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評點的理論功能與《水滸傳》的經典化

      新聞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06月25日 18:31

      《傲世水滸》逼真的光影效果-斥資56億巨制 傲世水滸游戲體驗城紅透...

      劉玄

      摘 要:李贄、金圣嘆以來對小說文體的認識,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對小說文體地位的認識,即將小說文體提升到與傳統經典并置的地位;其次是對小說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本質原因的認識,即從李贄的“童心”說到金圣嘆的“才子文心”理論。李贄和金圣嘆的評點既是文體地位變化的認識;“童心”和“文心”說,則是對小說文本的“獨一無二性”的解讀。

      關鍵詞:水滸傳;評點;理論;經典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2-0001-02

      一、從“稗史”到“至文”

      《水滸傳》等章回小說,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被看作“體卑”的“稗官野史”、“不經之談”。自桓譚、班固為小說“定名”以來,小說就一直受到上層貴族,正統文人的褻慢貶損,被視為小道。晚明以來,小說話語隨著《水滸傳》等文本的廣泛流傳而產生新變。林崗先生指出:

      晚明評點家的小說話語,相對于傳統小說話語,是另起爐灶的。雙方淵源各自不同,不存在承傳繼往的關系?,F存的批評資料告訴我們,晚明年間的文人文化圈內出現了宣揚、議論、探究小說、傳奇等非傳統文體的“文學自覺”。他們從另一角度看待這些以往被所謂“陋儒”看不起的文體,將它們抬至傳統詩文,甚至經史一樣的地位。①

      這種對于小說話語的突破,首先是從李贄開始的: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也者也。茍童心常存,則道理不行,聞見不立,無時不文,無人不文,無一樣創制體格文字而非文者。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降而為六朝,變而為近體,又變而為傳奇,變而為院本,為雜劇,為《西廂記》,為《水滸傳》,為今之舉子業。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時勢后論也。故吾因時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說甚么《六經》,更說甚么《語》、《孟》乎?②

      一方面,李贄不以尊卑論文體,無論稗史、傳奇、詩文、時文,都可以成為“至文”、“妙文”、“劣文”。文之優劣另有標準,而不在于體之尊卑。在議論實際作品的時候,他常把所謂“體卑”的稗史小說、傳奇、俚野小品看得比正統文人的詩文更高。李贄破除文體有尊卑的俗念而自倡新說,在晚明文人中影響廣泛。周暉《金陵瑣事》載,李贄“嘗云:宇宙內有五大部文章,漢有司馬子長《史記》、唐有杜子美集、宋有蘇子瞻集、元有施耐庵《水滸傳》、明有李獻吉集?!雹邸坝钪鎯扔形宕蟛课恼隆钡拇竽懻摂?,已經將《水滸傳》推為中國文學史中經典的地位。

      另一方面,他引司馬遷“發憤著書”說來闡明《水滸傳》作者的創作心理和創作動機。

      太史公曰:《說難》《孤憤》,賢圣發憤之所作也。由此觀之,古之圣賢,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如,不病而呻吟也。雖作何觀乎!

      李贄將《水滸傳》的創作目的指向“言志”,將《水滸傳》與《史記》并列,提出了“發憤”著《水滸傳》。《水滸傳》文字就不僅只是故事,而具有了針砭、指斥、言志、抒“憤”的功用。

      二、從“至文”到“才子書”

      在李贄用“至文”說的基礎上,金圣嘆更進一步,將水滸列為具有才子文心的“六才子書”之一。金圣嘆對小說在世俗間的“位卑”的文類地位,根本不屑一顧。在寫給友人王斫山的信中,金圣嘆曰:“前云衛聞予批點《水滸傳》,以為不足浪費筆墨而批稗史,其見恰左,圣嘆不問其書之為正史,只問其書之文章,文章好,即稗史亦不必不批,文章不好,即正史亦必不批。”④金圣嘆以文章做得好不好為批評的尺度,所以他對經學傳統采取敬而遠之的姿態,并推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經典標準——“才子書”。

      他以“才子”來衡量作者,并給作品正名,從而提出了對小說文體地位的認識。在《水滸傳·序一》中,金圣嘆提出了自己對“才子”的理解:

      然圣人之德,實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則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彼古人之才,或猶夫人之能事;猶夫人之能事,則庶幾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莊周有莊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馬遷有馬遷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于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故依世人之所謂才,則是文成于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謂才,則必文成于難者,才子也。依文成于難之說,則必心絕氣盡,面猶死人者,才子也。故若莊周、屈平、馬遷、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書,是皆所謂心絕氣盡,面猶死人,然后其才前后繚繞,得成一書者也。⑤

      在他看來,有資格著書的人只有“圣人”和“才子”。圣人作書是為了“立德載道”,古人(才子)作書,則“不過欲成絕世奇文以自娛樂”。他聲稱,“作書,圣人之事也,非圣人而作書,其書可燒也。”于是,他效法孔子“述而不作”,取《水滸傳》“條分而借解之”,而“令未作之書不敢復作,已作之書一旦盡廢”?!爸ト酥鲿缘?,則知六經皆圣人之糟粕,讀者貴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櫛比字句,以為從事于經學也。……何也?誠愧其德不合,而章句之未安,皆當大拂于圣人之心也?!雹藿鹗@申明:既有的經典文本不過是“糟粕”,不可能傳承“圣人之言”,“君讀之而旁皇于上,民讀之而惑亂于下”。這種有意識的拆解,抹去了傳統經典的神圣,是為了讓“文”和“道”,“才”和“德”平起平坐。

      金圣嘆將“才”提高到和“德”一樣對作文至關重要的位置上來。他所理解的“才”并不僅僅是寫作的才華:

      才子之為言才也。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莢之時,于破核分莢之時,具凌云蔽日之勢,此所謂材之說也。又才之為言裁也。有全錦在手,無全錦在目;無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見其領,知其袖;見其襟,知其披也。夫領則非袖,而襟則非披,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離然各異,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謂裁之說也?!拦湃酥^才,則是文成于難者,才子也。依文成于難之說,則必心絕氣盡,面猶死人者,才子也。……夫而后知古人作書,真非茍且也者。⑦

      在金圣嘆的理解中,“才”是構成“至文”的根本依據,這個“才”并不能簡單理解為才華、才能。他“拈出‘裁、‘材兩字,取種子的萌芽、成長和剪裁做譬,說明的卻是一種先驗的、普遍的和形而上之物”,“才”是“一種決定物種性狀的基因或成衣之初的理念”⑧。以這種形而上性質的“才”為前提,金圣嘆認為才子便是秉有此“才”的人。真正的才子,就要有天將加大任于斯人的自覺,其創作是心絕氣盡,面猶死人的慘淡經營。中國傳統文化講立言,君子立言是與立德、立行相一致的道德和修養的追求。但金圣嘆將“才”從“德”中剝離出來,他所言并不是道德的完善,也不在于載道,傳達倫理道德的善,而是宣揚文本的美。

      進而,金圣嘆標榜“焚書”論,認為圣人書“不過是迎合積久的社會心理”,在懸擱儒家經典的同時,他“為‘純文學,尤其是‘俗文學開辟領地”。事實上,才子書“糾正了正統文人正經史輕文藝的偏頗,引導文學批評從關注社會,轉向關注藝術,從而推動文學批評的理論建構獲得了本體論的意義?!雹?/p>

      無論是“宇宙間五大部文章”,還是 “六才子書”系列,都以宇宙天地一類大詞來命名,并賦予他們天下文章無出其右的天地“至文”品格。李贄所提僅是標舉出一種突破傳統的態度,到金圣嘆則不僅成為了與圣人平起平坐的對等的地位,更成了出版時的文化符號。金圣嘆“才子書”的經典世界的命名,為《水滸傳》的傳播開拓了一個嶄新的文化空間。隨著金本的流傳,他的標準逐漸成為衡量藝術價值的標準,作品的經典性也就永恒了。

      三、“童心”與“文心”說

      金圣嘆“才子說”的核心,是才子之“才”,體現在文本當中,則是一種千古共通的“文心”。杜甫說:“千古文章事,得失寸心知”,就是金圣嘆所指的“才子文心”?!按缧摹敝g,可見文章“得失”,即是衡量文章好壞的一種本質的標準,所以“文心”既是衡量文章是否可以成為經典的本質尺度。

      金圣嘆在發掘《水滸傳》文學價值的時候,始終采用一種純以“文”,即文學本質為考察對象的視角,剝離了故事和話語。金圣嘆認為,故事是因“美”的原則而存在的,提出了“事為文料”:

      夫修史者,國家之事也;下筆者,文人之事也。國家之事,止于敘事而止,文非其所務也。若文人之事,固當不止敘事而已,必且心以為經,手以為緯,躊躇變化,務撰而成絕世奇文焉?!R遷書中所敘之事,則馬遷之文之料也,以一代之大事,如朝會之嚴,禮樂之重,戰陳之危,祭祀之慎,會計之繁,刑獄之恤,供其為絕世奇文之料,而君相不得問者。(第二十八回)⑩

      何為“文”?人物、事件進入文本,不過是構成文的材料而已,“文”才是制約他們以故事的形態存在的深層原因。在第三回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之后,逃到代州雁門縣,金老把他接到家中,小說寫:“請到樓上坐定。老兒吩咐道:‘我兒陪侍恩人坐坐,我去安排飯來?!苯鹪u夾批道:“此句有三妙在內,不可不悉。一是視魯猶父,一是女兒嬌養慣,老二燒火慣,一是語中明明露出嫌疑,為員外來捉之線?!苯鹗@所說的三妙,離開上下文是完全讀不出來的,他通過前后文本的貫通,將金老的一句話解讀了更多、更豐富的內涵。金圣嘆以“模范讀者”的姿態,細細發掘作者在文本中這些著意之處,讓世人對《水滸傳》的理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這種對“文”的解析,最終指向的是“才子”及“才子書”的“文心”。

      金圣嘆從話語層面理解文本,并且評點《水滸傳》,對其進行分解式的細讀,讓此前局限于情節、思想、人物的小說評點,進入了“文心”的領域。他反對傳統以“事”為討論中心和根據直覺感悟品評作品的方式,他抽離出一種類似于西方文論中提出的“文學性”的理解范疇,認為精嚴的“文法”是文學共同的本質。他的這種美學眼光,高于李贄純然自娛的聲明,而在其評點文本中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在評點中,他對作品的遣詞、造句、修辭、構思以及結構等等都有細致入微的剖析,他的這種評點,類似于英美新批評的“細讀”。

      在中國文學史上,“文學”第一次跳出經學的藩籬是在魏晉時期■。魯迅先生就曾指出,“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晚明一代,自李贄標榜“宇宙間五大部文章”到金圣嘆的《水滸傳》評點本所構成的“才子文心”的理論體系,可以說章回小說評點完成了又一次“文學的自覺”。

      注釋:

      ①林崗.明清之際的小說評點學研究.第79頁.

      ②李贄.忠義水滸傳敘.水滸傳會評本,第13頁.

      ③[明]周暉.金陵瑣事.南京出版社,2007,第75頁.

      ④孫中旺.金圣嘆研究資料匯編.廣陵書社,2007,第145頁.

      ⑤金圣嘆.水滸傳·序一.水滸傳會評本,第15-20頁.

      ⑥金圣嘆.水滸傳·序一.水滸傳會評本,第15-20頁.

      ⑦金圣嘆.水滸傳·序一.水滸傳會評本,第15-20頁.

      ⑧吳子林.經典再生產——金圣嘆小說批評的文化透視.第52頁.

      ⑨韓進廉.中國小說美學史.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第217頁.

      ⑩陳曦中、侯忠義、魯玉川編.水滸傳會評本.第77頁.

      ■杜道明.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考論.學苑出版社,2003,第264頁.

      ■杜道明.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考論.第264頁.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章 水滸傳 金圣嘆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国产乱妇无码大黄aa片| 荡公乱妇hd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第八页| a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精品 |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性欧美黑人巨大|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日本一二三高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日b视频免费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强行被公侵犯奈奈美|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