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佛寺壁畫創作心理探究
趙魯寧
摘 要:本文以長安佛寺壁畫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唐代佛寺壁畫與其影響。唐代佛教之盛衰深受政治影響,長安城及其近郊佛寺密布,受佛教思想融入繪畫,畫師文人圖壁揮毫,展現出唐代文化最美、最燦爛的一頁。可惜因時代變遷、戰火蔓延、政策更改等緣由,今日已無緣窺見,本文僅能就畫史及相關史料中尋找蛛絲馬跡。
關鍵詞:唐代;佛寺;壁畫
中圖分類號:K87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038-01
一、緒論
1.研究動機。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先后在這里建都的有十三個王朝,歷時長達一千一百多年之久。西安詮釋中國的繁榮、印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用它的滄桑向世人講述著它的歷史。正因長安有如斯特殊之歷史地位,再加以其獨特優越之地里位置也因此,在佛教初傳中國經北印度、中國西域地區、河西走廊等地,首先到達重要之地便是長安。而外來之佛教傳至長安后被消化吸收后并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影響中國至今達二千多年。
2.研究內容。本文主要內容以長安佛寺壁畫作為研究取向,旨在探究長安城佛寺壁畫與其影響。長安城坊棋盤式的規劃,佛寺錯綜其間,畫師文人圖壁揮毫,展現出唐代文化最美、最燦爛的一頁。
3.唐代佛寺壁畫概況。中國傳統繪畫,自受佛教思想的融洽后,佛教繪畫發展于先,山水畫風繼之而起,這一點從六朝之畫壇可見一斑。及至唐朝,如從繪畫題材來看,開始做為宣傳政教禮制,道釋與描摹風俗故實之人物畫,繼而為山水、花鳥、松石、雜畫,且多制為壁畫。人物畫盛于初唐,山水、花鳥等突起于盛唐,中、晚唐雖不及于前期之盛況,但仍能沿其余緒一脈相傳,影響余后代藝術之發展既深且巨。
4.以《歷代名畫記》看佛寺壁畫。唐朝是中國古代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繁榮的時代,繪畫也隨之發展到高峰期,對畫史、繪畫名家和名畫進行梳理的文獻應運而生。《歷代名畫記》是唐代書畫家兼鑒賞家張彥遠所編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繪畫通史著作,因其 容豐富、體制完備而深受后代所重視。張彥遠生于三代宰相之家,家藏六朝隋唐時期名畫甚豐。這部著作有“畫史之祖”的稱譽,全書十卷,分三部分,一是畫史論述,二是畫家的傳記,三是歷代繪畫作品的鑒賞和收藏。該書從論述繪畫的源流、社會功能開始,主體畫人名,敘述自軒轅至唐會昌三百七十二人,并收入《論畫六法》、《論畫山水樹石》、《論傳授南北時代》、《論顧陸張 用筆》等論文。
二、《歷代名畫記》所載長安佛寺壁畫整理
唐朝佛教道教既極興盛,故佛寺道觀亦風起云涌,而壁畫亦隨之發達,所畫寺壁之多,為歷朝之冠。壁畫藝術在隋唐時達到極盛。壁畫題材由圖繪人物及佛道故事擴大到表現山水、花竹、禽獸等方面, 容及技巧上均遠遠超過前代,表現形式為墓室壁畫與寺觀壁畫。
長安佛寺興建多數沿襲隋代,因此佛寺壁畫留下為數頗多隋朝畫家之作品,如定水寺王羲之題額。東壁北二神,西壁三帝釋,還有張僧繇畫。從上元縣移來。余七神及下小神,并解倩畫。定水寺有蕭梁張僧繇及西魏解倩之作品,可算是較早的畫跡,此外,空觀寺本是北周佛堂,袁子昂畫有孔雀與二龍;北齊的曹仲達分別于大興善寺及開業寺有其畫作;北周馮提伽、田僧亮于大云京寺七寶塔有畫作。
三、畫家吳道子看佛寺壁畫
在中國藝術史上,有三位藝術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晉代王羲之,被譽為書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譽為詩圣;還有一位被譽為畫圣,那就是唐代的吳道子。吳道子是一個多產的畫家,他作品的數量很大。在吳道子手中完成的古今之變,是中國繪畫線條上的寫意性。他讓繪畫質的飛躍,將線條形式推向成熟。其新意,雖依據傳統法度,但法度的 涵被深入、外延被擴大了。
四、結語
在中國佛教發展的歷程中,其實不僅是宗教的傳播而已,作為外來宗教,佛教進入中國后,面對政治沖擊、思想爭辯或經濟抑制,與社會接觸、沖突,進而融合,在這驚濤駭浪、跌宕起伏中,奠下了牢不可滅之根基。長安佛寺之繁盛是唐代佛教文化的縮影,長安佛寺活動廣泛多樣,影響唐代社會文化甚巨。精雕細琢的建筑、塑雕乃至壁畫藝術,成就了唐代燦爛輝煌的藝術活動中心。唐代佛教盛行,促成了宗教文化藝術的高度繁榮,而寺廟壁畫這一部分,尤其顯示出它非凡的成就。佛教的壁畫,是佛教傳播過程中伴隨而出的 品,雖然它的 容離不開宣傳神學迷信,但作為塑造具體形象的藝術,唐代寺廟壁畫把宗教的想象和繪畫技巧進一步結合,凝聚著無數畫師的創作與智慧,以此反映一個時代社會審美意識的重要標志,為當時整個文化藝術領域帶來了一股完全不一樣的氣息。
參考文獻:
[1]張煥君,劉國華.山西古代壁畫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2]楚啟恩.中國壁畫史[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2.
[3]劉煒,段國強.國寶·壁畫[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2.
[4]河北省正定縣文物保管所.正定隆興寺壁畫[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5]孫彥.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6]范金鰲.永樂宮壁畫線描臨摹范本[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