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壺笑起來像孩子”、“賈湖骨笛聲迷之沉醉”、“陶鷹鼎胖胖的很窘態”,文物走上賣萌路線?正在央視紀錄頻道熱播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自2018年1月1日開播至今,各位網友就秒變段子手頻開車。在最新的文物介紹中,網友更是表示央視爸爸畫風突變,妙趣橫生的解說詞、惟妙惟肖的動畫制作,文物是要“活”起來的節奏。
昨日,第一個出場的是凌家灘玉版玉龜,人們對它的出現眾說紛紜,有人說,它和星象學有關,有人說,這是數字起源的數字卦,也有人說,它和歷法相關,還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洛書。官方介紹,凌家灘玉版玉龜的兩片玉龜甲上均有鉆孔,龜背數八,龜腹數五,如果上下疊加,中間是五,兩側各是四,與真實烏龜背甲數是一致的。網友隨即表示驚訝:“好復雜、好神奇,原諒我數學沒學好”、“漲知識了,好厲害”、“emmmm,不明覺厲”。
第二個出場的是良渚玉琮王,它的這雙眼睛,仿佛從人類古老而幽暗的意識深處穿越而來,無聲地訴說著先民的愛、恐懼與信仰。這雙眼睛穿越五千年,注視著我們,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向歷史的深處。網友在感慨的同時,卻為這雙眼睛“干仗”:“你瞅啥,瞅你咋滴,再瞅一個試試!”“看什么看,我超兇的哦!”還有網友表示:“新表情包get”、“詭異的BGM”。無獨有偶,同樣是擁有“大眼睛”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第三個出場,它上挑的眼眶里,擁有一雙渾圓的眼睛,透過三千五百多年的時光與你對視。它是誰?是龍是虎、是牛是鹿、是鸮是熊?它似乎也在持續向我們提問,你是誰?網友不僅大贊解說,更不甘示弱大開腦洞:“厲害了我的解說,讓我猜猜,emmm,是鞋墊、是盾牌”、“這雙眼睛兩邊不一樣,弧度相反,是表情包無疑了”、“放大了以為是哪家八十年代風的浴室瓷磚。”
第四個出場的是殷墟嵌綠松石甲骨。3000年前的生活,被4000個字記錄,十五萬四千片甲骨的碎片里,我們依據目前能認出的1500多個字,可以回憶起商人的一天。當B站的網友看到動畫版的商人作息時,秒變段子手,點評道:“這動畫好靈性,這個字好Q彈,被萌到,央視爸爸在教我們看甲骨文啦”、“央視爸爸你變了,賣萌可恥,你不這樣我也是會屈服的23333”、“這個甲骨文動畫可以單拿出來做一個泡面番,一定會有好多人看的”。中毒太深的網友腦回路太清奇。最后一個亮相的是形制巨大、雄偉莊嚴的后母戊鼎,鼎所在之處,有了特別的動詞,叫做鼎力,大地也一定感受到了那不一樣的分量。網友對此紛紛表示:“地一定在說,好沉好沉哦。”
在陶器和玉器盛行的新石器時代,每件文物似乎都在“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如果國寶會說話》讓文物“活”起來,從而跳脫出傳統文化的枷鎖,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展現文物魅力,建立起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庫,讓觀眾從中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華文明之美,看見美好中華。接下來還會有哪些“呆萌”文物呈現?今晚10點,央視九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