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如何培養跨界人才
代昕昱
【摘 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國家關于高校建設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重要舉措,對于高等教育實施的新內涵、新重點、新層次方面提升統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的攝影教育能否進入以“雙一流”建設為主要目標引領的新進程中,取決于攝影專業怎樣應對這種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趨勢而產生的多維度挑戰。本文以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攝影專業為研究案例,從整合跨學科資源,完善教學生態鏈,拓展辦學資源三個視角分析,為綜合性大學培養跨學科創新人才和增強復合型人才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跨專業;復合型跨界人才;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156-02
一、學科大格局:整合學校的學科資源,促進攝影專業教育創新發展
浙江財經大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攝影專業的教育,攝影專業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為了適應專業的發展需求,充分整合學校的學科資源,促進攝影專業教育創新發展。學院攝影專業根據自身學科發展的要求,利用財經大學各個學院的學科資源(圖一),設計課程和研究方向,學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交叉選課。攝影專業與學校各個學科的跨專業相互融合,通過不同專業的跨領域協調發展,形成了當代攝影專業的教育理論框架,為復合型跨界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空間。
隨著攝影在城市的創意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國內攝影藝術品商業化方面,美術館、畫廊、拍賣機構、專業媒體、藝術收藏家等對于攝影管理方面人才的急需,由此攝影專業需要對課程設置做出改革創新,來拓展攝影專業教育的新內涵,打造品牌特色學科。因此,財經大學的攝影專業與學校的管理專業可以聯合,以現代管理觀念與管理理論為依托,通過開設攝影藝術管理相關的攝影藝術生產、攝影藝術市場營銷、攝影藝術經紀、攝影知識產權、攝影文化法規等課程,以攝影文化市場需要為根據設計出新型攝影專業,培養出能夠參與攝影藝術文化市場開發與經銷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二、教學新理念:構建攝影專業完善的教學生態鏈,以復合型跨界人才培養為核心
面對新媒體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數字技術逐漸地改變著攝影專業的發展方向。運用在攝影作品上的媒介在改變,不斷發展的新媒體技術為攝影專業領域提供了更多的視覺文化研究理論,同時攝影專業也更具有包容性、攝影教學途徑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攝影專業在不斷開拓新的疆域。在這種影像信息化的大發展趨勢下,作為財經類高校的攝影專業課程建設發展需要以服務城市中的創意經濟為導向,以復合型跨界人才培養為核心,探索和改革高校學科結構,優化攝影專業發展方向,設計創新出完善的教學生態鏈。
攝影課程教學立足于攝影專業發展的前沿,結合中國當代攝影實踐與攝影理論語境,以數字媒體時代的影像技術為手段,構建能引領中國當代攝影專業發展的教學與創作基地。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攝影專業教學課程發展依托財經類高校的優勢學科平臺,可以通過創建攝影實驗工作室,把攝影專業分成不同的方向。例如分為藝術攝影、商業攝影和新聞攝影三個方向,學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學習學科必修課程,在大學二年級學習專業必修課程,大學三年級和大學四年級就可以充分利用財經類大學各個學院的專業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優勢選擇攝影工作室,與工作室導師一起來設計各自的課程和專業研(下接第158頁)究方向,可以在全校范圍內跨專業選課;同時工作室導師積極開展攝影交叉學科的探索與教學,開創攝影專業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模式。
三、辦學多渠道:拓展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通過整合校內和校外教育資源,為攝影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校內,攝影專業的實驗教學既可以用本專業的教學實驗室,同時又可以利用跨學科實驗室(浙江財經大學的省級實驗示范中心和校級實驗中心包括有:EPR實驗中心、工程管理實驗室、城鄉規劃與環境管理實驗和物流管理實驗室等),最終將學校的教育資源實現共享。在校外,可以向更廣闊的學科領域尋求優質教育資源,例如積極加強攝影專業與海內外攝影界、教育界和媒體之間的交流合作,融入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更多的知名企業簽署實習基地協議,將攝影高等教育置于更宏觀的社會層面。
通過在這種基于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設計,學生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攝影專業真實項目,學生的攝影創新創業的潛力會被激活和開發,學生職業儲備知識會得到提升,學生向職業人身份有了過渡。另外,鼓勵學生在實踐教學中跨專業合作完成項目,加強各專業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構建一個全方位立體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生態體系。
四、結語
攝影專業在城市的創意經濟中具有一定的價值,可以為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多方面的貢獻。為此,文化產業的發展對傳統的攝影專業提出了新的挑戰,攝影領域需要新鮮血液輸入,因此也會需求更多攝影復合型跨界人才。
本文的研究案例為攝影復合型跨界人才培養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時促進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一)將攝影專業與浙江財經大學的經濟、管理等學科跨專業協調發展,促進了攝影專業教師對于交叉學科的創新研究。(二)加強了學生對攝影專業的實踐性和前瞻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融合發展的攝影專業大格局。(三)跨專業教學研究突破了學科思維的局限性,最終能促進攝影專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慧華.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2]孔夏萌.高校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研究[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段暉.教育指標的政策邏輯:理論、經驗與政策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4][英]羅伯特·肖.攝影之后拍照的藝術家[M].張杰譯.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