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基于美術史談中西方色彩應用的差異

      新聞
      藝術科技
      2017年08月18日 23:22

      摘 要:本文在介紹了中西方美術史的發展的基礎上,對以美術史為基礎的中西方色彩應用差異進行了分析,從繪畫色彩以及建筑色彩兩個角度全面分析了兩者之間的差異,并指出了一部分共同點。最后根據兩者的差異,為中國對色彩應用水平的上升提出了具體建議,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美術史;中國;西方;色彩應用;差異

      0 前言

      美術史的發展與國家與地區的人文環境以及哲學思想等均存在極大的聯系,對于色彩的應用同樣如此,這是導致中西方在色彩運用方面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隨著美術對于國家影響的深入,中西方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特點也逐漸體現出來,兩者在形成鮮明對比的同時,均體現在國家的不同文化。對色彩應用的研究不僅能夠為中國美術領域整體水平的進步打下基礎,同時還能夠為中國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提供特殊的途徑。

      1 中西方美術史的發展

      1.1 美術史簡介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的發展歷史及其規律的科學。這一學科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復雜,不僅能夠涉及有關歷史領域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涉及建筑以及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根據中西方在發展歷史方面存在的差異,以及兩者在哲學思想方面存在的不同,中西方的美術史也不盡相同。總的來說,在研究一個國家的美術史的過程中,必須將其與這一國家的歷史文化進行綜合探討,并充分關注有關這一國家的哲學以及人文方面的因素,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了解其在美術方面的發展歷史。[1]

      1.2 西方美術史的發展

      西方美術史的發展始于古希臘人。文藝復興是西方的標志性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為西方美術領域發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極其優渥的土壤以及極其有利的環境。在文藝復興時期,G.瓦薩里的《藝苑名人傳》出版,并成為了西方美術史完善的典型代表。自此之后,美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2]

      J.J.溫克爾曼的《古代美術史》是西方美術史發展的又一典型代表,這一著作中,作者將美術與國家的地理以及人文環境充分結合在了一起,使得美術開始有了文化的韻味。作者在這一著作中,提出了美術與歷史以及宗教等方面因素的顯著關系,使西方美術史開始脫離了傳統美術的限制,有了更加深層次的意義。[3]

      總的來說,西方美術史的發展在對圖像的記錄方面主要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在前期階段,美術僅僅以記錄真實圖像為主要目的,而美術作品的創作也一直以這一目的為基礎,并沒有重視作品的審美性。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審美的要求開始越來越高,此時美術領域才逐漸加強了對作品審美價值的重視。

      1.3 中國美術史的發展

      中國美術史的發展起源于先秦的諸子百家,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美術史具有更加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更加優良的傳承。在中國古代,美術的表現形式較多,以書畫著作為主,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并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風格,為中國美術史的發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第一部較為完成的繪畫史出現在唐朝,以張彥遠的作品《歷代名畫記》為代表,在詞之后,以此種方法對先前名畫進行記錄的方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與追隨。唐朝時期,我國國家經濟實力較強,且與國外往來較為頻繁,在于其他國家的往來過程中,我國不斷將本國的美術理念傳播到了國外,同時也吸收引進了國外美術的優勢,為我國美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礎性的保證。

      1949年,中央美術學院正式成立美術史系,代表著我國對美術史重視程度的提高,同時也代表著美術史正式進入了學術研究的領域,成為我國寶貴的財富。

      2 以美術史為基礎的中西方色彩應用差異

      2.1 美術史與色彩

      簡單地說,對色彩的運用是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史的研究范圍極其廣泛,不僅包括對繪畫問題的研究,同時還包括對建筑以及雕塑等問題的研究。無論在中國或在西方,美術史中都包含著上述各個領域的有關內容。[4]色彩是美術史中重點強調了一個理念。色彩可以被應用到繪畫以及建筑等各個方面,不同色彩的運用能夠使作品表達出不同的思想,傳達出不同的理念,對于作品靈魂的升華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西方人文歷史的不同,其美術史對于色彩的運用情況也與中國有著一定的差別,

      2.2 中西方繪畫色彩的應用差異

      中國在繪畫方面對色彩的應用以淡雅為主,對于主觀因素較為重視。相對而言,西方在繪畫方面對色彩的應用則顯得更加理性,這是兩者之間存在的主要不同,由此引申的,兩者在對繪畫色彩的選擇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1)中國在繪畫方面對色彩的應用。無論美術史的發展還是對于繪畫色彩的應用,都會受到哲學以及宗教因素的影響。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自古以來便會中國人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產生著極大的影響。根據道教的思想,尊重自然,以天道,將其與人道結合,是其主要的生活理念,同時也是其行為方式的主要依據。除此之外,道教對于色這一問題較為重視,“五色令人盲”所講的便是這一道理。針對上述理念,道教在對色彩的應用過程中,往往非黑即白,而在黑白之中,又以黑色為主,從道教的傳統服飾以及道教的太極八卦圖中便可以發現這一特點。[5]

      受道教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人們在繪畫的過程中,往往更加傾向于使用墨色,相對于其他顏色而言,墨色對于情緒以及理念的表達較為單一,正是基于這一點,才成就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寧靜與淡雅。發展至今,中國的繪畫中所使用的色彩的豐富程度已經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沒有擺脫傳統文化的影子。以水墨畫為主,一部分藝術家在創作水墨畫的過程中,會以水分厚抹的方式強調色彩的,但相對于西方繪畫而言,其對于色彩的表現仍較為單一,強調通過主觀想象力的發揮,去對事物的形狀等進行描述,在單一的色彩下,使著作體現出更加豐富與飽滿的靈魂。

      (2)西方在繪畫方面對色彩的應用。西方國家在繪畫方面對于色彩的運用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以古希臘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以及浪漫主義思潮使其為主,其對于色彩的運用手段也存在一定的變化。

      首先,古希臘時期,西方的美術史逐漸起步,繪畫也逐漸興起,受發展歷史以及人為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并沒有重視對色彩的應用,而是僅僅以提高實物的形狀為繪畫目的。這一時期的繪畫往往十分注重事物各部分的比例關系,以人物畫像為主,其面部比例關系均按照換進分割的比例來確定。由此可見,古希臘時期,人們對于客觀的形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對色彩的重視。

      其次,文藝復興的到來使得藝術領域得到了解放,繪畫也迎來了嶄新的發展環境,在這一時期,人們對于繪畫的審美效果十分真實,為了提高作品的美學效果,作者往往會強調對大量色彩的堆積,以使作品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以使觀賞者能夠獲得更加真實的審美體驗,達芬奇的作品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的代表,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為例,其對于色彩的使用十分靈活,且十分真實地反映了蒙娜麗莎當時的狀態,因此成為了千古佳作。[6]

      最后,隨著西方國家的不斷發展,以及西方歷史的進步,浪漫主義思潮逐漸興起,并對繪畫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印象派逐漸產生。與以往繪畫特點不同的是,印象派不再將繪畫重點放在反映真實情況方面。在繪畫過程中,作者會以自己在每一時刻對某一物體的直觀感受進行創作,因此作品往往更加具有主觀性。在色彩的使用方面,作者也會以自身的印象為出發點來實現,這與中國繪畫的出發點相似,但其色彩的使用方面卻大有不同。

      2.3 中西方建筑色彩的應用差異

      中西方建筑在色彩的應用方面也存在差異,相對于西方國家而言,中國建筑對于色彩的使用十分豐富且華麗,以中國古代為例,其對色彩的應用更加強調統治階級的權利,同時,中國建筑對于色彩的應用存在較強的創新性,一直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與之相比,西方國家建筑對于色彩仍存在豐富性,但在創新方面卻略顯不足。

      (1)中國在建筑方面對色彩的應用。受經濟發展條件以及社會生產力的影響,中國原始建筑對于色彩的應用沒有過多的選擇,因此一般主要以草或木的顏色為依托,去對建筑進行裝飾。隨著經濟水平的不但提高,建筑中所使用色彩的豐富程度也得到提高,紅土等涂料逐漸出現,解決了建筑色彩單一的問題,提高了建筑的審美價值。

      隨著中國歷史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階級逐漸產生。階級統治者為了表達自己的特殊性,通常會從建筑的角度入手,利用色彩強調階級等級。在階級產生的最初階段,統治者主要以紅色以及白色為主體現建筑的莊嚴。秦始皇時期的建筑充分體現了上述特點。[7]

      發展到周代,建筑色彩增加了青色與黃色等顏色。與階級產生初期相同的是,上述色彩的應用同樣集中在統治者的宮殿中。除此之外,繪畫也逐漸被應用到了建筑之中。在中國古代建筑中,祥云以及龍的圖案等都十分常見。

      中國建筑對色彩使用豐富性較強的鼎盛時期為宋元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在國際中也占有著重要的地位,統治者的宮殿中,墻、柱以及門窗等的色彩均極為華麗,顯示著宋元時期我國雄厚的財力以及較高的國際地位。在這一時期,建筑對于色彩的應用往往較為重視冷暖的對比,在對比過程中,使得冷暖色調均能夠更加突出,從而達到提高建筑層次性的目的。發展到現代,中國建筑領域對色彩的應用逐漸拓展到了園林規劃領域,在園林規劃過程中,通過對大量色彩的運用,使得園林具有了更高的觀賞價值。

      (2)西方在建筑方面對色彩的應用。與中國相比,西方在建筑方面對色彩的應用則較為單一。[8]以古希臘為例,從古希臘的雕塑來看,其幾乎不存在對色彩的使用,通常會使雕塑以原本的形態所體現。但在古希臘的建筑群中,卻處處可見色彩的使用痕跡。考古顯示,古希臘的建筑中,對于紅、黃、藍、綠等色彩的使用十分頻繁且豐富,以至于從目前存留下來的遺跡中,仍然可以可見當時的輝煌。以古希臘的神廟為例,歲月已經使其變得斑駁,但仍可以看出其中的眾多色彩。[9]中國古代建筑對于色彩的使用通常以表現統治階級的地位以及特殊性為目的,但相對而言,古希臘建筑對于色彩的使用目的則并非如此。宗教是影響古希臘建筑色彩的主要因素,在古希臘歷史中,不同顏色往往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通過對大自然種種現象的觀察,古希臘人認識到了水、認識到了空氣,同時也認識到了火與土地,在充分利用其智慧的基礎上,古希臘人將不同的元素以不同的顏色體現了出來。水以綠色代表,空氣以紫色代表,火與土地則以紅和青作為主要代表。上述色彩通過建筑的形式得以體現,成為了古希臘人表達對自然的崇拜及其宗教信仰的主要途徑。[10]

      古羅馬在建筑中對色彩的使用依然延續著古希臘的思想以及理念,并未實現極大的創新,但需要認識到的是,相對于古希臘而言,古羅馬的建筑形式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擴展,同時,鑒于其較為豐富的經濟實力,人們往往更加傾向于使用較為華麗的顏色,以金色為例,古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便主要應用了這一色彩,不僅體現了華麗的裝飾風格,同時也體現出了西方人對宗教的重視。

      3 提高中國對色彩應用水平的有效措施

      通過對中國與西方在繪畫以及建筑方面對色彩應用的差異的分析可以發現,受中西方歷史環境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響,兩者對于色彩的應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已經使得各個國家逐漸連成了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提高中國的國際化水平也成為了中國人民關注的主要問題。為了提高中國對色彩的應用水平,必須在尊重國家與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對西方的優秀手法進行借鑒,以使中國對于色彩的應用能夠更加國際化。[11]

      3.1 充分尊重國家與民族文化

      充分尊重國家與民族文化是中國在應用色彩方面必須堅持的主要原則。以繪畫為例,中國古代的水墨畫清麗淡雅,作者使用單一的色彩使得作品體現出了飽滿的靈魂,現代繪畫作品中,應充分借鑒古代的繪畫技巧,并將其應用到創作之中,在繪畫過程中,以體現一種理念、表達一種思想為主要出發點與落腳點進行創作,以使作品能夠更加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除此之外,堅持充分遵循國家與民族文化的原則,還能夠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發揚與傳播,這是目前國家以及人民均較為重視的一項問題,因此,藝術領域也應在色彩的使用過程中對其加以重視。

      3.2 加強對西方優秀應用手法的借鑒

      僅僅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依托,對色彩進行運用,會導致色彩的應用水平停滯不前。在國家與國家之間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應轉變傳統思想與理念,充分注重對西方優秀的色彩應用手法的借鑒,并將其與中國傳統的色彩應用手法相融合,這樣才能為我國藝術領域的發展帶來更大的促進作用。同樣以繪畫為例,在水墨畫的繪制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墨的五色性質,提高作品色彩的豐富程度,以使我國繪畫的整體水平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4 結語

      以美術史為基礎的中西方色彩應用具有較大的差異,這與中西方歷史發展的軌跡不同存在聯系。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國必須在充分尊重國家與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加強對西方優秀的色彩應用手法的借鑒,這樣才能在有效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使中國對于色彩的應用水平達到國際化的標準。

      參考文獻:

      [1] 張婷,寧德煌.中西方色彩營銷差異比較研究[J].江蘇商論,2015(03):14-17+29.

      [2] 錢恒.中西方色彩差異及對現代設計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01):17-19.

      [3] 王謙.基于美術史談中西方色彩應用之異同點[J].廣西輕工業,2009(12):110-111.

      [4] 劉津穎.談談中西現代社會婚禮服飾的差異及其相互融合——基于風格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分析與思考[J].藝術科技,2014(01):237-238.

      [5] 色彩:中國畫變革的一個突破口——“中國畫色彩問題研討會”發言摘要[J].美術觀察,1998(10):4-16.

      [6] 楊夢婉.設計社會學取向的《色彩學》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實證研究[J].藝苑,2016(02):79-85.

      [7] 王登峰,崔紅.人格結構的中西方差異與中國人的人格特點[J].心理科學進展,2007(02):196-202.

      [8] 錢彩琴,朱金蘭.中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比較與跨文化交際[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36-38.

      [9] 李霞,李霜燕,王丹.中華色彩意象文化的變遷與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15(06):236-242.

      [10] 王駒,江南,曹亞妮,陳劍飛.中西電子地圖色彩設計的分析與應用[J].測繪科學,2009(S2):175-177.

      [11] 王彭偉,張縱,房偉民.中西方插花風格形成之比較分析[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5(02):42-47.

      作者簡介:趙紅嬌(1988—),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史,美術教育,設計。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色彩 美術 中西方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a级毛片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被男人桶爽| 久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永久久久免费浮力影院| 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俄罗斯精品bbw|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rbd奴隷色の女教师4|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中日韩欧美电影免费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巨肉黄暴辣文高h文奶汁|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hqsexmovie|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一级特黄a视频|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yy6080理论影院旧里番| 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yy11111光电影院手机版|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 蜜臀AV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又色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