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知識管理模式
冷亞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現代社會的新經濟形勢下,各個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社會的各項需求,無法高效、快速為企業服務。因此,企業若是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加強自身的管理、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本文著重對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如何創新管理模式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222-02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在其中不但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了更大的挑戰,這些挑戰關乎到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問題。而面對新的經濟形勢,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成為了各大企業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企業只有不斷改善自身的管理模式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一、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企業在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時,不單單只是創新自身的經濟理念,同時還需要對經濟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改革。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大環境下,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各大企業的經濟增長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若是一直延續傳統的管理模式,那么勢必會在企業的管理中出現一些問題,而創新企業的管理模式,正式針對這些變化的有效改善手段,其中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
第一,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目前,企業逐漸形成了以市場競爭為主體的形式,但若是缺乏了科學的管理模式,則會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出現各種問題。在這當中,最為嚴重便是生產過剩的問題,生產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供過于求,使得企業對于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產生了嚴重的浪費現象。因此,企業必須要改善與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自主、開發、集約、人本型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出市場對于企業經濟的推動作用,在生產數量上保證與市場的需求一致,更加注重于產品的質量,防止生產過剩的現象出現,從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第二,適應了科技的發展與經濟一體化的形式。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經濟的發展已經逐漸呈現出信息化的經濟趨勢,而信息化經濟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經濟共享,將企業的經濟管理當作是知識和信息的管理。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出現,也就意味著企業需要在知識與信息上更加完善其中的經濟管理模式。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不斷深入為企業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提供非常大的幫助,因此,創新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是適應了科技的發展與經濟一體化的市場形勢。
二、現階段企業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自身的管理模式都實施一定創新與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缺乏理論的支持,在現階段的企業管理模式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管理理念過于落后。雖然部分企業對于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但只是存在形式上的創新,在管理理念中仍舊偏向于傳統和落后,使得企業的管理執行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企業的管理者對于經濟管理的創新認識不足,不夠重視,仍舊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當中,同時,在具體的創新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浪費在管理者可有可無的演講或會議當中,真正落實到實踐工作中的時間卻很少[2]。
其次,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創新管理的基礎,但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在現階段都存在著幾點問題:第一,雖然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完善,但缺乏執行過程中應有的監管環節;第二,管理制度與企業自身實際的發展現狀不匹配,主要體現在管理制度的更新與完善無法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第三,少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在創新的過程中過度追求先進,使得企業內部的發展環境無法適應制度的內容。
最后,內控管理缺位。在市場經濟多變的大環境下,大部分現代企業都不具備相應的戰略管理和危機意識,缺乏相應的內控管理部分,這使得創新管理模式僅僅只成為了擺設,這一點在中小型企業中尤為突出。例如,企業為了擴大自身規模經常會選擇建立加盟公司,而加盟公司則需要通過總部來進行管理工作,若是沒有設置專職的管控部門,則很容易導致企業的經濟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三、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的具體策略
(一)創新企業的經濟管理理念
創新企業的經濟管理理念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措施,不但能夠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同時還能在企業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因此,企業首先需要時時刻刻提醒管理者應當具有與時俱進的管理思想,摒棄傳統管理方式中的弊端,并學習先進的管理措施;其次,管理人員需要充分發揮出其帶頭作用,在企業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此來帶動所有員工融入這種氛圍當中,在企業的內部形成全面的創新改革[3];最后,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并結合當前的市場經濟,建立出完善的戰略創新方案,管理者需要站在長遠的角度看待問題,通過分析企業的發展前景與發展策略來重新制定企業的發展方案和發展目標。
(二)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創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創新管理的重要保障,完善與創新企業的管理制度能夠使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有章可依,同時還能夠通過管理制度來約束其他員工的各項行為,提高員工的自我管理意識。因此,企業在完善與創新管理制度時,需要將制度的內容與外部的市場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并且通過管理制度能夠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等活動起到一定的規劃與協調作用。
與此同時,企業在完善與創新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可以積極效仿國外成熟企業或是國內先進企業的管理機制,并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一定的改善,使這種先進、成功的管理機制能夠應用到自身的企業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業創新管理機制時,需要注入人性化與柔性化的管理元素,不可盲目調整經濟管理的工作內容,要讓每一位員工能夠理解并認可管理制度的內容,使企業的內部能夠形成上下一心的和諧管理氛圍。以思科公司為例,其在成立的12年內,市值就達到了1000億美元,比微軟快了8年之多,其產品以各類型的網絡交換機、服務器、路由器和軟件為主,其行銷經理漢彌頓是位熱情的運動達人,對于將網絡科技運用于球場和體育館以提升運動迷的體驗一直抱有很大興趣,于是聚集了一批同樣對運動有著熱情的人進行夢想實踐,首創了體育場的多屏幕系統,這是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創新管理,同時注重指標、獎勵和資源、文化等,使全體員工均能致力于協助思科的顧客成功,并建立積極的伙伴關系。
(三)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
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企業必須要利用好信息技術,發揮出信息技術在管理模式中的優勢所在,使其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更好的管理。首先,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工作中,需要引入信息系統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這樣不但能夠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還能夠有效減少工作的失誤現象[4];其次,企業需要引入信息化系統來提高信息數據的運算速度,以及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統計等各項工作的工作效率,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運行;最后,企業需要通過信息技術來對各項活動,以及業務中的資金流動進行全面的動態管理,防止因為管理沒有跟上,而造成企業經濟效益損失的現象發生。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深入,我國企業在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當中,必須要清楚了解企業自身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善,創新出更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創新企業的經濟管理理念、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創新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彭懷安.新經濟形勢下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20):41.
[2]李益軍.民營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的管理創新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148.
[3]李壹新.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01):91-92.
[4]劉方皓.在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方案研究[J].中國商貿.2011,(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