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漢代陶塑審美特征對中國現代陶藝創作的啟示

      新聞
      藝術科技
      2017年08月19日 12:23

      ... 2016兩岸現代陶藝交流展

      摘 要:本文就漢代陶塑的風格特征進行分析比較,探索其在題材選擇、形式表現、內涵思考和文化構成上“現代性”,從中找出現代陶藝創作上的力量來源,形成具有參考價值的理論總結,為創作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征的現代陶藝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發。

      關鍵詞:漢代陶塑;藝術精神;現代陶藝;啟示

      漢代陶塑是中國陶塑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期,作為中國藝術史上一種獨特文化的物質載體,其本質是來源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藝術化的表現,提倡自由古樸、強調簡約概括、講究氣韻生動,追求寫意傳神。其創造的對象品類豐富、工藝技巧高超、表現風格多元,藝術精神純粹,文化影響深遠,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

      現代陶藝的出現,起源于50年代美國的彼得沃克斯倡導的“奧蒂斯泥土革命”和日本的八木一夫的陶藝創作活動。中國現代陶藝大約在80年代初在國內開展起來,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和勃興的市場經濟帶動下,通過大量展覽和頻繁交流,現代陶藝由著名院校向傳統陶瓷產區傳播,并逐漸在全國范圍內興起陶藝熱。迅速增加的創作人群、日益高漲的創作熱情,讓我們感受的這一新生藝術形式的潛在影響力,而這正是源自于具有近萬年陶瓷文化發展歷史,作為瓷的母國的每一個中國人內心的本能回應。

      雖然中國現代陶藝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后,文化的滲透和利益的驅動卻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現代陶藝在創作伊始,便陷入了“形式”的旋渦,向西方學習直接成為抽象形態的模仿,甚至是抄襲照搬,而對傳統陶瓷藝術的精華又“視而不見”,只是在市場的誘惑下,才從中尋找一些元素,進行表面的加工堆砌。無論是面對現代藝觀念的借鑒還是傳統藝術表現語言的吸收上,中國現代陶藝呈現出的總體態勢是膚淺和浮躁的。更多地關注于作品表面形式的考慮,而缺乏對于內涵更深層次的思索,一味地強調個性語言的表達和創作方式的隨機,過分夸大技術手段的作用和自我價值的肯定,這在很大程度上便縱容了創作者的盲目對放任。藝術思想的困頓和創作方向的迷離,就其原因是創作沒有從社會、文化、人性的角度切入,缺少對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深刻認識與真切感受,最終變成“從形式到形式”的尷尬。

      值得欣慰的是,當進入21世紀,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現當代陶藝的反思與碰撞,這種覺醒與回歸,不可避免地要回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語境中去探索和思考。漢代陶塑所特有的中國文化精神,賦予其不可低估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個性,而這正是當代中國現代陶藝一直在追求的品質。通過漢代陶塑的美學特征研究,可以為現代陶藝創作提供了新的文化資源和藝術語匯。漢代陶塑的精神文化內涵對陶藝創作在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轉換之間找到了一個支撐點,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切入角度。

      1 啟示之一

      漢代陶塑在藝術風格上沒有直接繼承秦代的具象寫實,從秦漢兩代的兵馬俑上就直接地體現出兩者巨大的差別,漢兵馬俑較之秦兵馬俑,給觀者更多的印象是小巧簡約,雖然沒有了精雕細刻的精致,但反而有了一種自然樸拙的親切。這種風格的形成,不是漢代生產技術的落后,更不可能是陶工造型技巧的退步,而是源自于“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自然審美觀的體現,漢代人們從自然中發現了審美的本質,為了追求大美的境界,在形式處理上“取大勢去繁縟”,不造作不雕飾,產生出粗獷豪放、樸拙渾厚的格調與氣度。

      漢代陶塑的自然審美觀給予現代陶藝創作的啟示,實際上是回歸到物象本身探索審美價值,并直觀地呈現于形式之中。首先即對材料的運用,泥土作為傳統陶瓷藝術與現代陶藝共同的材料語言,通過其可塑性在人手的作用下,體現出多變的姿態,而現代陶藝由于泥料種類的豐富,不同泥料性質不同,便形成差異性的性格,創作者在感悟泥性的同時,又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傳遞到泥土材料之中,其次是對技藝的把握,樸拙不是對技術的忽視,沒有高超的技巧,那一座座栩栩如生的人物俑像、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動物陶塑,是不可能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它是“技進乎道”的升華,現代陶藝創作離不開現代工藝技術,但不能過分依賴于技術,而是寓巧與拙,要將技術提升為藝術的自然狀態,達到返璞歸真;最后是對生活的感悟,這種感悟,是工匠們對現實生活最真實的觀察,對生命最真切的體會,并通過藝術化的加工,凝結于陶塑之中的深沉情感,這不是現代陶藝所追求的目標嗎,而這種對于自然、真實、率性、樸質的追求,正和現代陶藝發生之初,彼得沃克斯提出的創作觀念在審美價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2 啟示之二

      漢代陶塑手塑與模制的工藝性,決定了工匠們必須以最簡潔的手法表現對象。單純的形體、簡化的特征和夸張的姿態構成了陶塑獨立的審美價值。而個體造型還要服從于整體的場景性與敘事性安排,其一個重要風格特征就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著欲與外部聯系的表情或動態趨勢,有著與他人交流的“場”。因此,漢代陶塑沒有停留在對物象表面形象的刻畫,而是在自然樸拙的形式探尋中,發展出一種簡練、 概括、 夸張創作手法,其造型活潑自由,感情色彩豐富,表達現實情趣和內在神韻,形成了漢代陶塑活潑浪漫、 生動傳神的風格。正如我們欣賞漢代的樂舞俑,無論是出土于何地,其對舞蹈者的服飾和面貌的刻畫都是簡潔洗練的,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動勢的把握上,整個造型突出于婀娜多姿的體態、衣袖飄舞的韻律,作品沒有多余的刻畫,干凈利落,一氣呵成,把舞者的生動氣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動傳神是中國傳統美學區別于西方審美中抽象表現的的重要特征,無論是在國畫、雕塑還是書法藝術中,這一特征都是被推崇和追求的境界,當下中國現代陶藝創作,想要獲得文化身份上的認同,必須把傳神寫意的中國傳統藝術語言以現代的方式展現出來。漢代陶塑無論是人物俑,還是動物俑都具有這種語意表達的豐富內蘊,甚至在建筑類、生產生活類的陶塑上,也都著力去創造這種場景的生動表現。中國現代陶藝的寫意性不能僅僅停留在表現技巧和藝術理論上,最終是要潛移默化的落實的作品之中去,不能是東施效顰般的不知所云,更不能是使嘩眾取寵的投機媚俗,其著重在表達對象的時候創作者情感的融入,而是表達出對象所具有的生命力。它應當是脫離了具象的逼真模仿,又區別于抽象的理性概括,是介于兩者之間的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充分體現審美表達的含蓄寫意。這種借鑒不失為符合中國文脈邏輯,且具有現實的可行性。

      3 啟示之三

      漢代陶塑,雖然作為陪葬品,如果說是作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產物,它只要忠于對象的真實,但是它所表現的內容又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如四川出土的《哺乳俑》,漢代工匠以簡練利落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位慈愛的母親給孩子喂奶的瞬間,其盤腿端坐的安詳、撫乳哺喂的溫馨、低眉微笑的柔美,簡單的生活情景,定格的動作表情,把一位典型的中國母親形象塑造的淋漓盡致,洋溢著的人性之光熠熠生輝。而工匠們對于勞動場景、生活場景、娛樂場景等的塑造,卻不僅僅是現實生活情景的再現,而是基于個人生活的理想化表達,是勞動人民把自己的美好人格賦予自然對象,體現著對于生命和生活幸福的熱烈向往、祝福和祈禱,同時也反映了(下轉第頁)(上接第頁)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

      當我們認真審視作為重要民族文化遺產的漢代陶塑作品時,依然被它那渾厚中求自然、樸拙中求生動、簡約中求變化的造型特點所震撼,被那來自于對現實生活的強烈感受,使作品中充滿了激揚的生命活力的藝術格調所感動,而這一切的創作者卻是一個個無名的工匠,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偉大,正因如此都使得漢代陶塑成為中國陶塑史上的一個經典。在不以實用性為目標的創作需求下,精神性和審美性成為漢代陶塑與現代陶藝的所共有的特性。關注生活、關注人性、關注社會以及對之間相互關系的思考是兩者的共同之處,而這共同之處必將促進中國陶藝家對漢代陶塑認識的深化,在當代這個大轉變的年代里,現代陶藝應主動肩負起當代變革的文化命題,并將推動中國現代陶藝達到更高水平。

      4 啟示之四

      藝術作品是文化的直觀表達,我們從漢代陶塑的發展演變過程來考察,漢代文化的繁榮既得益于統治階級的開明政策,但更主要色是源于和漢代人們的豁達胸襟,那就是兼容并蓄,多元發展。 首先她不僅承繼以往陶塑藝術的優秀傳統,使商代古拙、西周的精巧、秦俑的宏大等,直接體現在西漢初期的兵馬俑、儀仗俑上;在發展過程中,楚文化的浪漫、儒學的嚴謹、老莊的樸素又相互影響,交融滲透,在樂舞俑、侍俑、生活俑上都含蓄地表達出來;同時,漢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時代,“絲綢之路”就是源于大漢和西域文化的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的,這種對外的交流,我們從西漢的胡人俑和東漢具有佛教題材的陶塑中可以窺見其頻繁的景象和文化的影響。在這樣復雜文化背景下,漢代陶工做到了對先秦藝術的借鑒吸收、對域外文化的兼容發展,還保持了主體儒道文化并舉的旺盛生命力,最終凝聚成為漢代陶塑自然樸拙、寫意傳神的藝術特征。

      漢代陶塑的審美文化性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僅僅對傳統的固守未免狹隘,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口號則顯得不合時宜,當今世界文化藝術交流的頻繁,技術對技術的革新,觀念與觀念的碰撞,現代陶藝家也必須在時代的洪流中自我更新,與時俱進。因此,對于傳統文化,我們既不能孤芳自賞也不能妄自菲?。粚τ谕鈦砦幕荒苋P否定,更不能盲目尊大。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認同和時代特征,所以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藝術語境,同時合理吸收外來文化中思想精髓就顯得尤為重要。正因為漢代陶塑所蘊含的種種“現代性”因素,內在地促進了中國陶藝家的創作反思。

      漢代陶塑凝聚著無數工匠驚人的想象、卓越的創造、精湛的技藝,它是漢代文化的物質載體,它包含深刻的人文精神、達觀的人生態度和樸質的的世界觀,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回味的,它是中國現代陶藝創作的源泉和基礎。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現代陶藝創作正逐步擺脫西方觀念的影響,正在凸顯期文化身份和藝術語境。每一位陶者都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更進取的精神真正參與到中國現代陶藝創作的歷史語境中找到自身的文化定位和價值取向,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旁觀者。

      參考文獻:

      [1] 吳昊宇.論中國當代陶瓷藝術文化身份的特征與建構[J].藝術探索,2014(2).

      [2] 張春秋.漢代雕塑和現代陶藝的浪漫主義傳承[J].廣西輕工業,2010(9).

      [3] 吳旻.漢代陶塑與現代陶塑創作[D].中國美術學院,2010.

      [4]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胡長春(1977—),男,江蘇鹽城人,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文學碩士,副教授,從事陶瓷藝術文化、產品設計理論、現當代陶藝創作研究。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陶塑 陶藝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四虎影院在线播放视频| 思思久而久焦人|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福利视频一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曰韩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侵犯小太正bl浴室子开张了| 粉色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www免费人成| 看一级毛片国产一级毛片|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 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 可以看的黄色软件| 给我看播放片免费高清|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观看| 被夫の上司持久侵犯奈奈美|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91国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c的你走不了路sb医生|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操|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娇妻当着我的面被4p经历|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把数学课代表按在地上c视频|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日本网站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