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漢語委婉語本體研究綜述

      新聞
      戲劇之家
      2017年12月05日 13:48

      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

      張雅琦+郝葵

      【摘 要】漢語委婉語是語言現象,又是社會文化現象。漢語委婉語植根于中華民族語言、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中。目前學界可從修辭、語用、文化內涵、語義和古典名著、語言演變等角度對漢語委婉語本體進行研究。

      【關鍵詞】漢語委婉語;修辭;語用;文化內涵;語義;語言演變

      中圖分類號:H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214-02

      委婉語是語言的結晶,社會文化的積淀,是在人與人的交際中,為了避免尷尬、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所使用的一種“潤滑劑”。委婉語作為日常生活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用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期以來,學術界主要從修辭學角度對漢語委婉語進行定義和研究。隨著新理論的不斷提出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委婉語已不限于是一種修辭現象,更被視為是一種語言現象。全面、科學了解委婉語,應當把握委婉語的其他角度,如社會文化內涵、語言演變過程。

      一、修辭學角度

      季紹德先生在《古漢語修辭》一書中,將“委婉”作為一種修辭方式進行定義,分為婉言、外交辭令、諱飾、尊稱和謙稱等類別,主張委婉的說法比直接陳述更加利于交流雙方接受。[1]在《修辭學發凡》中,陳望道先生引用《左傳》《史記》等著作的例子,提出“婉轉”作為積極修辭的一種,有兩種構成方式:一是用余事代替;二是用閃爍的話來表示。[2]王希杰所著的《漢語修辭學》認為,婉曲可以很好地體現語言的變化美,列舉了魯迅等人作品中運用到這一修辭格的一些例子,主張“婉曲”的應用廣泛而又重要,更有利于后人對古代文獻的閱讀和理解。[3]

      在漢語委婉語研究初期,我國語言學者一直把漢語委婉語作為一種辭格來進行研究,因此上述作品代表著對漢語委婉語本體早期研究的主要成果。其研究的共同點在于,都認為“委婉語”有著含蓄曲折的表達感情的功能。

      二、語用學角度

      目前學術界有觀點以意圖原則為基礎,將人們使用委婉語的語用策略分為假信息策略、適當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等。這體現出漢語委婉語與漢文化社會背景密切相關。[4]

      通過引用Sperber和Wilson兩位外國學者提出的“語用充實”的理論,相關學者將對漢語委婉語的理解類型分為詞語類屬概念范疇的變化、同范疇近似概念的變化、同范疇同外延不同內涵意義的變化等。并指出,語用認知理論可以有助于我們對委婉語的理解。[5]

      通過對“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質的準則、方式準則和關聯準則的解讀,我國部分語言學者提出委婉語的使用會使得交際中的語言更加冗余、含糊,增加了交際雙方誤解對方的可能性,因此委婉語是對“合作原則”的一種背離。同時,根據英國語言學家提出的“禮貌原則”,在交際過程中,人們使用委婉語正是遵循禮貌原則的一種具體表現。普遍存在的求雅避俗的心理要求人們在交際中盡量多使用一些聽起來舒服的詞語,以避短揚長。[6]

      漢語委婉語語用學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合作原則”和英國語言學家利奇的“禮貌原則”進行論述和討論。但涉及語用功能和使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

      三、文化內涵角度

      漢語委婉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中華傳統文化賦予了漢語委婉語豐富的內涵和寓意。目前學界對漢語委婉語的文化內涵觀點略有不同,主要包括:漢語委婉語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不僅體現出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強調的等級制度,還反映出了中庸和諧、重義輕利,并強調集體主義和國家主義的社會價值觀念,以及儒釋道三教的教義信條;[7]漢語委婉語產生于對不好或粗俗等事物的避諱、佛教和道教宣揚的宗教理念以及交際時的禮貌考慮,認為社會文化價值觀念根基對漢語委婉語產生和發展的決定作用和影響,如果脫離了中華傳統文化,漢語委婉語便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8]從社會文化、佛道兩教的價值取向等方面探究了漢語禁忌語和委婉語產生的原因,從而將其文化內涵分為君主專制制度、重男輕女思想以及“三綱五常”的倫理基礎;[9]以漢語中關于“死亡”的委婉語文化內涵進行深入展開和探討,提出中國人深受儒家傳統“中庸之道”的影響,因此不慣于表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且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和“死”相關的委婉語體現出人們為追求和諧而不愿提及這類禁忌的心理。同時,中國古代社會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使得人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深入人心,因此“死亡”的委婉語隨著死者身份的變化而變化。不僅如此,關于“死”的委婉語體現出了中國本土的儒家思想、道教理念以及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的佛教三者的作用。[10]

      現有的成果主要從宗教思想、等級觀念以及社會思想價值觀念這三個方面對漢語委婉語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并且多以“死亡”相關的委婉語為研究對象,缺乏從中華民俗等文化角度進行的研究,以及關于其他類型的委婉語論述。

      四、語義角度

      張拱貴主編的《漢語委婉語詞典》[11]收入近3000條委婉語,根據委婉語表現的語義內容,將其分為死亡、疾病與傷殘、性愛和懷孕、分泌排泄等13大類。其中,所占比重較多的是“死亡”和“性愛與懷孕”等幾類。

      有學者主要從靈物崇拜、傳統等級制度、不同宗教觀念和儒家思想這四個方面說明漢語中關于“死亡”的委婉語在不同場合下會有不同的說法,并引用英國語言學家利奇提出的禮貌六原則中的得體、贊譽、同情和謙遜這四個原則,以此分析漢語死亡委婉語中體現的語用理論知識,有助于人們在交際中使用委婉語更加得體。[12]

      漢語委婉語有著十分豐富的語義內容,但是學術界目前的研究方向較為片面,主要集中于“死亡”這一方面的研究,而關于“性”、生理現象等常見委婉語的探討和思索略顯不足。

      五、古典名著中的委婉語研究

      針對《戰國策》這部記錄了戰國時期策士們政治主張和策略的著作,有學者將其中的委婉語分為關于死亡、疾病、年老和排泄這幾類。從中可以了解到戰國時期古代漢語中委婉語的使用和特點。[13]endprint

      在對《紅樓夢》中的委婉語研究方面,主要觀點包括:運用原型范疇理論、隱喻認知以及轉喻認知,對《紅樓夢》中關于性場面的大量委婉語的認知機制進行分析,體現出委婉語不僅是修辭手法,更是心理現象。[14]通過大量的分析,總結出這部作品中的委婉語有四種構成類型,其中獨特的情感表達色彩以及語言特色豐富了《紅樓夢》的語言研究和漢語委婉語的研究。此外,時空因素、人際關系因素、上下文語境因素等制約委婉語的使用,并將這部作品中的委婉語民族特色及文化內涵歸納為宗教影響、歷史典故和民俗文化等。[15]

      有學者以《儒林外史》為基礎,將其中的委婉語分為死亡與疾病、稱謂、金錢與愛情,以及婚姻等幾類。此外,還提出不同人物使用的委婉語使得《儒林外史》的委婉語呈現出多元化的風格,其中包括婉轉諷刺、巧用典故和方言等,對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并將《儒林外史》委婉語構成所遵守的原則概括為距離原則、動聽原則和相關原則,并且主要從語音、語義、語法和修辭四個方面對委婉語的構成方式進行了歸納總結。[16]

      針對中國古典名著中的漢語委婉語的研究,是學界較新的研究主題,因此學術成果較為集中于《紅樓夢》等少數作品之中,未將研究內容擴展至《史記》《三國演義》等其他古典著作,且偏向于作品語言特點和風格的思考,這與委婉語的研究有些脫離。

      六、語言演變的角度

      目前學界有觀點認為,漢語委婉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流露和反映,必然會隨著客觀社會實踐條件的改變而變化。委婉對象和委婉語構詞的變化,以及其本身的更新替代,都會導致相應的委婉語消失并生成新的委婉語。因此,漢語委婉語的內容不僅涉及面廣泛,且具有很濃的時代烙印,體現了社會文化對委婉語的影響。[17]

      也有學者指出,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新的社會觀念隨之產生,漢語委婉語反映的內容發生了巨變,由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到反映百姓心聲、體現人文情懷,由行業禁忌轉變為行業美化。此外,針對委婉語本身,漢語委婉語構詞的演變可以歸納為淘汰舊詞、詞義擴大、產生新詞這三個方面。[18]

      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委婉語是一種隨著社會時代而變的社會語言現象,主要突出社會對委婉語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但缺乏對其高度的總結和概括。

      七、結語

      “漢語熱”說明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國及其文化,我們應當著重考慮如何更好地展現中國的獨特魅力。雖然委婉語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部分,但因其依托于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對提升對外漢語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學術界關于漢語委婉語的語用、語義和文化內涵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但在語用功能、中華民俗的探討和思索方面略顯不足,對古典著作中委婉語研究較少,在這些方面仍然期待研究者的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季紹德.古漢語修辭[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346.

      [2]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35.

      [3]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34.

      [4]錢春梅,傅友相.漢語委婉語的語用闡釋[J].賀州學院學報,2009,(1):62-66.

      [5]劉平,劉會英.漢語委婉語理解中的語用充實[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6):48-52.

      [6]劉杰.漢語委婉語語用特征探析[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19):153-155.

      [7]李軍華.漢語委婉語的社會文化構成及語用發展[J].廣西社會科學,2005,(12):189-193.

      [8]錢麗瓊.漢語委婉語及其文化成因[J].文學教育,2013,(11):40-41.

      [9]孫永蘭.淺談漢語禁忌語與委婉語的文化內涵[J].黑河學刊,2013,(8):29-30.

      [10]孫向華.漢語委婉語的文化內涵[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教學管理與科研版),2001,(4):47-48

      [11]張拱貴.漢語委婉語詞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5.

      [12]李攀攀.簡析漢語委婉語中關于“死亡”的表述[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54-56.

      [13]宋曉巖.《戰國策》中表示生理現象的委婉語[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3):1-2轉9

      [14]楊志.從認知角度解讀《紅樓夢》中的“性”委婉語[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5,(1):161-163.

      [15]杜娟.《紅樓夢》委婉語研究[D].河北大學,2007,1-56

      [16]李靖.《儒林外史》中的委婉語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1-40.

      [17]尹群.論漢語委婉語的時代變異[J].修辭學習,2003,(2):5-8.

      [18]李軍華.現代漢語委婉語的社會映射與流變[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80-84.endprint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漢語 文章 三國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波多野たの结衣老人绝伦|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黑色丝袜美腿美女被躁翻了|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免费|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一级理论免费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日本艳鉧动漫1~6全集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色在线|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69xxxx国产在线观看| yw193龙物视频永不失联|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