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經過一年多的嚴格評選,山西省品質旅游景區、品質旅游酒店、品質旅游休閑娛樂項目、品質旅游主題線路、品質旅游商品、品質旅行社、品質服務導游等七大旅游品質榜單日前向公眾予以了發布,這是對山西旅游的大盤點、大總結,也是對全省旅游業內生動力的一次大提增。
筆者細細地研判了七大品質榜單,發現有不少景區本應在吃、住、行、游、購、娛等品質上躋身其中,但令人遺憾的是榜單中并沒有,究其原因竊以為不外乎幾種情形。
首先是在宣傳促銷上一些景區認為自身知名度已經夠大,不需要吆喝的夜郎自大心理,在宣傳促銷上缺乏主動性,往往只注重在一些屈指可數的傳統節日和節慶活動以及一些新上馬項目的儀式上,邀請一些媒體來宣傳造勢,但在聲勢、氣派、突擊地熱鬧“曇花一現”之后,又是“死水微瀾”,根本談不上整體效果,更達不到既有的快捷、鮮活、真實的追蹤軟性新聞,又有硬的持續周期長的立體化宣傳態勢,故難以穩定老客戶,開發不了既定開發目標市場中原先不了解,甚至不認識本景區的新客戶,創造不了新需求,引導不了新消費,使得游客始終在原地打打轉轉,甚至萎縮,即使有所增長也是靠免、降門票等;使得人次和經濟效益“兩張皮”;
其次是在旅游項目、線路上吃老本,年年就是那些項目和路線,即使有時看似推出一些新項目、線路,但也是“老黃歷”冠以新名詞,根本沒有賦予新內涵,沒有將新桃換舊符,這種根本沒有引領時尚旅游新潮流的行為,造成的后果不僅拓寬不了旅游新時空,而且使不少聞訊而來的回頭客大有受到愚弄的感覺,更有損景區的形象,尤其是在旅游紀念品開發上,更是少勁乏力,旅游市場上看似琳瑯滿目、“珠光寶氣”的產品卻都是從外地進來的,本地的地產品少得可憐,其商品更是大多數景區都可以買得到,甚至還便宜很多,這些商品大部分利潤都讓外地的開發商賺了,本地經營者只有很少的利潤,所以一些景區的經營者玩起了糊弄游客的把戲,游客發現后,在驚訝上當受騙的同時,接著就是對整個景區的“口誅筆伐”;
再次是基礎設施不配套。一些景區急功近利,盡管在宣傳促銷、市場整治、線路推出等上絞盡腦汁、循序漸進也日見成效,但停車場、道路交通和食宿等設施上卻是塊短板,導致在旅游旺季和節假日,不是顯得人滿為患食宿困難,就是交通嚴重阻塞,只有用交通限制等權宜之計,來緩解交通壓力,而且竟把這應急的權宜之計當做了長久之計,缺乏源頭上的治理,致使很多原鎖定目的地、欲來之的游客,也因交通問題改變了目的地或者中途便望而卻步失望地返程和改變目的地等,還有些景區中心區因總體規劃不讓新建賓招單位等,而新選的地方卻由于種種原因難以啟動和完善,致使旅游高峰期游客入山后在吃、住、行上有諸多不便,很不利于景區的長遠發展……
山西無論在自然,還是在人文等旅游資源上,有不少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是獨領風騷的,但在旅游發展的業績上卻有些不盡如人意,從這次公布的品質榜單中,愚以為一些景區應該反思在全省的品質榜單中都難以入列,更不用說在全國范圍內,真應該把把脈治下病了,做到知恥者近乎勇,擼起袖子加油干,而一些列入榜單的也不要沾沾自喜,更應激發內生動力久久為功,走出省內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聯系:五臺山風景名勝區 山西日報記者工作站 高峰毅