陽中洞。④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⑤

      云岡石窟早期以曇曜主持開鑿的大像石窟為代表,高大、莊嚴的佛像和寬暢開闊的空間象征皇家帝王的莊重和威嚴。“曇曜五窟”的形制基本平面呈馬蹄形或橢圓形,穹窿頂,前開拱門,門上開明窗,像僧侶修禪所居的草廬。窟內主像形體高大,兩側各有一佛,為“三世佛”。到鼎盛時的中期,石窟呈雙窟的流行趨勢,裝飾愈顯華麗,題材更加豐富。到后期石窟藝術在民間風靡一時,都城遷到洛陽之后,皇家建造石窟的風尚逐漸走向民眾,由達官顯貴到眾多大眾百姓,眾多宗教信奉者開始布施開鑿石窟,于是在武周山的西部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小型洞窟,其主題除了有之前流傳下來的“三世佛”造像,還有象征當時馮太后掌權的“二佛并坐”的造像主題。佛教造型也從之前的敦厚、高大、演變成“瘦骨清像”的造型風格,造型風格逐漸形成中國獨特的風格, 富有人間的生活氣息,形成了中國人像雕刻,臉形豐腴,為當時典型的中原人物形象。也正是這種原因,才能得到廣大信眾的崇敬和喜愛,也體現出佛像思想的深入人心和漢化盛行的影響。⑥

      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獨特,既繼承了我國秦漢石刻藝術的傳統,又融匯了南亞一帶的雕刻風格,佛像造像世俗化、中國化的開始,是研究我國佛教石刻藝術的寶貴財富。

      注釋:

      ①劉蒙.論莫高窟壁畫佛教形象的演變[J].文藝生活,2012(10).

      ②馬建華.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其價值意義[J].福建藝術,2007(04).

      ③劉美奎.淺談麥積山石窟藝術特色[J].美與時代(上),2011(06).

      ④楊箏.南北朝時期的洛陽佛教文化[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6).

      ⑤劉森.中國古代文化史圖文導練[J].歷史學習,2006(12).

      ⑥騫蕙.大同云岡石窟的空間設計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4.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文章 石窟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电影|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区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二区|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揉美女胸的黄网站|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网| 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便器调教(肉体狂乱)小说| 黑人极品videos精品欧美裸| 国产内射大片99|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