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揚校長作《學校內涵發展現狀與對策》的專題報告-加快提檔升級 ...
尹娟
摘要:在當代社會,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關注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人將業余時間用于開發藝術興趣等,其中美術館的建設便預示著人們對美術方面的重視不斷增大。目前全國各大高校也緊隨時代潮流,將美術館建設列為學院建設的一部分,使我們迎來了嶄新的美術館時代。但對美術館傳統的理解對人們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局限作用,在傳統思想的約束下,該方面的教育并沒有按照預計的進程發展,甚至攔住了發展進步的腳步。本文不僅對美術館建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定的見解,而且在思考其未來發展方向方面也提出了相關的意見,期望通過本文的淺析能使更多人的目光集中到美術館開發建設的事業上來。
隨著美術館時代的到來,全國各大高校美術館逐步發展起來,但人們對美術館的傳統理解使得高校美術館的教育功能未得到足夠的、深層次的開發。本文從四個方面談到了高校美術館建設與拓展的重要性,并嘗試對其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性的思考,以期引發更多關于高校美術館建設方面的深入見解。
關鍵詞:美術館建設 高校美術館 綜合素質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全世界,美術事業都有著相當久遠的歷史,美術創作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對人們的精神層面的深化與升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代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都在飛速發展的國家,隨著中國各方面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及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作為國家主人的百姓也有了更多發掘自身興趣的機會,美術作為一種經典的藝術形式自然成為人們的追求之一。另外,在各方面條件的趨于成熟后,美術館的建設也隨之被提上日程,在近十年來,美術館的建設速度更是達到使人瞠目結舌的程度。關注美術這一藝術形式的人在不斷增多,美術館的建設成為必然趨勢,其建設對各地的美術創作的發展以及美術藝術的傳播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條件下,國民素質成為了一個重要話題,在提高國民素質的過程中,博物館、美術館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成為人們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場所。
大學生作為一代新生力量,在國家的建設中占據“半壁江山”,為了使大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其思想的建設與深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也成為重中之重,因此全國各大高校從美術館建設入手,紛紛建立起各自的美術館。在國家與政府,甚至相關機構的支持下,各大高校的美術館以相當的勢頭迅猛發展起來,并逐漸步入佳境,在對藝術人才的培養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校美術館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全國各大高校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存在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甚至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的美術館建設事業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而高校美術館建設則更屬于初級階段。中國目前許多高校的美術館已經建成,但其中一部分的開發與建設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甚至某些學校的建館初衷并不明確。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高校的美術館雖已建成,但并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淪為擺設,這其中存在的問題應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并針對其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一、高校美術館區別于其他美術館的獨特意義
美術館因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幾類,其中高校美術館在其中屬于相對獨特的一類,是因為其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存在意義:
首先,高校美術館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各大高校的學生,大學生群體成為高校美術館的主要往來人群,由于學生群體本身具有獨特性,因此高校美術館也隨之被賦予獨特的意義。高校美術館可以展示教師、學生的各項藝術成果,在展示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素質以及審美品格等產生影響,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藝術的熏陶,進而得到綜合素質的提升。另外,校方的各類影像資料、重要文獻等也可以在美術館中存放,高校美術館是保存這些重要檔案的不二選擇。在發展過程中,高校美術館也在不斷進步,從最開始的僅服務于校內人員,到現在的對社會開放也體現了它隨時代變化而不斷適應趨勢的一面。根據目前情況可見,隨著高校美術館的不斷完善與健全,高校美術館中的展品更加豐富多樣,甚至會不定期舉辦展覽會,供學校及社會的相關人士參觀,不僅充實了校方人員的知識,對社會人員的素質提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社會上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其次,高校美術館在發展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不斷增大,可見其具有存在的必要意義。學生在校期間,除將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外,還應豐富自身的綜合素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從這一層面來看,高校美術館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之外的另一個精神領域。在高校美術館中,學生可以通過對藝術作用的鑒賞與品析,在潛移默化中對藝術產生獨到的見解,甚至產生極大的興趣,在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方面占據相當大的影響。而且目前高校美術館不僅對藝術專業的學生開放,對各專業的學生都敞開大門,使學生在輕松氛圍中對自身藝術以及審美價值進行建設。隨之高校美術館的各項功能不斷開發,社會人員的參與也為其增添了一筆重要色彩,一方面可以使全民融入藝術的海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社交能力得以提升,高校美術館在這其中為學生的課余生活的豐富、提升全民綜合素質以及社會溝通提供了一個重要場所。
二、高校美術館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由于我國各大高校美術館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許多高校都已建成各自的美術館,但由于思維與意識的局限,大多美術館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展示或陳列藝術品作用的層面,對學生的教育方面還需加強。
在對學生的教育方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美術館的主要針對對象是學生,學生如何在美術館中豐富自身的知識是美術館存在的關鍵。
中國由于自身的傳統,使得多數藝術創作者或研究人員都集中在高校內,那么高校美術館便是一個便捷的學習集中營,學生在高校美術館中會獲得更加便捷的學習機會。高校師生和專業人士等可以在美術館中交換意見,互相學習,在專業的氛圍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提升機會,這對學生的審美普及以及教育推廣是一個不二選擇,在社會上對激發人們的學習熱情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的催化作用。endprint
其次,美術館的服務對象應當是所有人員。對于學生而言,從某種程度上看,美術專業的學生可能對美術館的需求更加強烈,但這并不意味著美術館只能服務于美術專業的學生,各個專業的學生都有著充實自身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義務與責任,因此,高校美術館作為美術館中獨特的一類應當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對所有的學生都具有教育作用。
不同專業的學生共同在美術館中充實自身,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各專業學生的財富。在這樣的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使不同專業的學生了解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在作品的展示過程中,學生通過鑒賞與分析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體驗,并涉及從未涉及過的領域。優秀的美術作品之所以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得到傳承,源遠流長,是由于其自身承載的時代意義,蘊含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精神。在作品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某一時代的歷史背景,也可以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從多層次多角度對作品進行賞析,從而拓展知識層面與精神世界,甚至使思考方式得到相應的轉變,開拓思維模式,豐富知識寶庫。
美術作品中涉及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在展覽過程中,學生通過不同類型的作品可以了解到其中蘊含的不同方面的知識,通過各專業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在其他方面獲得前所未有的體驗,在欣賞美的同時獲得各方面的知識與文化。這也使得當代的高校美術館在發展中發揮多方面的作用,新生元素的激發使其存在意義得到更深層次的深化。
再次,提升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興趣。我國當代的各大高校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專業知識的傳授與課外實踐的界限非常明顯,使學生在潛意識中將社會實踐歸類為另一個學習,而多數學生會因專業知識的傳授與吸收過程相對枯燥無聊,從而對社會實踐無法提起十足的興趣,甚至會產生排斥心理。高校美術館的藝術展覽與教育作為課外實踐完全被忽略,從而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以致無法達到自身的目的。許多人在這方面有一個誤解,認為高校美術館由于設立場所的局限性,其作用無法與社會上其他性質的美術館媲美,因此不需要專業的解說人員等,這與上文提到的高校美術館的社會功效產生沖突。若學校在美術館中安排更多的志愿者,在志愿者的介紹下使學生產生對美術方面的興趣,將會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選擇。學生在擔任志愿者的過程中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也可以帶動其他具有排斥心理的學生進入溝通行列,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
三、美術館藏品為教育奠定物質基礎
美術館存在的一個必要基礎是其中的藏品。藏品的數量與質量直接關系到美術館存在的穩固性。高校美術館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作為美術館的一類,藏品這一問題也不可避免成為重點。在美術館中收藏品中,涉及到各種各樣的作品,傳統的作品雖然已經存在幾大類,但在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知識層面得到豐富,對藏品的鑒賞能力有所提高,許多人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幾類作品,那么高校美術館便迎合了人們的這種心理,由于其自身的獨特之處,使得其藏品中存在與社會其他美術館不同的部分,即學生與教師的作品。而校內各個專業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成果,多個方面綜合起來,便組成了高校美術館的獨特版塊。另外,高校美術館不僅可以吸收各專業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將不同專業的成果展示給其他學生,成為一種新型文化互動形式。
在當代社會中,人們對美的追求欲望愈發強烈,美術館必然是一個長期甚至永久的必需品形式的存在,因此,美術館中的藏品也隨之成為教育過程中的重點項目,藏品的優化與豐富為高校整體的進步與學生總體素質的提升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四、美術館的發展可通過出版藝術等方式推動
高校美術館中的藏品,在優化之后極有可能成為成熟而具有價值的作品。在高校美術館對作品的展覽、學生的教育等過程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這其中,若有質量上乘的作品出現,便可通過研究與優化等方式對其潛力進行發掘,可以通過出版等方式對其進行包裝,使其被更多人了解與熟知,也便于相關的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研究,為相關人士提供研究素材。另外,由于高校美術館涉及的學生包括各個不同的專業,在其互相的了解過程中,也可以促進高校內各專業的學術活動以及學術研究的進步。
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傳統的藝術傳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捷的圖像、影片等形式的傳播,但美術館作為一種長期存在的藝術聚集場所,必然有著其自身的優勢,為使其在五花八門的傳播手段中得到延續與傳承,各高校對其的重視程度必然有待提高。總之,若要使高校美術館在時代潮流中不斷奮勇向前,不被淘汰,教育界便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使高校美術館的重要性被更多人所認知。
參考文獻:
[1] 鐘綱,劉能強.高校美術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A].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5.
[2] 吳玥.地方高校美術館存在的必要性解析現代美術館教育與經營[J].美術教育研究雜志,2013.
[3] 景亭,許瑋.淺談高校美術館的價值與建設[J].新美術,2013.
作者簡介:尹 娟,女,江蘇泰興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