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民族服飾身份功能人類學闡釋

      新聞
      藝術評論
      2017年09月03日 08:01

      ...別 遺產 苗族服飾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張金梅+劉愛麗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注“衣,依也。 ”服飾做為人類的身體外衣,與人類表達了最深邃的親密關系。在花樣圖案中,除審美意義之外,還承擔了更深刻的文化功能。服飾做為權利階層與身份的外衣,是一種區分社會秩序的表達。服飾的多與重象征富有,服飾皺褶是一種炫財的表達。而過渡儀式中的服飾,則如同巫舞的花媒,閃現著神圣的種子。服飾在濡化與涵化的進程中,透出族群的過往記憶與歷史意識。服飾文化是社會歷史集體構成及手工者個體因素合力的精神物化,“一個民族對服飾的選擇是一種自然的選擇,文化的選擇,歷史的選擇。 ”[1]服飾承載著民族歷史變遷以及社會意識表達。馬克斯 ·韋伯認為認同“建立在對行動者賦予其社會行動的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基礎上 ”。[2]因此,通過對于服飾的文化功能的人類學闡釋,可觀服飾在文化系統中的位置與意義。

      一、族群集體身份的標識

      服飾是族群身份認同的表征。美國人類學家斯蒂文 ·郝瑞界定“族群的概念是在地方性的語境中得以界定的,它依據的是地方社區里平民百姓所接觸的、他們自認為自己是擁有不同歷史、文化的群體時的感覺”。[3]“認同”(Identity)在哲學意義上與文化意義上定義各有核心側重。認同概念在哲學上具有事物本質上的“同一性” [4]的意義。在文化上所指代的是族群成員之間對于其族群文化的一種共識,一般采用其族群特有的“文化符號、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 [5]。因此,“認同”是族群成員對于族群文化的一種內在認同。

      民族服飾的典型樣式存在其文化體系之中,服飾可作為族群共同身份標志。魚皮服是赫哲族的典型服飾,長裙是朝鮮族的民族服飾。裕固族的鑲珠嵌玉的頭面,維吾爾族的四棱小花帽,還有基諾族的“砍刀布”短衣裙,以及彝族的分節式百褶裙與獨龍族的披肩式麻布衣,這些民族服飾作為符號構成了其民族標識。民族服飾的樣式與顏色表明了其文化歸屬,如依據服飾的顏色可區分支系。民族服飾中不同樣式也可以成為民族印痕,如彝族男子的披風“查爾瓦”,獨龍族的披毯,納西族的七星披肩各具其民族特色。

      服飾不僅可作為民族之間的標識,同樣也可以作為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標識。布里亞特人用帽子上的橫線來區分支系;傣族通過服飾區分為水傣、漢傣和花腰傣;畬族婦女頭飾因地域不同而有差異;黔西北苗族每個支系有自己獨特的服飾;維吾爾族傳統的帽子各具地區特色;黎族每個支系都有自己的標志符號。服飾作為文化的一種符號,具有指示性語義與文化語義兩種功能。格羅塞認為群體的文化能產生“對這個群體的歸屬感” [6],而費孝通先生提出可將民族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 ”[7]因此,民族服飾不僅蘊涵著豐富的審美意蘊,還凸顯了族群獨特的審美意識,是族群集體記憶的“史書”與身份認同的表征。民族服飾是族群文化歸屬的標志,也是族群文化榮耀感的表征。

      二、個體身份的外衣

      符號具有指示性語義的功能,符號標示了對象的一種習俗性聯系。服飾圖案具有象征意義,服飾不但指示著人的身份,還指示著季節、民族標識與信仰圖騰。民族服飾做為性別指示符號,男女服飾在樣式、質料、色彩、文飾等方面有差異。服飾指示著其背后深層次的文化與歷史信息。

      儀式中的服飾具有神圣的意義。貴州西北部六枝特區長角苗有成年禮俗、婚姻禮俗和喪葬禮俗,服飾在這些禮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永寧納西族給進入成年期的男子行穿“褲子禮 ”,女子行穿“裙子禮”?;閼偈敲總€社會成員必須經過的社會化過程,婚戀階段的服飾文化符號規范便具有普遍意義。中國東南地區山區的畬族“鳳凰裝”隨著年齡的不同分“大鳳凰裝”、“小鳳凰裝”與“老鳳凰裝”;麗江地區婦女的手絹顏色各不相同;而白族則用頭巾與帽子來區分;回族女性蓋頭顏色也是區分的標識;普米族兒童的裙子為紅色與白色兩截,在舉行“換裙子禮 ”與“換褲子禮 ”儀式來完成人生儀式過渡;蒙古族姑娘從婚禮之日起便易服,盛裝頭飾“頭戴”;裕固族結婚之日要舉行戴“頭面”儀式;土族褲腿的“帖彎”是區分身份的標識。

      服飾性別之分,不但是建立在男女陰陽之別與分工之別基礎之上,也是建立在氏族外婚和男女性別的價值觀基礎上。同時,亦或可以理解為父系制的勝利。維吾爾族花帽的樣式可謂讓人眼花繚亂;而達翰爾族女性的發式也是隨著歲月年齡而改變;苗族、維吾爾族以及哈薩克族均用頭飾來區分身份的習慣風俗;哈尼族支系女子服飾對婚嫁具有象征意義;塔塔爾族的帽子因身份狀態而有所區分?!胺査季S與符號活動是人類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 ”[8]民族服飾具有性別、年齡和婚否的標志與識別功能,民族服飾也可作為地位服飾符號,服飾成為區分社會地位的一種符號。服飾中的符號承載信息,服飾語言體現視覺形象整合意義參考與表征,服飾作為一種視覺媒介,攜帶著由此及彼的功能特征。

      三、階級身份的區分標識

      民族服飾表達了社會規則鐵序,并傳達社會身份信息。服飾作為炫財的表達,表達其財富富有程度。服飾作為榮耀的表達,表達其身份。服飾作為政治的表達,表達其地位。服飾在這些層級的表達中,規則著社會中隱形的秩序。

      首先,服飾作為炫財的表達。布依、苗、哈尼、藏、蒙古等民族中以衣多為美,戴多為美。藏族重視服裝,酷愛首飾。貴州黔東南苗族婦女喜歡佩戴銀飾,以重為貴。云南紅河哈尼族葉車人婦女以多衣為榮。裕固族婦女服飾頭面材料成為裕固族家庭財富的象征。

      其次,服飾作為榮耀的表達。服飾往往代表其社會身份與地位以及取得的榮譽。泰雅族的男性的社會地位,因其獲得的獵物作為飾品來代表其功績,同樣,功績體現了其對社會的貢獻。此時的服飾表明了其作為個人功績、資格以及榮譽的象征。泰雅人文刺也是一個榮譽的象征。比如女子刺手代表其是一個織布能手,而刺腿部代表是發明織物紋樣的標志。

      此外,服飾同樣也是一種政治的表達。服飾作為一種身份的表征,傳達等級地位以及身份。在歷史上,服飾與政治也發生關聯。此時服飾的政治性淹沒了其審美性,倫理功能超越于審美之上,統治階級通過外在服飾,將政治內化在其服飾的社會秩序之中。在此意義上,服飾便超越了文化現象的表征,而成為社會的行為準則。因此,外在的服飾規則,內化為一種潛在的制度形態,而成為一種制度文化范疇。“服飾作為最普遍直接的外顯形式,成了保持社會有序的工具”。[9]因此,通過以上各方面的民族服飾的階級功能,從而可觀民族服飾在其特定族群文化體系中的位置與意義,可從穿著規則的表象解開了其背后深層的秩序意義。

      四、民族身份的圖像記憶

      伏爾泰提出“只有記憶才能建立起身份”[10]。格羅塞認為“有限制的身份認同幾乎總是建立在一種對 ‘集體記憶 的呼喚之上”[11]。圖案中蘊含著人民對故土、戰爭、遷徙的回憶與緬懷,凝聚著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強烈感情色彩的諸多原型?!胺椝囆g是一個民族的最直接的身份證,更是這個民族最外在的文化征象。 ”[12]它是一種社會歷史意義沉淀,一種深厚的符號積累,是歷史境遇和族群記憶的印記,反映了族群對祖先深切的緬懷與彌久的記憶。民族服飾在文化的濡化與涵化進程中,同樣也經歷了文明的綿延與差異發生。服飾作為文化的承載,在服飾濡化的進程中得以承載與傳播。

      民族服飾文化中敘事性服飾圖案與族源、戰爭及遷徙等文化意蘊相關。祖源與戰爭遷徙成為民族服飾中的一大主題,攜帶著濃郁的歷史意識,以非語言的信息形式傳達滄桑沉浮的族群生活記錄。柯爾克孜族、彝族的氈帽、戰袍、披風的款式投射出戰爭生活;而拉枯族、傈僳族、普米族服飾從飾物上表現對過往戰爭遷徙生活的紀念;瀾滄東回拉祜族婦女長衫手臂部位三道紅色花紋,象征著拉祜族遷徙史上三次大戰爭與遷徙;廣西南丹白褲瑤服飾繡有“五指血印”的及膝白褲,圖案中內蘊著族群的曾經苦難歷史記憶;傈僳族“畫眉衣”表達了思念戰斗中的勇士;哈尼族奕車女子傳統冠“帕?!敝械摹盎稹毙螆D紋,據說 “火”形圖紋是古代哈尼族奕車人辨認自己民族的徽號;泰雅族人崇敬鳥,衣服上的鳥紋豐富;土族男子“云子靴”上云紋圖案象征男子在作戰時保佑自身的圖騰,就族源來說,吐谷渾與中國古代東北的慕容鮮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黎族婦女織錦通過人形紋來記述族群的生活,包括宗教、生產、家庭乃至愛情活動。

      族群服飾儼然一種“習慣法則”,“以衣喻裔”的民俗傳統及“認宗尋根”的家園意識已經內化為族群“集體無意識”。服飾圖案在一定程度上便攜帶著族群歷史與文化,圖案的程式化的符號體系表達著族群的歷史實踐與群體意識。作為文化信息載體的服飾,在絢麗的圖案中無聲表達著其族群的文化事實與意義,記錄著歷史上特定民族的行為文化與歷史事實。

      結語

      服飾通過非語言代碼符號,呈現出多重動因結構與象征意義。民族服飾除具有其審美功能之外,還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功能,其身份功能是服飾的最主要顯現,主要體現在其作為族群集體的標識、個體身份的外衣、階級身份的區分以及民族身份的圖像記憶。服飾作為一種鮮明的文化符號,圖案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是特定族群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依據社會情境的建構。因此,服飾圖案的構成與流變過程,內蘊著族群的變遷進程與社會事實。

      注釋:

      [1]馮育柱等.中國少數民族審美意識史綱[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杜,1994:373.

      [2]楊善華、謝中立.西方社會學理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80.

      [3][美]郝瑞著 ·巴莫阿依等譯 ·田野中的族群關系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62.

      [4]威廉 ·涅爾,瑪莎 ·涅爾.邏輯學的發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438.

      [5]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6][法]阿爾弗雷德 ·格羅塞.身份認同的困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7.

      [7]費孝通.中華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21.

      [ 8]恩斯特·卡希爾 .人論 [ M ]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15.

      [9]華梅.華梅談服飾文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1:243.

      [10][11] [法]阿爾弗雷德 ·格羅塞.身份認同的困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33.

      [12]王麗華.服飾文化[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76.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記憶 生活 服飾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91欧美在线视频|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美女被无套进入|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VR|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欧美老少乱配| 天天在线综合网|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天天天操天天天干|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免费1夜情网站|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柠檬福利第一导航在线|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丰满年轻的继坶|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97青青草原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羞羞漫画登录页面免费|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超级乱淫岳最新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