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項內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在發展中尋求創新和突破,用中華傳統文化助力我國的文化改革,進而提升國家的軟實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然后提出了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187-01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當前,中華傳統文化體系已經不完整,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我們應該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1.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復興。文化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底蘊,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建立中華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多次會議中指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華民族的優勢。①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不斷推進,社會結構逐漸發生了轉變,導致文化領域也出現了變動,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給中華傳統文化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首先,外來文化的入侵毒害了國人的精神思想;其次,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容被歪曲,打著“文化復興”的口號宣揚封建思想,否定中華傳統文化。針對這種社會背景,我們必須要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生產力,利用健康、積極的文化構建一個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進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3.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力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公民進行道德思想理論指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公民的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精神動力。
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和路徑
(一)基本方針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為: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站在世界的角度上,對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進行學習和借鑒,正確的對待傳統文化,保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不但要研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還要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生產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二)基本路徑
1.運用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國家和社會治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觀念、哲學思想等,可以為治國理政和解決當前的人類社會問題提供借鑒和啟示。領導干部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高自身的領導能力,給社會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領導干部也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學益智,以學修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學習前人的治國經驗以及修身處事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境界。
2.運用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社會文化宣教.各級文教部門要對教育體系建設進行完善,將中華傳統文化引入到校園,在課程和教材體系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構建符合時代發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教育平臺。在各種節日和重要的紀念日場合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以及歷史古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書活動。制作符合新媒體傳播的傳統文化精品,創辦中華傳統文化網站,構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庫。
3.發揮青年在傳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學生和青年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身上肩負著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應該成為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實踐者。首先,樹立起文化自信心,自覺的學習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知識來豐富和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復興不斷努力。其次,發揚創新精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青年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群體,應該將時代精神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結合,融合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最后,要對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需要青年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面前,要堅定對中華文化的信心,通過堅定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
三、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延續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是民族前進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位公民光榮的使命,因此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深入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進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
注釋:
①李先明,成積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建:理論、實踐與路徑[J].南京社會科學,2016(11):138-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