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職業技術學院藝術教育系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創新教學方式
趙晶晶
摘 要:每個人都具有藝術天份,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顯露與發現。繪畫與對個人修養的培養是一種體現,不光是一種美的體現,也是個人內在美的一種展現,作為一名教師,尤其要具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及每名學生專業素質的優點,不惜吝嗇的去贊美學生,激發學生對基礎繪畫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學會從枯燥中尋找樂趣,從疲勞中尋找慰藉,培養良好健康的性格特征。
關鍵詞:基礎繪畫;藝術設計;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J5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234-01
一、基礎繪畫教學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性
基礎繪畫指的是純藝術和設計藝術都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能力,一般包括素描、色彩基本造型訓練,從而具備運用形象思維進行觀察和表現的能力,為今后的設計奠定結實的基礎。
就基礎繪畫而言,素描是造型藝術基礎訓練的必修課,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教學方法盡管有不同學派、不同方法之分,但其共同目的都是為了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以達到教學目的。它所要解決的是形、線條、結構、空間、塊面、色調的關系。使學生對于形體、光影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為今后設計草圖、設計圖紙以及軟件操作奠定基本的造型能力。同時素描教學中的設計素描的學習,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技法,從而達到思維方式的多角度轉化。對藝術設計專業來說,色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的視覺在感知客觀物象時,對色彩的認知與辨識最為強烈,其次才是對形體輪廓及材料質感的感知,因此色彩具有先聲奪人的直接作用。
二、民辦高校基礎繪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一)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的美
每個人都具有藝術天份,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顯露與發現。繪畫與對個人修養的培養是一種體現,不光是一種美的體現,也是個人內在美的一種展現,作為一名教師,尤其要具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及每名學生專業素質的優點,不惜吝嗇的去贊美學生,激發學生對基礎繪畫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針對民辦高校藝術系學生普遍自信心不高的現象,多贊美,并且要學會贊美的當,從小的細節去發現,比如,學生造型不好,但是線條有趣味,有意思,就從線條的趣味性角度去點評學生,使他認識到自己畫面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不要沉迷世俗審美。
(二)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敏銳的觀察能力是設計工作者應該具備的藝術修養,敏銳與直覺有關,直覺與感知有關,自身感知的培養是從生活點滴中積累儲蓄。寫生訓練的就是學生的這種對于客觀物象的觀察能力,通過對簡單靜物或者靜止的物象的觀察,以素描、色彩這種基礎造型繪畫方式的展現,從而達到對于單個物體、群體物象、光影對物象的影響的了解與認識。所以靜物寫生是設計專業的基礎繪畫課程之一,基于民辦高校學生的總體專業水平,學生的基本功都不扎實,學生對于這種訓練教學有厭惡,反感的情緒,一是,高考訓練時常畫這類題材,二是,基本功不扎實所引發的不自信心理,所以觀察方式的培養不要僅僅局限在對于教師所放置靜物的觀察,改變被動的接受方式,化被動為主動。要求學生學會以基礎繪畫的方法、技法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積少成多,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用。
(三)多材料的嘗試
鑒于民辦高校設計專業學生特點,教師在教與學的互動上應該相對自由,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鼓勵學生去嘗試多種材料,從自身的興趣點和審美感覺出發,尋找多種材料進行繪畫基礎教學,民辦高校學生群體中有一部分貪玩調皮,所以他們更喜歡戶外自由的授課空間,基礎繪畫教學可以轉移到大自然中,并把材料肌理的元素引進課程,從大自然中尋找多種材料,比如樹皮,干花,落葉,甚至昆蟲等,以學生喜歡的角度和空間去讓他們感知材料的不同質感與肌理,運用線條或局部刻畫的方式訓練學生深入觀察,細節表現,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來進行相對枯燥的基礎繪畫學習。
(四)循序漸進學習法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思維,這種思維的培養就需要從基礎繪畫的教學中得到引導與啟發,基本的圖形經過多次變形與想象,形成新的視覺元素,這種質變的過程是基于對基礎繪畫的了解與認識之上。例如一,圓形的演變訓練,通過幾何圓形想到什么,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例如二:以單個顏色為出發點,來進行色彩的情感表達訓練,如;紅色的意義,藍色的意義,單個顏色的情感,從而引申出色彩的心理感知,包括色彩的冷暖,明快與黯淡,活躍與安靜,輕重與強弱,舒適與疲勞,華麗與樸實等,從簡單到難,從簡單到豐富的教學手法,循序漸進使學生慢慢進入教學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三、結語
民辦高校學生有自己的學生群體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鼓勵為主要教學方式,多贊美,多于學生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基礎繪畫教學教師要有耐心,不同的學生要針對性的指導,不要“一鍋粥式”教學,善于發現每名學生的特點與優勢,并告訴他們,使他們不光知道自身需要改進的缺點與問題,還要明確自身的優點,以便今后更準確的定位自己,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參考文獻:
[1]貢不里奇.藝術與錯覺[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
[2]王川.藝術類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探討[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7.
[3]鄭永廷,徐建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