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2015年度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新聞
      藝術評論
      2017年09月02日 22:57

      中國藝術品產業發展年度研究報告發布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2015年,在國家完善立法機制,構建法治化社會的治國思想指導下,我國文化領域表現出以法促發展的特征,文化相關政策密集、系統出臺,其中包括公共文化服務、“互聯網+ ”、創業創新、雙效統一等等,這些政策的發布與黨的十八大及陸續召開的三、四、五次會議精神一脈相承。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新思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格局;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法制建設提到了新的高度,也對文化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布局。可以說, 2015年是國家文化戰略部署轉化為具體文化產業政策的一年,也是總體規劃中國文化發展方向和全面優化調整文化產業結構的一年。

      一、積極制定、完善文化政策體系,為國家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發展戰略目標指導下,國家相繼發布了幾項重要的文化政策,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各部委針對行業發展特點也紛紛制定了相關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如《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關于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草案》(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2015年扶持成長型文化企業工作方案》(文化部辦公廳)等等。

      上述政策都是針對當前中國文化發展方向及文化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關鍵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文化發展及產業更新指引了新方向、帶來了新機遇、指明了新思路。

      二、“十三五”規劃發布,對我國文化發展做出科學布局

      2015年10月26日至 29日,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十三五”時期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全新理念,明確在新常態背景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下,我國下一階段的五大發展目標和六大堅持原則,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總體來看,《建議》對文化發展做出了八個方面的部署。第一,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第二,堅持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要求在“十三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第三,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產業要融合發展;第四,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要堅持雙效統一;第五,明確了文化建設的精品化方向;第六,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文化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大原則;第七,提出要通過積極建設與有效管理維護網絡文化安全,實現網絡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第八,“十三五”時期的文化發展體系建設將成為發展重點。《建議》立足于國家現實與國際視野,對文化產業協調、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三、《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5年10月14日,講話全文由新華社發布,內容涵蓋五個重要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

      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踐行習總書記講話精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著力創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優秀作品,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以中央文化機構為例,文化部直屬院團和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文藝工作者陸續奔赴基層,深入革命老區、民族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深入鄉鎮社區、學校軍營、工礦企業,積極開展慰問演出、藝術采風、結對幫扶等活動。 [1]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和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組織數千名老中青文藝工作者,分赴全國各地開展慰問演出、小型展覽、學習體驗、采風創作、文藝支教、專家培訓等活動。 [2]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是對講話發表一年來文藝創作成果的展示和檢驗,更標志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觀念已深入人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將把更多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文藝精品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

      四、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引擎,提升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競爭力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要“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雙創)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 ”。創業創新被賦予了提升國家經濟與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2015年3月和 6月,國務院先后發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分別提出推動“雙創”落實的八項任務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系統闡述了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總體思路。文化部以營造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為目標,制定了《2015年扶持成長性小微文化企業工作方案》,這是中央部委層面首次為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制定專項年度工作計劃方案。 [3]

      “雙創”與文化發展具有高度的契合關系。文化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本動力,“雙創”概念的提出能夠激發文化產業的創造力。祁述裕強調,文化創新在構建國家創新體系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需要樹立起文化創新的重要性不亞于科技創新的理念,并建議借鑒科技園區的模式設立更多的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 [4]金元浦認為,“雙創”將推動和形成 20世紀 8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創業潮,與之前的兩次創業潮不同,文化科技的創新、創意與創業在此輪高潮中具有舉輕若重的作用,將成為“雙創”戰略的一個引擎。 [5]

      五、“互聯網 +”戰略與文化領域的碰撞將促進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形成

      在2015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將互聯網作為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 行動計劃”。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未來三年以及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包括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在內的 11項重點行動,并就做好保障支撐做出了部署,“互聯網 +”的政策支撐體系逐步建立。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演講中再次明確了“互聯網 +”作為一項國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 ‘互聯網 +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

      近年來,互聯網平臺上文化產業公司在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在產業結構方面相比傳統文化產業呈現出新的特征。“互聯網 +文化產業”并不是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產業的簡單相加,陳少峰認為, “無邊界 ”是“互聯網 +文化產業”所賴以存在的互聯網思維,也是“互聯網 +文化產業”的價值源泉,并指出垂直平臺可能成為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的亮點。 [6]“互聯網 +”這一概念與文化產業領域的碰撞必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激發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促進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形成。

      六、《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發布,文化藝術智庫建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全國各地相關部門、機構結合《意見》精神與當地實際情況,針對智庫建設計劃、政策進行研究和嘗試。眾多專家學者針對智庫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12月1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展開。

      《意見》指出,“樹立社會主義中國的良好形象,推動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迫切需要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鑒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中,文化藝術智庫建設是不可或缺、大有所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藝術管理部門和機構應當把握這一重要發展機遇,盡快展開文化藝術智庫建設試點工作,對文化藝術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進行探索,整合國家文化藝術優秀人才和智慧資源,密切結合國家文化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重要現實問題,“展開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提出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政策建議,著力提高綜合研判和戰略謀劃能力。 ”同時,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建立起規范、完備、合理、高效的文化藝術智庫體系,為國家文化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七、深度挖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文化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成為社科理論界的研究熱點。 2015年2月和 5月,第六屆、第七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先后在京舉行,《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論綱》發布、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一些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相關研究成果出版、發表,為中國特色軟實力理論體系的建構奠定了基礎。

      顏曉峰認為,習近平同志關于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中國特色軟實力理論體系的建構具有重要啟發意義,這些論述可以概括為制度為本、傳統為根、價值為魂。 [7]張國祚認為,我國“軟實力”已經在內涵、范疇、功能、取向上發生了有別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明顯變化。在“軟實力”前冠以“文化”二字突出了中國軟實力理論的特色,彰顯了中國“以文化天下”的情懷,是中國“軟實力”研究打造自身特色的一個重要標志。 [8]賈磊磊認為,在國家文化形象的建構過程中,傳統與當代的維度都是不可缺失的。我們應當按照當代文化的市場需求來配置文化產品的構成元素,根據流行文化的交流方式來搭建文化產業的交易平臺,根據當代中國的現實地位來鑄造我們的文化形象,根據國家發展的未來需求來傳播我們的文化價值觀。 [9]

      八、《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發布,指導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協調發展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標志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意見》明確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提出了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力度等具體措施,同時發布《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 2020)。《指導標準》列出了明確的國家指導標準,有利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地加以具體實施,也有利于對實施情況加以動態監測機制和績效評價。

      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指出,要準確把握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導向,強化功能;二是保障基本,促進公平;三是完善體制,統籌發展;四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落實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點任務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跨越式發展、激發公共文化服務活力、穩步推進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以點帶面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立法。 [10]

      九、持續加強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各個時期的發展戰略規劃依據我國文化產業不同時期的發展狀況,不斷調整完善,對引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與支撐。 [11]伴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把握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向,做好相應的戰略規劃成為重要課題,學者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花建指出,要重視打造和建設文化產業服務平臺體系,重點包括發展文化產業的投融資和交易平臺,集聚大量資源;發展創意和設計服務平臺,促進文化產業和相關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多樣化的市場服務平臺,包括政府投資的政策型平臺和企業投資的商務型平臺;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服務平臺,擴大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的優勢等 [12]。西沐認為,目前小微文化金融成為現階段我國文化金融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文化金融業態中的常態,要主動認識和把握小微文化金融的發展特征與內在運行規律,推動文化資源資產化進程 [13]。胡惠林、花建等認為上海自貿區設立后,其區域內文化貿易活動狀況需要密切關注,經驗也需要及時總結 [14]。

      十、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國際間文化交流合作

      在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的戰略框架之下,“一帶一路 ”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經過 2014年國家的部署引導及各層面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在 2015年邁入了深化與發展的一年。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共同頒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沿線各國要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其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國政府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核心在于我們要重新認識絲綢之路對于當前中國發展的形勢,切實發揮放大“一帶一路”推動不同文明融合、促進不同文化交流的孵化器作用。“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戰略中關于文化交流領域的關鍵詞。 2015年11月在中國福建泉州召開的“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三屆亞洲文化論壇”切實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指導精神,以“‘一帶一路 建設與亞洲文化交流”為主題展開了積極而有效的討論,并達成 “泉州共識”。 2015年度國家及地方組織的有關于“一帶一路”的各項活動,為搭建亞洲國家間文化交流平臺、增進各國專家學者和藝術機構間的理解互信與交流合作創建了良好的渠道。

      十一、區域間文化呈現合作與融合的發展趨勢

      2015年,區域間協同合作益發顯現出在經濟、文化效益產出方面的重要性。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將明確區域整體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還將確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既有頂層設計綱要,也有實施方案細則和路線圖。細則包括交通一體化細則、環保一體化細則和產業一體化細則。早在 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即共同簽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領域協同發展戰略框架協議》。《規劃》出臺后,為京津冀的文化協同發展提供了頂層指導框架,也為未來其他區域性文化協同發展提供了規范性指導政策。

      同時,國家加快推動特色文化產業跨區域互動正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增長點。文化產業“跨區域”互動發展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一般意識”基礎之上的各種不同等級的區域之間的合作與發展。 2015年,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全面展開,不僅將對全球經濟版圖產生重大影響,有利于構建和諧世界發展的世界經濟新格局,而且將對我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推動。

      十二、積極應對對外漢語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升我國對外文化傳播能力

      2015年全球掀起了新一輪“漢語熱”。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到 2020年實現 100萬名美國學生學習漢語;英國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宣布將撥款 1000萬英鎊支持英國學校開展漢語教學;荷蘭教育、文化和科學部門宣布,從2017年起,漢語將成為荷蘭中學畢業考試科目之一。“一帶一路”的蓬勃發展使世界更多國家的人們產生了學習漢語的意愿,南非、烏干達、贊比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紛紛將在本國推行漢語教學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對外語言文化傳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2014年6月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教授呼吁美國近百所大學取消與孔子學院的合作或重新進行談判; 2014年年底美國國會舉行了孔子學院是否干涉學術自由的聽證會;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孔子學院的合作方陸續中止了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在全球漢語熱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孔子學院遭遇發展瓶頸的背后原因主要是西方將孔子學院視為中國文化擴張工具的意識形態偏見。

      值此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我們有必要對漢語對外傳播的策略做出調整,以此為契機提升我國的對外文化傳播能力。劉秋韻建議要淡化漢語國際推廣的國家和官方色彩、文化輸出色彩;利用市場力量,推進漢語國際推廣的產業化。 [15]符紹強提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孔子學院應抓住難得機遇,為“一帶一路”建設培養人才,提供企業培訓、商業培訓或個性化的語言培訓,形成品牌效應。 [16]

      注釋:

      [1]周瑋.“這里的掌聲最值得驕傲! ”——文化部深入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綜述.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 c_1113812119.htm。

      [2]姜瀟、王菲菲.深入生活前沿,為人民書寫華章——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綜述.http://www.cflac.org.cn/xw/

      jishixinwen/201501/t20150113_280952.htm。

      [3]《2015年扶持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工作方案》發布 力促文化領域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N].中國文化報. 2015-5-19:001.

      [4]祁述裕.文化創新也是發展的基本動力[N].聯合時報.2015-9-25:004. [5]金元浦.“互聯網+”與“創客”時代[J].理論導報.2015(10). [6]陳少峰.互聯網+文化產業的價值鏈思考[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4). [7]習近平“文化軟實力”觀:制度為本、傳統為根、價值為魂[J].理論導報.2015(2). [8]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訪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張國祚[N].光明日報.2015-8-30:007. [9]賈磊磊.建構傳統與當代相兼容的國家文化形象[J].解放軍藝術學院院報.2015(2). [10]楊志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原則與重點.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5-03/31/c_1114786962.htm。 [11]黃永林.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及其特征與經驗[J].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5(10). [12]花建.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服務平臺體系:要求 ·重點 ·業態[J].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5(6). [13]西沐.小微文化金融及其創新發展戰略[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1). [14]胡惠林.自貿區與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0-13.參見花建《大力發展中國文化跨國公司》《中國藝術品產業的發展戰略》《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服務平臺體系:要求 ·重點 ·業態》等。 [15]劉秋韻.作為文化戰略的漢語國際推廣芻議[J].漢字文化.2015(2). [16]符紹強.贏得國際認同,形成品牌效應不斷提高孔子學院發展水平[J].人民日報.2015-11-26:007. 執 筆:李樹峰(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巨川(中國藝術研究院文 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伊(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 戰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瑜瑜(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 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責任編輯:雍文昴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文化 文化產業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电车痴汉在线观看|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看| 男人肌肌插女人肌肌|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欧美aaaaa|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美女的大胸又黄又www又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免费观看性行为视频的网站|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想要|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一级特黄录像绵费播放|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 大香伊蕉国产av|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伦对白视频全集|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爱搞视频首页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日韩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