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及小田切讓角色氣質的一些變化
付換麗
【摘 要】歌劇《木蘭詩篇》節選于《木蘭辭》中眾所周知的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事跡。這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女英雄主義故事,傳達給人更多的是英雄的一面,而歌劇《木蘭詩篇》在此基礎上做了二度創作,更多地體現出一個平凡女孩的悲歡離合、兒女情長。在平凡中表現出的一種博大的情懷和現代社會人民愛好世界和平的愿望。本文主要討論歌劇《木蘭詩篇》的第三場之木蘭的情感分析。
【關鍵詞】木蘭;劉爽;歡喜;憂傷;離別
中圖分類號:J8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5-0034-01
歌劇《木蘭詩篇》第三場主要描寫戰爭凱旋后木蘭作為一名普通女性對于愛情的向往,作品中她與劉爽的這段感情體現出作者創作的設計感:由于木蘭女扮男裝,使她對劉爽大哥的感情因有所顧忌而無法表達,此段中作者以一種詼諧幽默的設計,展現了一個靈動的木蘭。在詼諧有趣的畫面中,木蘭用巧妙的一計,試探劉爽對自己的感情,而憨厚的劉爽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木蘭的心跡,體現出無私的動人真情。這樣的設計本源于生活中的微小細節,但這些小細節都需要演員進行細致地領會與琢磨,并用肢體與表情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進一步升華人物之間的情感,使人物更加靈動并富有個性,也使作品更加豐滿和生動。
凱旋歸來后,受傷的木蘭第一次亮相便是一段獨唱《木蘭花》,而這段獨唱歌詞的內容,也給了我們暗示。大家心目中錚錚鐵骨的男兒,竟是不為人知的女兒身,她內心的一些苦悶與憂愁又有誰人知?這段獨唱還體現了木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國家甘于奉獻與犧牲的女英雄形象。以下就著重分析這一場木蘭的情緒變化。筆者將之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分析:
一、對劉爽的感情:自我矛盾——內心的歡喜與憂愁
戰爭勝利后,作品更多地關注了木蘭女性化的一面。女兒身的她,內心充滿愁悶,她對愛情的向往,卻只有月亮知道。劇中將月亮擬人化,也更讓我們感受到木蘭那無人訴說的情感。當她看到鏡子時,表現出女人的天性,這也是作者設計的巧妙之處,豐富了木蘭的形象,也使觀眾看到木蘭柔情的一面。而這時劉爽的突然闖進,使她有些慌亂:她害怕劉爽發現她的真實身份。也正是她的慌亂反應,讓劉爽感到疑惑。劉爽為她的一點變化而不知所措,更為她戰中受傷而擔心不已。劉爽表露出的真摯感情,使木蘭既歡喜又憂愁,喜的是劉爽對自己的熾熱真情,愁的是她無法告訴劉爽實情,更無法表露自己對劉爽的感情。無疑,此時的木蘭充滿了復雜和矛盾。當她經過內心的掙扎后,終于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主意——這是情感變化與過渡的一個重要接口。這一變化過程,具體而言是層層遞進、極其豐富的心理活動與情感變化。
二、木蘭對劉爽從“戲謔”到“認真”的情緒轉化
當木蘭被內心的糾結苦苦困擾時,靈機一動想到用另一種方式去試探劉爽的心跡。木蘭以兄弟之情調侃劉爽,而劉爽的反應,正是木蘭情緒實現一次次轉化的重要因素。戰后離散本是常事,在這里被木蘭作為試探劉爽的引子。然而憨厚的劉爽并不知其中真意,因此并沒有表現出一絲木蘭期望的反應。木蘭對此又急又氣,只好說如果自己是個女人。劉爽這時果然被嚇了一跳,隨即又覺得不可能,這也在木蘭的意料之中,這時的木蘭露出一點得意,于是趁機間接地表達了對劉爽的情誼。而劉爽對木蘭的玩笑表現出的些許不屑,讓木蘭著急萬分。一直把木蘭當小兄弟的劉爽更是云里霧里,看到生氣又認真的木蘭,便順著她:假如木蘭真的是女人,劉爽會娶她為妻。劉爽在表達的過程中,也帶著對木蘭的“調侃”,而此時的木蘭內心既憧憬向往又害羞靦腆,只好以假生氣回應。沉浸美好的想象后又面臨日益逼近的離別,使得分離的傷感更加濃郁,這是木蘭又一個情緒的轉變。
三、即將離別的憂傷與對感情的堅定并存
木蘭情緒的轉變,將情緒推向了高潮,女扮男裝的木蘭,依然有女人多愁善感、心思細膩的一面。當她想到戰后離別,他們不僅天各一方,而且身份更會天差地別時,更加心亂如麻,她的劉爽大哥會不會忘了她,此次的離別會不會就是永別?而劉爽對木蘭所表露出的真誠,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對劉爽的感情。面對離別的兩個人,彼此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而這種人間最珍貴的情感,易使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喚起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永恒追求,由此將此劇推入又一個高潮。
劇中木蘭的情感與心理變化非常豐富,木蘭女扮男裝的形象與她身份的不斷切換:在外人面前她是個鐵骨錚錚的男子,但究竟因是女兒身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女性的一面。所以人物不斷地進行性別切換,需要演員仔細琢磨研究。而形象如此豐滿的人物,其中諸多細節需要我們進行不斷探索與發掘。人終歸生活在真實的環境里才能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