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子功-晉中市藝校舉辦戲曲專業基本功表演賽
葛龍
【摘 要】本文從戲曲藝術把子功的重要性入手,著重分析了戲曲藝術把子功的訓練要求和訓練方法,并探索了戲曲藝術把子功在舞臺表演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戲曲藝術;把子功;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I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024-01
戲曲藝術是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由我國古代民間百戲、儺戲、宮廷歌舞演變而來。把子功是中國戲曲藝術的基本功,對戲曲表演有著重要意義。探討戲曲藝術中的把子功不僅能夠加強我們對戲曲藝術的了解,而且對把子功訓練和戲曲藝術表演有著深刻意義。
一、戲曲藝術把子功的重要性
(一)把子功是戲曲藝術發展的要求。把子功在戲曲藝術中十分重要,掌握把子功能夠優化戲曲藝術表演,促進戲曲藝術發展。具體來說,把子功在戲曲藝術中的應用有利于戲曲演員對舞臺形象的生動塑造,促進戲曲演員的專業發展。并且,戲曲由我國古代歌舞演變而成,要求戲曲演員具備堅實的歌舞基本功。歌舞基本功主要包括形體表演和聲腔藝術,而把子功是形體表演的重要內容。如果想要進行戲曲表演必須加強把子功訓練,熟練掌握把子功在戲曲藝術中的應用。另外,把子功的掌握有利于戲曲演員進行藝術創新,形成新的藝術流派,促進戲曲藝術發展。因此,把子功是戲曲藝術發展的要求。
(二)把子功是戲曲藝術特征的要求。演員的把子功和唱功是戲曲表演的重中之重,常見的把子功主要有快搶、雙刀劍、山雙刀槍、拳五套等。把子功對戲曲藝術中刀馬旦、武生、武丑、武凈等角色十分重要,要求戲曲演員熟練掌握把子功,并將把子功與藝術劇情和人物相結合,進而營造出鮮活生動地藝術形象。這就要求戲曲演員加強對把子功的學習和訓練,并在訓練過程中對把子功套路進行融會貫通,突出把子功的戲曲藝術特性,增強戲曲藝術的感染力。因此,把子功是戲曲藝術特征的要求。
二、戲曲藝術把子功的訓練要求
把子功訓練十分注重手和眼的關系,講究眼到手到。這是因為把子功是一個快速對打過程,要求演員眼神靈敏、動作快速、步法準確。當然,在對打過程中,動作和步法的應用需要身體動作的支撐,身體動作要與步法相符合。并且,把子功訓練要求演員不斷增強雙臂的舒展性和手腕的靈活性,加強耍花動作練習,夯實耍花基礎。同時,把子功訓練強調動作的力度掌控和動作的準確性,要求演員熟悉把子功動作和套路,并準確表現動作,做到虛實結合,用虛力給觀眾以動作真實感。另外,把子功訓練要求戲曲演員身體具備較高的靈活性,能夠自如收放動作,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劇情和人物。
三、戲曲藝術把子功的訓練方法
(一)內容化。把子功訓練要符合戲曲的劇情內容和戲曲中人物的性格,避免粗制濫造的動作程式。為此,把子功訓練要根據戲曲內容對傳統把子功套路和動作進行改造和創新,廣泛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動作,提高把子功的表現能力。并且,把子功訓練應與人物性格相結合,選擇符合任務性格的動作程式和步法套路。
(二)真實化。雖然戲曲藝術中的比武和拼殺都是虛擬的,但是,戲曲舞蹈演員在應用把子功的過程中要注重動作的真實性,以增強戲曲表演的真實感。例如,戲曲中的打、扎、刺、擋等程式動作要到位,營造出激烈的戰斗氛圍,做到刺得準、砍得猛、抓得穩、閃得急,動作干凈利落,讓觀眾感覺自己在看一場真實的武打。在把子功訓練中,男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高,力氣較大,在把子功訓練中動作程式比較到位,通過長期的訓練能夠增強把子動作的準確性,營造真實的武打場面。
(三)節奏化。戲曲藝術中的比武、拼殺等動作都具有節奏性和舞蹈性。節奏是戲曲藝術表演中表演動作的紐帶,能夠將多個動作連接起來促進劇情發展。并且,節奏能夠加強戲曲中人物情感的表達,調動觀眾情緒,渲染舞臺氛圍,給觀眾以審美享受。把子功節奏外在表現為把子動作的快慢、起止、強弱、動靜等方面,內在表現為戲曲演員對情緒的表達。由于把子動作瞬息萬變,要想增強把子功的節奏化必須加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及時準確地打出動作程式。
四、戲曲藝術把子功在舞臺表演中的應用策略
(一)將把子功與武術技巧相結合。把子功是由武術發展而來的,與武術有很多相通之處。在把子功訓練過程中,戲曲演員應加強對武術技巧的研究,尋找把子功與武術技巧的相通之處,并將把子功與武術技巧相結合,創造特色化舞臺藝術。例如,李洪春藝術家在戲曲表演中將青龍把子與關王十三刀相結合,增強了青龍刀把子的武術性和藝術性。
(二)把握戲曲情節和人物形象。真實的劇情表現和生動形象的人物塑造是戲曲藝術表演的精髓,因此,在戲曲舞臺表演中應用把子功應加強對戲曲人物形象和劇情的把握,將把子功與人物形象和劇情相結合,以增強戲曲表演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另外,不同的戲曲有著不同的把子套路,要想在戲曲表演中突出表現把子套路特質,就必須將把子功與戲曲情節和人物個性相結合,把握戲曲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深入體會戲曲人物的情感,營造生動的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郭墨浪.淺談戲曲藝術把子功[J].大眾文藝,2014(01).
[2]李九中.試論戲曲把子功教學的若干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