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芳+張雨
【摘 要】“村章鎮管”這一現象在山東廣大地區乃至其他地區普遍存在著。以前有村委會管理的公章,現在由鎮政府有關部門保管,這樣真的就會有利無弊嗎?本文主要探討村章鎮管施行以來,帶來的成效,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使“村章鎮管”落實到位,促進農村基層民主自治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村章鎮管;管理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71-01
一、村章鎮管出現的成因
在村民自治的過程中,鎮政府仍然掌握多數村莊和農民的控制權。村委會也是以鎮政府的公共權威為支撐,這樣一來村民自治嚴重弱化,村委會嚴重依附于鎮政府的工作。而為了規范村章的使用,村委會也只能將交由鎮政府保管使用。村章統一由鎮政府保管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村委會的監督。蓋村章需到村委會開介紹信,有村支書和村主任的簽字,再到鎮政府由有關領導簽字,最后才能到蓋章處蓋章。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公章亂用亂蓋現象,以此來規范公章的使用。[1]
二、村章鎮管的成效
(一)亂蓋公章現象的減少。之前,村章由村委會保管時,的確存在各種亂蓋公章的現象。有的村干部責任心不強,礙于情面亂蓋公章。有的合同和欠條上只有公章,沒有經辦人的簽字,所以也無法追究責任人。現在公章有專人保管,使用之前要經過多個負責人簽字,才能蓋到公章,這樣有效防止了亂蓋公章的現象。
(二)程序規范化。現在要蓋公章,需經過層層批準才行。對于學生升學、婚姻登記等一般情況,只要村委會開好介紹信,有村支書和村主任的簽字,到公章管理辦公室簽字就可以蓋章了。但對于一些涉及村集體財產,如土地承包合同等重大事項,在使用公章前必須經規定召開會議,堅決杜絕“無審批表、無簽字、無會議記錄”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公章使用程序的規范化和科學化。[2]
三、村章鎮管出現的問題
(一)村民的權益受到一定的影響。“村章鎮管”雖說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亂蓋公章的現象發生,但也使群眾辦事更加困難。以前只要到村委會蓋章就可以了,現在除了要到村委會開介紹信和簽字外,還要到鎮政府辦理,特別是離鎮政府遠的村民,如果去鎮政府恰巧遇到不辦公,還得往返多次,這也嚴重違背“村民辦事不出村”的中央指示。而且節假日暫停工作,也會影響村民對公章的使用,村民的權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3]
(二)管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鎮政府村章管理人員對于村章的管理使用責任心不強,工作服務意識不強。有時因為自己的原因,擅自離開工作崗位,致使村民找相關人員蓋章很艱難。在給村民蓋章的過程中,也是顯得很不耐煩。
(三)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村章鎮管”實施多年,一直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村章鎮管”只是停留在不成文的規定下,難以保證其公正有效的管理使用。
四、村章鎮管的不斷完善
(一)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監督。針對管理人員出現的問題,鎮政府應加大力度培訓和監督,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加強管理人員對公章的管理和使用培訓,增強其工作責任感。對于工作態度不好、沒有遵守職業操守的管理人員,要進行批評教育,而對于工作態度好、受人民群眾稱贊的,鎮政府也要進行表揚。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要針對“村章鎮管”這一現象,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村委會和鎮政府的工作職責,使公章的管理和使用更加科學化。完善的法律法規是依法行政、依法治村和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的前提和保障,因為,出臺明確的法律條文來支撐“村章鎮管”的合理性,才可以真正使人民信服。[4]
(三)加強村委會工作的宣傳力度。在今后的村委會工作中,要加強與村民的溝通,多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宣傳工作,使村民理解知曉村委會的工作。可以通過張貼公告和宣講等方式,將村委會的最新工作動態、鎮政府工作的指示等告知村民,確保村民及時了解本村的發展規劃。同時也要采納村民的一些建議,從而增強村民的責任感和參與感,共同推動村民民主自治管理,也使村民明白“村章鎮管”的目的。
總之,“村章鎮管”后,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亂蓋公章的現象發生,但也出現了各種問題,村章由鎮政府管理,需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文支撐,且鎮政府對村章的管理和使用,要真正比之前由村委會管理時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徐負群.村民自治現狀與案例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2]崔璀.淺談當前村(社區)公章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J].中國鄉村發現,2013(12).
[3]劉博.村章鎮管的利弊分析[J].農村財務會計,2015(10).
[4]樊軍利.村章鎮管-村民自治的梗阻[D].華中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賈曉芳(1991- ),女,山東臨沂人,碩士,長春工業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16級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通訊作者:
張 雨(1980- ),男,碩士生導師,博士,長春工業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