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聲全國青少年漫像大賽完成評審獲獎名單近日公示
3月23日上午,青春心向黨,貫徹十九大——“青年之聲”全國青少年漫像大賽評審會在京舉行。秉承“公正、公開、公平”原則,專家評委們從網上投票與評審組初評產生的210幅作品中,經過認真評審,最終評選出專業組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5名;業余組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5名。上述獲獎名單將于近期在團中央“青年之聲”、中國青年網等平臺上進行公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林陽,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主任徐鵬飛,等5位專家擔任評委,對本次大賽參賽漫像作品進行了評審。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副主任藺玉紅出席了評審會。
活動期間,大賽共征集到來自全國漫畫家和青少年漫畫愛好者的漫像作品1000余幅。這些漫像作品突出展現了全國各行各業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涌現出的愛崗敬業、創新創業、誠實守信、崇義友善、孝老愛親等方面的先鋒模范和典型人物的精神風貌。
河南舉行綠風尚·第七屆青少年立體植綠節
3月10日,由團河南省委、省委省直工委、省環保廳等主辦的綠風尚·第七屆河南省青少年立體植綠節暨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植綠項目在鄭州正式啟動。在鄭東新區綠地中心·千璽廣場58樓主會場,團河南省委書記、黨組書記王藝宣布第七屆河南省青少年立體植綠節正式開幕,與會領導共同啟動了第七屆河南省青少年立體植綠節。
在鄭州市鄭東新區外國語中學樓頂,656名青年志愿者共同向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一小時內種植最多的種苗(團隊)項目發起挑戰,一小時在屋頂種植甘藍種苗153981株,成功打破了之前匈牙利挑戰者創造的一小時種植種苗16300株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認證官楊紹鵬宣布挑戰成功,并向王藝頒發吉尼斯世界記錄證書。
會場外,來自青年環保組織負責人、高校環保領域專家學者、演藝界知名人士、少先隊員等7名火炬手,開展跑步接力傳遞綠色火炬活動,倡導低碳出行,傳遞綠色風尚。與此同時,鄭州、開封、洛陽等市、縣同時啟動青少年立體植綠活動。
遼石化學子走進紅透山關愛服務留守兒童
3月9日,由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中國故事”宣講團組織實施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國學訓練營”項目走進清原縣紅透山鎮滿族小學。由教師志愿者苗運才、韓國庭、賈學龍,大學生志愿者劉慶亮、馬賀美、王楊小漫、林瑞祥、許振波等組成的志愿者團隊為該校62名留守兒童開展了6堂國學經典專題授課。本期活動由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清原縣團委和紅透山鎮黨委共同組織開展。
在培訓中,志愿者團隊圍繞“《弟子規》”“我們為什么要學唐詩”“文字的樂趣”“關于愛國”“關于誠信”等主題開展授課。 在活動現場,志愿者團隊還為現場同學們捐贈了《弟子規》《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等經典書籍,并為該校贈送了雷鋒同志塑像。
全國示范性“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在澄邁縣正式掛牌
3月13日,全國示范性“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授牌儀式在澄邁縣圖書館一樓舉行。2017年12月底,陶書吧“青年之家”被團中央命名為第二批全國示范性“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這也是全省唯一一個獲此榮譽的“青年之家”。
團省委組織部部長劉忠成,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直屬單位工委書記魏和金、團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大偉出席儀式,團縣委、縣文體局以及全縣各基層團組織負責人、團員青年代表等共50余人參加。
澄邁縣陶書吧“青年之家”成立于2016年3月,位于縣城圖書館一樓,占地面積300余平方米,是集讀書交友、咖啡泡吧、學習培訓、創客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授牌儀式結束后,團縣委在陶書吧“青年之家”舉行了“澄青心語,不見不散”青年說主題交流活動,廣大青年團員就自身在團建工作中的收獲、體會以及遇到的難題進行相互交流。
寧波團市委啟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系列活動
3月4日下午,寧波市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寧波來福士廣場舉行,近百名青少年成群結隊地依次在“垃圾分類我來投”“你投我找”“垃圾分類拼圖”等項目中“闖關”,在游戲體驗中學會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分類方法。本次活動由共青團寧波市委、市文明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局)、江北區人民政府、市志愿者協會主辦,以“大力弘揚志愿精神 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為主題。
“吃的東西很多是廚余垃圾,廢舊電池、過期藥品是有害垃圾,廢紙什么的最好記,都是可回收垃圾。”來自江北區第二實驗小學302班的小學生莊璐說,要把今天學會的新知識,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一起做生態環境的“小衛士”。
活動中,還成立了寧波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總隊和10支區縣(市)志愿服務分隊,授牌成立了寧波市舊物改造工作室和寧波市來福士廣場兩個寧波市青少年志愿服務基地。其中,舊物改造工作室將定期推出青少年志愿體驗崗位和公益活動場次,倡導孩子們將生活中的廢棄物品再回收、再利用,讓垃圾“變廢為寶”,支持志愿服務和公益事業。
九江市首個省級景區青年婚戀交友基地掛牌
3月21日,九江市首個省級景區青年婚戀交友基地簽約和授牌儀式在廬山西海風景區舉行,九江團市委副書記周輝紅、廬山西海管委會黨委委員、組宣部部長陳立參加活動。
廬山西海風景區是九江市唯一一家被團江西省委第一批授予的12家“愛在贛鄱 團團有約”青年婚戀交友基地之一。簽約儀式上,周輝紅副書記表示,廬山西海資源稟賦一流、發展潛力巨大,非常適合打造青年婚戀交友基地,團市委將借助共青團平臺在宣傳、活動開展和政策實施等方面全力給予支持,努力把廬山西海打造成全省示范的婚戀交友合作基地。
儀式上,簽約雙方分別就下一步婚戀交友、婚紗攝影等活動進行了廣泛交流。本著遵循“整合優勢資源,服務青年需求”的合作理念,近期將舉辦一期“愛在贛鄱 團團有約”青年婚戀交友特色專場活動,為廣大單身青年朋友們牽線搭橋,實現青年婚戀交友工作與推動景區發展雙贏。
團昌江縣委開展春賞木棉志愿服務活動
昌化江畔,木棉花開。此時正是賞木棉的好時節,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游客,倡導文明出行,文明旅游。3月2日,團昌江縣委聯合東方市八所海事局組織20名志愿者在昌化江木棉觀景臺共同開展春賞木棉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設立了一個旅游志愿者咨詢臺,通過向游客發放景區旅游指南、文明旅游宣傳手冊的方式為游客們提供各類旅游咨詢信息,引導廣大游客提高環保意識,自覺愛護景區環境,人人爭當文明游客。同時,還發起以“昌化江畔木棉紅,綠水青山踏歌行”為主題的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簽名活動,得到了廣大游客的響應,從外地趕來賞木棉的張先生也帶著年幼的女兒在橫幅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此次活動中,志愿者們共發放宣傳手冊300余份、服務游客上千人次。
海師舉辦“我的志愿青春”第二屆大學生志愿服務文化節
3月4日上午,海南師范大學第二屆“我的志愿青春”大學生志愿服務文化節暨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啟動儀式在海南師范大學星光廣場舉行。校團委負責老師、校青協全體成員以及各院青年志愿者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啟動儀式上,海南師范大學陽光青年志愿者協會理事長呂延鴿宣讀了“我的志愿青春”第二屆大學生志愿服務文化節暨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的活動方案。志愿者代表韓玥同學分享了自己參加志愿活動的心得體會并發出“學雷鋒倡議書”,號召廣大師生學習雷鋒精神。海南師范大學校團委林智老師充分闡釋了開展和參與志愿服務的重要意義,并宣布“我的志愿青春”第二屆大學生志愿服務文化節暨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